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对于东方文明而言,在多元文化相互冲突和相互杂交的历史语境里,弱势文化试图摆脱“他者”地位、同时避免被同化,以期在平等的基础上融入到全球文化的杂交中,不啻于是一场生与死的斗争。  相似文献   

3.
《父子之间:家庭书信集》为我们研究奈保尔提供了最为真实可信的历史材料。通过分析这部家庭书信集,揭示出作家少年时代特立尼达生活的"文化悬挂",青年时代留学英伦经历的"文化祛根",以及父亲在文学上对儿子的影响;所有这些对于奈保尔精神气质和文学理念的初步形成,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作家后来的"文化无根"状态,与这一时期的生活有密切关系。对这部书信集的研究,是全面了解奈保尔的必要起点。  相似文献   

4.
英国著名小说家奈保尔是第三世界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和命运的关注也成为其作品的一个显著特色。作品《河湾》(A Bend in the River)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系列知识分子形象。论文从后殖民主义理论家萨义德和葛兰西的知识分子论出发,通过剖析小说中不同类型知识分子人物形象,深刻感知奈保尔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作为当代英语世界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奈保尔善于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和不为世俗所侵蚀的观察结合于作品之中.他获得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完全是靠创作实绩而非其他因素.<河湾>,作为其主要代表作品之一,通过主人公对于自身经历的叙述,向我们形象地展示了非洲大陆在殖民体系瓦解以后进入后殖民时期的历史发展图景,其中饱含着作者本人对于后殖民时代的非洲乃至整个第三世界国家历史、文化、民族及政治状况的密切关注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6.
《自由国度》并不自由是这部作品真正的要旨所在,而“自由国度”在小说中则像征着任何由人构成的社会和人文空间,由于在这个空间中充满各种异质文化力量的交锋和不同意识形态的侵染,给小说中不同的主人公造成了心灵的孤寂和封闭。  相似文献   

7.
奈保尔的小说《半生》描述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性别关系错位;欧洲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被消解,而在这个大环境下生存的主人公也迷失了自己的文化身份。通过故事,奈保尔重构了后现代后殖民语境下第三世界的人面临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8.
9.
V.S.奈保尔的《河湾》表现了前殖民地国家的人们在新旧秩序交替中的绝望与挣扎,其中主人公萨林姆的生存状态充分体现了悬置与漂移的特点。文章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进行分析,旨在说明萨林姆的悬置与漂移是其伦理身份的杂糅,以及难以作出伦理选择与深陷复杂伦理环境所造成的结果。在结合文本阐释悬置与漂移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这种悬置与漂移对作家及其创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时间与空间共同构成了文学叙事的两个维度,两者和谐统一,不可分割.在以往的文学叙事研究中,论者多从时间的视角进行解读,而空间视角却在有意无意之中被忽视.地域空间、生活空间和心理空间是文学叙事中空间视角的三个层次.从地域、生活和心理空间三个方面对《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一书的空间叙事进行试析,以解读小说中蕴藏的文化无根性和精神漂泊感.  相似文献   

11.
V.S奈保尔是当代著名的后殖民作家,他曲折的人生经历、复杂的文化身份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认为奈保尔的多元文化背景导致了他身份的边缘性,他身份的边缘性又影响了他的创作,使得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呈现出边缘性特征。同时,奈保尔在创作实践中摸索出了最适合表达自我的"杂糅式"的边缘性文体。  相似文献   

12.
对于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英国作家V.S.奈保尔而言,伦敦从来都是一个极其特别的存在.在他笔下.对伦敦城市外表的客观描写并不多见,因为他真正想要描绘不是人们身处其中的城市本身.而是他眼中所见、心中所感的城市.V.S.奈保尔笔下的伦敦与英国本土作家笔下的伦敦有着巨大差异.在<效颦者>一书中.奈保尔着力描写的是作为单个个人的人们在遭遇伦敦这样一个巨大的城市时的无力感.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此加以了论述:一、外来者的疏离;二、陌生人的相遇;三、无根者的游荡.  相似文献   

13.
V.S.奈保尔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不久发表了《浮生》。这部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虚构小说表面上是老生常谈,表现了主人公威利生活的虚无,身处宗主国的文化无力感,对文化身份无根的困惑。但与之前小说不同的是,奈保尔试图通过主人公威利告诉我们,他没有消极等待而是努力地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寻找上述等问题的答案,他试图要给自己的精神流亡生活找到一个圆满的归宿,但最终失败了,所以,流亡知识分子要想获得文化无根的安全感和完整的人生是很艰难的,小说中,威利的前半生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14.
奈保尔是一个特殊的人、复杂的人,他的成长历程自然也是复杂的,甚至充满传奇色彩。这与他的父亲息息相关,是他的父亲引导了他,教育了他,使他走上了成功之路。而奈保尔成长历程的复杂性和身份的特殊性,让他具有了多元的文化背景,也从另一方面成就了奈保尔。  相似文献   

15.
维.苏.奈保尔于20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他的研究焦点是作家的文化身份、作品的多重主题,范围则是他的几部经典作品,而对他声称的封笔之作《魔种》研究很少。《魔种》中体现出双重文化背景,这与作者的经历有关,而作品中的房子和性的意象及"局外人"式的主人公等都能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6.
作为当代英语文学世界最杰出的移民作家之一,奈保尔在欧美批评界广受赞誉,200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但其作品的非洲叙事却不断受到后殖民批评家的激烈批判。针对不同文化的阐释差异和对位性阅读,运用当代后殖民文化理论,以文化身份的视角重新解读《河湾》,分析作品中历史记忆与身份写作的隐性关系,在身份困惑和非洲叙事两层面揭示身份写作的表征内涵,在对奈保尔文学经验的总结中探讨后殖民批评中政治性阅读的某种理论误区。  相似文献   

17.
《马丁·伊登》以反成长小说的书写模式,再现上个世纪初美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政治现实。小说通过主流文化群体与亚文化群体之间文化资本分配的不均衡,揭示社会结构二元对立关系中存在的文化霸权;通过主人公马丁的文化身份重构,揭示文化权力的隐形运作方式;通过以马丁为代表的亚文化群体的反文化霸权话语再现文化政治斗争的战场。正是由于对文化政治主题深刻而多元的书写,《马丁·伊登》堪称一部美国文化动荡时期的文化政治生活史卷。  相似文献   

18.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概念,同时又是日本传统文化中一个突出的特征。如以和为贵,一直以来都是中日两国加以强调的精神之一。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传统文化中“和”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从中得出中日的“和”文化与儒学关系密切,受儒学影响巨大,两者具有同根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从叙述的角度入手,探讨了奈保尔的代表作《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在叙述上的双重效果。奈保尔在这部小说中交替使用了全能的第三人称视角和有限的第三人称视角,使小说呈现了双重性,不再简单地讲述人物的生活经历,而是蕴含深意。  相似文献   

20.
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V.S.奈保尔是前殖民地移民作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独特的身份和特殊的经历使他具有宽广的文学视角。作为一个印度移民后代,奈保尔满怀深情地记述了生活于殖民地之上的移民后代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