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认识和分析土家族典型的民族文化传承载体跳丧习俗 ,寻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向新文化转化的内在机制 ,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 ,并注入时代精神的因子 ,增强其为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土家族跳丧习俗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跳丧是由土家族先民巴人舞蹈发展而成的土家族丧俗。今土家族跳丧习俗经历了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各个阶段特点略有不同,汉文化和土家族文化的交流是导致演变的动因之一。现阶段可以利用跳丧为土家族地区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论云南省的民族竹文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详细论述了云南地区的民族竹文化,认为民族竹物质文化主要体现在竹建筑、竹食品、竹服饰、竹制交通工具和设施、竹器物、竹乐器、竹制生产工具等方面;民族竹精神文化主要由竹崇拜(竹图腾崇拜、竹生育崇拜、竹祖先崇拜、竹自然神灵崇拜、竹巫术崇拜)、竹民俗(竹婚俗、竹丧俗、竹节日习俗)、竹歌舞、种竹护竹习俗等构成。  相似文献   

4.
长阳巴山舞以土家族最具代表性且世代传袭的民俗文化生活事项——跳丧为早期形式和原始内涵,在研究传统跳丧的基础上创新而来,是跳丧习俗在现代文化中延续和发展的典型代表。长阳巴山舞的特殊意义,不仅在于它的文艺价值,更在于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独有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跳丧是土家族地区独特的丧葬习俗。本文通过回顾1980年代以来我国有关土家族跳丧研究的论文及专著,对跳丧的内容、历史渊源、特点、文化内涵、功能等方面作了归纳,并就我国目前研究的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甘肃民族地区妇女教育是甘肃整个教育事业的难点问题,妇女教育的滞后已经影响到甘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着重从文化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文化中宗教、传统观念和习俗对妇女教育负面影响的表现以及其产生影响的路径,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相似文献   

7.
在湖北省巴东、建始、恩施、鹤峰、长阳和五峰等县的清江流域土家族聚居地区,有一种独特的丧俗:老人病故后,乡邻们在一起唱歌跳舞,通宵达旦。他们称之为“跳丧”、“亡”、“闹丧”、“闹灵”、“闹夜”。  相似文献   

8.
三峡区域存在一种特殊的民俗形态———军事民俗。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军事战略位置,造成三峡区域自古以来战争风云跌荡连绵。军事文化要素渗透在三峡土家族的丧俗、节俗、饮食习俗、地名民俗等民间风俗之中,这种独特内容的军事民俗不仅造就了三峡地区人们共同的心理特质和民族精神,而且是三峡区域现代文明的建设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贵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9.
从丧葬仪式文化功能的宏观层面来看,土家族与其他兄弟民族之间并没有太大区别,都是既往之人肉身毁灭的告别之礼。但就丧葬仪式文化功能的具体情况而言,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跳丧”、“打撒吨嗬”、“闹大夜”等具体歌舞环节,则是土家族独树于世界人文之林的鲜明旗帜。对土家族丧葬仪式流程及其文化功能的田野调查资料进行专门解析,可以为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提供实证支撑。  相似文献   

10.
浅论土家丧鼓歌田禾丧鼓田是流行于湘鄂川黔土家族地区的一种以欢乐的歌舞形式悼念死者而演唱的职.又名闹丧祆。闹丧田.有的地方还以它的唱词末句衬词而称之为“撒儿啃”、“散忧儿田”。人们称它的舞蹈形式为跳丧筹、打丧鼓、夜锣鼓、打绕棺等.它是一种亦因亦好的家把...  相似文献   

