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论反规避技术措施条款对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限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法律还没有为数字环境中的版权人权利和用户权利之间树起界限分明的“篱笆”时,版权人自己就树起了“技术篱笆”。不可避免地,“技术篱笆”保护权利的正当性引起人们的质疑。版权法中“反规避技术措施”条款加强了设置在版权作品中的数字技术保护措施,强化了版权人对版权作品的控制。同时,“反规避技术措施”条款也对合理使用规则提出了挑战。美国、英国和中国三国版权法中的“反规避技术措施”条款在不同程度上压缩了版权合理使用在数字环境中的存在空间,从而增加了信息获得的障碍。  相似文献   

2.
数字版权管理与合理使用的冲突反映了技术与法律的对立与依存关系.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动摇了合理使用制度的经济基础,妨碍了用户合理使用权的行使,而版权法对技术保护措施的反规避规则进一步压缩了合理使用的空间.需从技术创新和法律完善两个层面提出调和数字版权管理与合理使用冲突的具体措施,以实现数字时代版权人和公众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3.
技术保护是数字资源版权架构的基础支撑,其实施与限制关涉数字版权作品价值链中所有参与者的权益。应以维护和平衡各方利益为基础,遏制版权人对技术保护措施的滥用,进一步完善版权制度,使之朝着公共利益优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化遗产数字化实践的版权挑战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技术及其应用体系在实践中正在成为文化遗产实现保护-传承-利用共赢的最优选项。随着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多样化应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其潜藏的价值,但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关于文化遗产数字版权的归属问题也成为产业化发展绕不过去的最大阻碍之一。强调私权属性的全球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在实践中对于作为公共文化领域的文化遗产数字复制的版权保护存在明显的分歧和争议,而不同国家针对各自社会发展状况也做出了不同的调整。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中国文化文物行业基于总体知识产权的合作授权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推进;与此同时,国际上文化遗产数字版权在以加密数字艺术的方式做商业化新拓展。综合国际经验与中国实情,文化遗产数字版权可以知识共享协议的方式得到合理认定,对于不同保管类型的文化遗产的数字权益进行分别确权,以实现文化遗产及其承载的珍贵文化信息在数字时代走向世界的内生使命。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版权时代的发展,作品的传播方式变得更加灵活,传播速度也更加迅捷。传统版权登记制度因存在登记成本较高、标准不一、泄露隐私等弊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困境,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推动版权登记的适时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版权登记,其去中心化特质可以降低登记成本;分布式共享机制能够统一登记标准;难以篡改的性质能够提高登记的证明效力;弥补了既有版权登记制度的缺陷。同时,区块链技术利用自身特性建立新的版权信任机制,既能清晰地分配版权利益,又能创新传统的版权商业模式,推动版权市场的发展,最大化地利用版权的固有价值。区块链技术在与版权登记相结合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技术上难以解决的问题,既无法对作品的独创性进行准确的判断,也无法发挥版权制度原有的公示力作用。因此,必须创新版权登记规则,加快制定区块链版权平台市场准入机制,并设置统一的监管机构,将区块链锁在版权制度的笼子里,防止出现滥用区块链技术的情形,以最终实现技术和法律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时代版权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技术的应用给版权的保护和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单纯依靠法律已经不足以全面地保护版权了。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挑战最终必须由技术本身来解决, 因此目前人们纷纷引入技术保护措施以便更有效地保护版权。这样以来,我们就必须重新构建以技术保护措施为核心的电子契约、技术保护措施与反破解法三位一体的版权保护体系, 以有效地保护版权。  相似文献   

7.
美国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其国内的版权保护制度产生了强大的冲击 ,有关理论界已开始对版权传统权利的性质从新认定 ,但争议颇大。立法界与司法界已着手在现有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对版权保护制度进行新的调整与改革 ,主要体现在对版权人的经济权利和精神权利的保护方面 ,并在技术措施保护、合理使用以及侵权责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合理使用制度本是版权法中利益平衡的主要制度安排,但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版权法原有的平衡机制被打破,合理使用制度受到严峻挑战。为更好地平衡网络环境下版权人和公众的利益,在我国著作权法修改时,应将“合理使用”制度由现行的“规则主义”立法模式变为“混合主义”立法模式;同时根据我国国情适当扩大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的范围,并对版权人享有的“技术措施权”进行严格规制,以防止其滥用“技术措施”损害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美国版权保护制度之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其国内的版权保护制度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有关理论界已开始对版权传统权利的性质从新认定,但争议颇大.立法界与司法界已着手在现有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对版权保护制度进行新的调整与改革,主要体现在对版权人的经济权利和精神权利的保护方面,并在技术措施保护、合理使用以及侵权责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分析数字版权管理中所使用的多种保护措施,指出数字版权管理的最重要特征是各种不同保护措施所提供的综合性保护。这种综合性保护的水平及其影响对版权法中利益平衡机制构成挑战,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取代传统版权法的趋势。为防止版权人的权利通过这种保护机制扩张,提出对数字版权管理进行限制的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网络环境中版权保护体系的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所形成的数字化网络环境给版权的保护和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单纯依靠法律已经不足以全面保护版权了.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挑战最终必须由技术本身来解决,因此人们引入技术保护措施以更有效地保护版权.这样,就必须重新构建以技术保护措施为核心的综合保护体系与反破解法相结合的版权保护体系,以有效地保护版权.  相似文献   

