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蒙古族资源环保知识是本土牧民所创造和传承的环境技能智慧。具有整体性、技能性、实践性、意识性、民间性和社区性等特点。笔者站在本土生活者主位立场,运用环境社会学、生态人类学相关知识和研究方法,对蒙古族资源环保知识的多维结构和复合功能进行深入分析。在现代化与环境建设背景下,我国草原牧区必须采取以现有社区为基础,以文化传承为纽带,以牧民参与管理为方式,以科技借鉴为路径,以传统知识重构为动力的动态复合型应对措施,才能有效规避生态与社会多样性风险。  相似文献   

2.
地方性知识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和环境适应性的特点。农事实践中的技术选择体现了地方性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契合性。我国传统农业发达,农民生产经验丰富,但科学知识却贫乏。需要用科学的眼光加强对地方性农业知识的挖掘和整理,扩大其传播途径和影响范围,使呈凌乱状和消弭状的经验型农业传统知识系统化、科学化。而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中,农民应增加科学知识的修养,自觉融合二者并运用这种契合性,发挥地方性知识的环境适应性和生态呵护作用,创造出一种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实践。  相似文献   

3.
传统知识的地理标志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今知识产权法律框架下,何种保护模式能够更适合传统知识本身的特点,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传统知识便成为传统知识法律保护的第一要义。地理标志因其自身"无时限性""不可转让性""群体性""新颖性""人文性"等特质,与传统知识的特点更加契合,因此,采取地理标志这一专门立法保护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且能够更好地挖掘传统知识的价值,发挥传统知识的效用。  相似文献   

4.
迪庆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及其相关传统知识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退牧还草对中国西部牧场包括生物多样性在内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功用已经日益得到相关学科的学者专家和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和研究.然而,退牧还草这一生态保护政策与传统知识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研究.中国西部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与自然资源管理相关的传统知识,退牧还草不仅具有生态恢复的功能,同时也是传统知识恢复的契机.本文以红坡村退牧还草为例,研究在这一政策实施背景下当地传统知识的恢复,并进一步探讨不同民族地区如何根据地方特点更好地适应和执行国家的宏观政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的生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并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实践性、辩证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传统知识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内与自然资源的传承和生态整体保护有关的具有很高价值的信息资源,它为人类提供了自然科学无法提供的洞察力。各民族对于周边环境脆弱性和致灾因子及灾害的观察建立在传统知识的基础之上,它能够有效地将收集到与危险、灾害相关的各种信息传播到社区的大多数成员之中,使成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采取行动,这就是传统知识的防灾减灾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深刻揭示了生态世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充分反映了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真、善、美的有机统一,是建设"两型社会"的行动指南。同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相比较,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具有人本性、科学性、开放性、实践性等基本特点,这四个特点是辩证统一的,其中,实践性是基础,人本性是核心,科学性是本质,开放性是风格。  相似文献   

8.
三峡民间谚语中蕴藏了许多科技知识和生产经验,林业生态知识就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三峡民间谚语中关于林业的生态知识涉及人与森林的关系、森林的功能作用、林木的栽培与管理、林木的采伐与利用等.三峡民间林业生态知识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切实的指导性、极强的约束性、现存的活态性、认识上的非系统性,对今天的树木栽培和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际组织在传统知识国际保护方面条约编纂工作的进展缓慢,以及双边FTA谈判在成员国之间取得一致意见的相对容易性,致使持有传统知识和遗传资源的国家热衷于通过签署FTA建立国际传统知识保护制度。美国、中国以及欧盟在与拉美国家签署FTA时,分别持有反对、保持协商和积极赞同等三种不同阶段的立场;相反,与美国、欧盟以及中国签署FTA的拉美国家则在传统知识保护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正确认识传统知识的未来战略意义,对领土内传统知识及其相关遗传资源宣布主权,建立传统知识数据库、完善相关国内法律制度是树立FTA战略的根本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知识生态是生态学在知识管理背景下形成的新概念,是信息生态概念的继承与发展。文章以CSSCI收录期刊为检索来源,通过文献计量考察了1998-2017年间我国知识生态相关研究的演变。相关结论如下:1.过去20年间知识生态相关研究逐步变热,主要集中于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2.知识生态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建模及要素分析两个方面,由信息生态逐渐过渡为知识生态;3.从发文来看,形成了以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吉林大学管理学院为核心的科研团队;4.从文献引用来看,围绕信息生态链这个概念形成了一批高被引论文。  相似文献   

