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水墨画的虚实留白在黑白书刊版式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荷菱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1):105-107
当今的设计师追求艺术表现的自由创新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把虚实与留白运用于书刊设计中,产生了含蓄而整体的效果,让读者阅之如临清泉,如沐春风.通过对水墨画讲究虚实相生、计白当黑在黑白书刊版式设计中运用的研究,阐明虚实与留白在版面中的作用和处理方法,旨在处理好版式设计中虚实与留白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
装饰画是一种既现代又传统的装饰性艺术,它具有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手段,但作为工艺性质的绘画则是室内设计中最具表现力的。它已成为现代物质和精神空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装饰画在室内环境的运用,应遵循与空间的材质、照明,氛围、文化等相一致的原则,服从整体营造需求,构建艺术化的室内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3.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
装饰画是一种既现代又传统的装饰性艺术,它具有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手段,但作为工艺性质的绘画则是室内设计中最具表现力的。它已成为现代物质和精神空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装饰画在室内环境的运用,应遵循与空间的材质、照明,氛围、文化等相一致的原则,服从整体营造需求,构建艺术化的室内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4.
孙囡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9,(6):243-243
留白是中国画中常见的一种构图形式,研究其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和正确把握,利用留白来突出设计的主题,激发人的想象力,进一步简化设计,不仅大大拓展了设计师的表现空间,而且观众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了解信息,这样才能使平面设计达到更加独特而震撼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53-59
留白是指在艺术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给欣赏者以想象的空间。它是建立在艺术体悟想象之上的创造性的表达形式,目的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诠释来表现生命的张力、情绪的空间和灵动的韵味,从而达到对传受二者内心的审美观照。留白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朗诵中经常运用,但是目前却缺少对朗诵中留白的具体阐释。因此,文章通过阐释何为留白、何为朗诵中的留白以及朗诵留白与其他朗诵技巧之间的关系,探究出留白对于朗诵艺术创作的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首先阐述了语义留白的意义、常见语义留白的分类以及语义留白的美学效果,然后结合实例分析了接受美学和格式塔心理学语义留白翻译理论,简略探讨了语义留白之美在翻译中保留与遗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首先阐述了语义留白的意义、常见语义留白的分类以及语义留白的美学效果,然后结合实例分析了接受美学和格式塔心理学语义留白翻译理论,简略探讨了语义留白之美在翻译中保留与遗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9.
10.
赵行梅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23-124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留白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具体表现在:激发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挖掘主题,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注入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发联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要同其他教学技巧和艺术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翼飞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1(2)
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常用的构图方式之一,它在绘画中的应用充分传达出了中国传统绘画中注重虚实相生的古典美学的基本范畴和计白当黑的表现手法,这种审美意识和艺术手法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价值观,从而也是评价中国绘画意境的重要标准.而留白的画面中象与象,迹与象的关系和他们彼此衍生出来的审美情趣,对我们在从事艺术和设计活动中寻找构图,处理各个元素的相互关系都提供了很大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傅强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6(10):212-213
“留白”在历代中国画家的作品中随处可见,“留白”不是简单的空白,是精心安排下的空白,是构成中国画形式美的重要因素,是建立在中国美学基础之上的审美观念的产物。本文从中国画的“气韵”、“虚实”、“意境”与“惜墨如金”四个角度对中国画的“留白”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韩宝江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62-65
我国传统文化积淀与民族文化心理,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标准和理念,即重表现和含蓄,以有限表现无限.中国传统的绘画"留白"技法从形式上预留空白发展到思想感情表达上预留空白,诗画同源的传统,使得水墨之间的空白在文字间显示出趣味横生、璀璨多彩的独特艺术魅力.结合对唐代诗歌作品的解析,探讨"留白"技法在文学作品鉴赏中传达出的独特的审美意蕴及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古诗中有大量的言语留白。古诗中的言语留白分为两种情况,即语言层面和语意层面。对于这种古诗词的未定性和多义性,北京大学袁行霈教授提出了"宣示义"和"启示义"两个概念。本文通过一些汉诗英译实例对以上两个层面进行分析,认为宣示义和启示义对于处理原诗"留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画重"气韵","意境"。气韵便是"形神兼备",中国画要求不但要绘出物象本身的形态,还需表现出精神气质,只有达到神似,才能气韵生动,整个作品里没有气韵的存在就不能叫做完整的画。"留白"之美体现在"留白"能够使整幅作品气韵生动。意境是山水画中实境与虚境相对比得出的,实境就是画面当中所要表现的物象,虚境是通过画实境得到的,山水画的虚境能够表现出山水的灵性,虚境的表现是自由的,让观赏者达到可视到可想的地步,这就是山水画留白的思想原理。 相似文献
16.
年晓萍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16-119
模糊语的弹性空间决定了其翻译方法的多样性。文章以留白的概念为切入口寻求其与模糊语的契合之处,然后从理论视角深入探讨了留白与符号美学、接受美学及格式塔心理学三大理论的内在关联,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留白作为模糊语翻译的一种新取向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从虚实相生的角度提出了文字留白、符号留白及文字与符号相结合之留白三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18.
年晓萍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
首先简要回顾了模糊语翻译的研究现状及其与留白之间的内在关联,然后结合具体的语言实例,从符号学美学、接受美学及格式塔心理学三大理论视角详细分析了留白在模糊语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20.
"言不尽意"由最初的哲学和语言学范畴延伸至文学艺术领域,它对于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言辞表达意旨的局限性,是文学创作面临的一大困境,诗歌创作中经常运用"留白"技法来处理"言"与"意"之间微妙而又驳杂的关系,唤起读者联想的艺术空间,达到"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