12.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为推动数字版权保护创造了新动能。数字版权在获权、维权和用权方面均面临一定的难题,区块链技术能够通过创新信任机制、简化侵权举证程序和降低交易成本,为数字版权的保护和发展赋能。但区块链技术易被非法利用,智能合约的僵化性和法律监管的缺位,以及相关法律规范的分散性和模糊性使得赋能过程面临诸多梗阻。因此,要合理确定区块链技术各节点的责任义务,严格维护版权人的修改权与撤销权,完善智能合约的法律监管体系,多方配合打造协同共治格局,为区块链技术赋能数字版权保护助力。  相似文献   

13.
论网络环境下版权限制制度的新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科技尤其是数字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版权限制制度遇到了新的挑战,不仅其核心制度—合理使用制度的范围有了新的变化,而且默示许可制度也加入到版权限制制度之中。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下的技术保护措施在给著作权人充分保护的同时,限制了公众的合理使用和对作品公共部分的接触,著作权原有的利益平衡被打破。恢复著作权的利益平衡,关键在于"合理使用"能否成为规避技术保护措施的理由这一问题的解决,其也是技术保护措施与"合理使用"能否协调的关键。文章采用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从"合理使用"作为著作权法利益平衡机制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上述问题,认为"合理使用"应当为规避技术保护措施的法律理由,并以"合理使用"为核心提出对技术保护措施限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版权保护经历了前版权制度、传统版权制度、全球化版权制度和现代版权制度四个发展阶段。每一次复制技术和传播技术的进步都为版权人权利的扩大提供了契机。传统的劳动论、功利论难以解释版权制度保护版权人利益与兼顾社会公众合理分享知识信息的价值目标。社会规划理论从新的视角探讨了网络版权保护的新思路。数字时代的版权保护对版权法体系的重新构建以及遏制版权扩张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元宇宙是媒介的革命,其带来的虚拟和现实交融为人类构建了新的发展场景,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维度空间。元宇宙空间特殊的社会形态和技术形态对版权的生产与消费产生多重影响。从创新价值上看,元宇宙促进了数字版权公共服务政策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数字版权的有效保护和利益的合理分配,从而优化了版权的生产与消费结构。但也面临虚拟现实作品类型定性难题,针对文本与数据挖掘、临时复制等是否构成合理使用的制度不确定性,以及虚拟现实空间作品来源认定难及其引发的侵权风险。当前可以从确定虚拟现实作品为视听作品,对文本与数据挖掘、临时复制适度扩张为合理使用,采取包容审慎的数字版权监管原则三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法律规制,促进元宇宙下数字经济的发展,落实“以虚促实”的国家政策。  相似文献   

17.
合理使用制度著作权构建了著作权法利益平衡机制。随着网络普及,网络作品的出现,著作权法的利益平衡机制被打破。技术的发展削弱了权利人对作品的控制,技术保护措施应运而生,合理使用制度在网络领域遭遇了新的挑战。所以必须对合理使用制度作出调整,如扩大合理使用制度的适用范围,统一其适用的界定标准及对技术保护措施进行立法上的限制,等等,以适应网络技术给合理使用制度所带来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理论上科技期刊的版权问题往往被轻视,导致在实践中未能有效地保护科技期刊的版权。科技期刊版权人以科技期刊整体而享有人身性和财产性版权。科技期刊社或其承办单位是科技期刊版权的主体。数字环境下侵害科技期刊版权变得轻而易举,使科技期刊版权的保护面临许多新的难题。数字环境下保护科技期刊版权,需处理好诉讼的管辖权问题和证据问题,并追究数字内容提供者等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以及赔偿额度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9.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版权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虽说法律规定了网络服务商对第三人侵权行为的责任限制,然而P2P缓存服务商自身从事复制、传播版权作品,已经远离了其扮演网络信息交换中立者的角色,可能构成直接或者间接侵害作者版权。主要适用于搜索引擎缓存网页和P2P文件分享技术的避风港规则也不能盲目适用于P2P缓存技术服务商。  相似文献   

20.
伴随数字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版权法的传统理论和规则在互联网环境下面临着传播技术自身结构引生的悖离式障碍。版权法应以协调多元参与性主体之间利益合理、公平分配作为政策衡量的基础。技术保护措施作为一种版权私力救济手段,很可能因带有私人利益的价值偏向而产生对合理使用造成损害的负面效应,应结合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作进一步完善。版权法应侧重以去"作品"中心化的"使用行为"作为确定版权保护边界的主要作用"焦点",故合理界定使用行为的"商业性"和"公/私性"对认定作品使用行为是否构成版权侵权具有重要的补充和参考作用。同时,互联网环境下应提倡构建版权的"双轨"治理模式,重新配置版权在互联网环境下"补偿责任规则—财产规则"并存的二元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