11.
受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态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心理健康观强调人体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具有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谐性,这些关于心理健康的观点,在长期的历史中对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受产生环境和传统哲学的影响,这种关于心理健康的生态观也存在某些局限,呈现出静止的、封闭的、单一、单向等特点,但是这些并不妨碍它对我们维护和促进个体心理健康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纪振奇 《南都学坛》2004,24(3):30-34
儒家知识体系对我国的传统历史文化影响深远,尤其是孔子的知识观实际上开启了我国人文主义知识传统的先河。孔子的知识观对于知识的本质、知识的主体、知识的对象和内容,以及知识的途径与方法,都有独到的理解,从中可以探讨出其知识观具有多重内涵性、功利性、人文性、非宗教性等基本特征。重新理解孔子的知识观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生态学原理的基本观点是整体关联,动态平衡,且生态主体与周边环境保持高度的适应与协调。用生态学思维审视和剖析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很强的适切性。首先,教师的专业发展本身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外语教师需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建构完善全面的知识体系;努力提高整合教学各要素的能力;建立与相关生态主体合作交流的和谐关系。其次,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应加强与学校定位、办学条件等内部环境的互动和协商,同时力求和社会发展、信息技术不断革新的外部环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个理论形态之间在生态文明层面具有内在逻辑性、一脉相承性,体现出直觉、反思、发展、成熟四个显著的阶段特色.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基于“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思想的影响,是世界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体系对我国今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启示意义,为发展中国家处理发展与生态问题提供积极借鉴,为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打开了新维度.  相似文献   

15.
运用民族学和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从观念层面、制度层面、物质层面三个方面,对苗族的传统生态文化展开了初步探讨。从中可以发现苗族传统生态文化具有自发性与素朴性、普遍性与权威性、宗教性与实用性等鲜明的特征。在当今社会,苗族丰富多彩的传统生态文化能够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传统物权客体理论具有局限性。面对环境危机,其特定性和排他性理论应予相应修正,物权客体的范畴应进行相应扩展。环境资源作为物权客体,面临对物的生态价值的追求和对物的概念的理解两个困境;但由于环境具有成为物权客体所必须具备的有用性、特定性和可支配性特点,及具备代为物权客体所必需的可度量性,环境资源作为物权客体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土家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十分丰富的传统知识,属于土家族传统知识的以青草和粮食喂养为主、圈养和放养结合的土家族传统养猪方式,至少在养殖方式多元化、生态保护、国家食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四个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这一传统知识的价值已出现被强大的经济利益所遮掩的趋势,如何在经济不断走向现代化的同时保护与传承好传统知识,是社会各界人士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思维是时代的产物,它具有独特、浓厚的中国特色,作为传统思维的整体性,它具有直观性、内向性和单维性、政治伦理性的特点,它重视实际,讲究实效,塑造了中华民旅淳朴、求实的静态思维模式。中国传统思维整体性向现代系统思维整体性转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系统思维整体是以开放性和创造性,重视整体功能、具有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它适应时代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新生态范式的内涵及相关研究,对环境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广泛使用的新生态范式量表(NEP量表)进行中文版修订,并深入检验了中国人新生态范式的特点。NEP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水平,可以作为研究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意识的一个重要工具。278名大学生和11 620名城市居民完成测试。 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NEP量表在中国的研究中存在两个维度,即新生态范式和人类例外范式。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了NEP量表的两维度模型,各项拟合指数皆在0.90以上;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0,分半信度为0.822,均已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被试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10岁前居住地类型、现居地居住年限上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态意识不断加强,现阶段的中国城市正经历着生态价值范式的转移,即由传统社会范式转移到新生态范式。  相似文献   

20.
安徽地域文化由皖北道家文化、皖南新安文化和皖中佛教文化组成.从哲学的视角看,皖北道家文化具有本体性、人本性、批判性、境界性等特点;皖南新安文化具有伦理性、创新性、超越性、务实性等特点;皖中佛教文化具有交融性、慈悲性、平等性、世俗性等特点.安徽地域文化的区域性特色,既彰显了安徽地域文化悠久的人文传统,又蕴含着丰富的现代价值,其中道家文化的生态伦理智慧和社会批判精神、新安文化的开放创新精神和实践理性精神、皖中佛教文化的平等包容情怀和大愿慈悲精神,无疑是安徽文化强省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