11.
摘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习俗文化,是在中国特定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作用下孕育、发展和传承的,其品类繁赜.底蕴深厚,将习俗文化适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学生了解民族历史、丰富民族知识;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民族情感、凝聚民族意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度和归属感。习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坚持辨伪求真、古为今用、适时创新的原则基础上,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要以师资培训为契机,着力提高教育者的文化涵养;要在教学环节中主动导入习俗文化内容;要以实证为载体,积极开展习俗文化教育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麻阳苗族自治县是迄今为止苗族传统丧葬文化保留较为完整的区域之一,当地繁复的丧葬仪式不仅融汇了儒、释、道三家文化要素,也继承了苗族文化中乐观豁达的民族精神,承载着一代代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从人类学视角来看,其仪式中的象征意味突出,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死观念和价值观,也体现了某些文化要素如禁忌、闹丧所具有的地方风俗习惯;而保证亡者旅途安全的一系列告别仪式和用物又说明人类在面对死亡时的共同心理.这种围绕丧葬仪式所展现出来的文化现象具有显著的聚合族类的功能,成为一个民族的重要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3.
习俗是社会发展中长期沿袭下来的习惯、礼节、风俗等的总和,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语言文化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文化传统方面中华民族与俄罗斯存在差异。中国与独联体各国在政治、经贸、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往日益频繁,交往中,为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实现,首先应充分了解对方的民族习俗与中国的差异与融合。对在日常俄语教学中出现的汉俄民族文化习俗差异与融合进行阐释与对比分析。学习、了解并掌握中俄民族习俗知识,提高国际文化交流水平和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大学俄语兴趣,培养文化差异意识,为其今后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禁食习俗的意义 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的禁食习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是它的学术价值。一个民族的禁食习俗是该民族饮食系统的一部分,并在饮食系统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一个民族的饮食系统是在长期经济、文化生活中发展起来的,作为物质文化,它与该民族的历史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也是构成一个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民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生动栽体,它不仅是各民族外在的显著标志及其生活习俗、心理素质、审美观的体现,更是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轨迹的画册。由甘肃东乡、保安、裕固三个特有民族传统民族服饰习俗特征的一些对比分析,可以透视出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栽体。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挖掘、利用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可以使其成为新的民旋经济增长点,从而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实体产业,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但这必须找到文化的发展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民族文化与传媒经济的融合发展。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发有价值的民族文化视听产品,使之成为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更加形象化地将民族文化传至各地,带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揭示了青藏高原藏族宗教舞蹈的发展轨迹。认为藏族舞蹈不仅是远古文化的遗存,而且汇聚和融合了多元宗教文化和其他艺术形式,从而衍变和形成藏民族的文化习俗和民族心理,孕育出藏民族文化中独特的乐舞艺术。  相似文献   

18.
汉族丧歌和巴人土家丧歌的起源、演化和发展都受到原始宗教、民间信仰和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汉族丧歌在西汉时由于官方的介入,纳入了仪礼的范畴,因而进入上层社会,由于大量的文人参与,致使产生了很大变化;巴人土家族由于长期信仰民间巫术、白虎崇拜习俗而使土家丧歌变化较慢,相对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9.
藏区"9+3"学生与内地学生全景式融入班集体的障碍是文化习俗,怎样引导不同民族学生全景式融入班集体?晏阳初认为,"平教运动实是‘有教无类’的彻底实现和高度发挥。"[1]以晏阳初的"博爱"和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情怀,了解了不同民族主要文化习俗,探究了不同民族相互尊重民族文化习俗的策略,明确了提高藏区学生汉语水平的措施,坚持了不同民族相互尊重民族文化的学习交流,促进了不同民族学生全景式融入班集体。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文化的核心应该包括人们的价值观、语言、宗教、传统以及习俗等。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不同范畴、不同层次特点的人类社会群体,是一个由浅层的文化和深层的民族意识组合起来的共同体。民族与文化密切相关,民族人民创造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体现民族特点。文化认同可以促进民族认同,民族认同是民族产生和民族凝聚力发展的基本条件,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提出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国际间真正值得注意的不再是"国家",而是植根于过去宗教渊源的"文明"。所以,文化核心在民族认同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