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磨蚀(语蚀)是语言学习过程中语言能力减弱或损失现象,研究语言磨蚀对外语及母语教学都有指导意义。基于CNKI相关文献发现我国语蚀研究从国外引介走向本土研究,已经作为应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相关课题大多得到基金资助;研究角度走向多元,主要从实证研究、影响因素、成因分析几个方面进行,侧重点在外语磨蚀。存在的主要问题:各种实证研究很少结合语言习得进行相关分析;语言磨蚀的时间跨度和跟踪研究还需更多成果;磨蚀因素和成因分析有待进一步结合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进行跨学科研究;在我国多语环境下,母语和方言磨蚀研究不能忽视;语言社团群体的磨蚀情况应该得到关注;我国语言磨蚀研究需要形成本土的语言磨蚀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母语与第二语言学习过程比较及对语言磨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语言学习过程的相关研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比较了母语与二语学习过程的差异,从母语与二语在语言输入、语言构建、语言输出三个方面的差异分析对二语磨蚀现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母语磨蚀指的是移民中所发生的本族语水平逐渐下滑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语言磨蚀成为语言学的分支研究领域.此后,语言磨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此文简要评析了母语磨蚀研究中有关磨蚀发生机制的各种假说,探讨了影响母语磨蚀的各种因素,提出只有开展大量的实证研究,才能弄清语言磨蚀的起因、过程与发生模式,才能有效地防止语言的磨蚀,促进语言系统的习得与保持.  相似文献   

4.
语言磨蚀作为语言习得的必然结果,是一种语言能力的逐渐减弱和丢失现象,与语言习得共同作为语言两方面,且不可忽视,因此语言磨蚀成为现代语言学研究又一新的专业学科,近些年受到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工作者的广泛重视。虽然目前有些影响因素尚未探明,但现在共识的影响因素有磨蚀前水平、磨蚀时间、习得方式、社会情感等几个方面。外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此要有深刻的认识,因此探索语言磨蚀对我国外语教学的改革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前,语言磨蚀研究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对语言磨蚀定义的界定﹑对语言磨蚀和遗忘这两个概念的区分﹑对语言磨蚀和语言习得的关系的认识等,这些问题势必影响我们开展汉语语境下的语言磨蚀研究。对语言磨蚀研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的探讨是为了对语言磨蚀本身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进而更好地开展语言磨蚀研究,不至于偏离这一领域。另一方面还需要不断吸收借鉴诸如心理学、社会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测试学等领域的成果来发展语言磨蚀研究。  相似文献   

6.
狭义的母语安全指的是母语本体形式受到其他语言的"污染"或母语因社会地位降低,失去活力,逐渐被弃用而处于不安全状态;广义的母语安全指的是母语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军事、信息等领域中的安全功能。母语安全与母语意识息息相关。作为最重要的语言意识类型,母语意识主要包括元母语意识、母语认同意识、母语权利意识三种类型。全球化背景下,英语在中国传播的强势和国民母语意识的相对薄弱,带来了我国母语本体、母语习得、母语认同和母语传播方面的安全隐患。为此,必须进行科学的母语本体规划,调整母语习得规划,加强母语认同意识的培养,制定符合时代潮流的母语传播策略,设立国家语言安全战略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7.
语言磨蚀研究学习者语言技能的丢失和衰减,在欧美已得到学术界广泛重视。国外研究发现,与目的语接触频率、教学方法、学习者的年龄、对目的语的态度与学习动机、母语文化程度、目的语文化氛围、不同语言之间的干扰等,均是影响语言磨蚀的因素。外语教育工作者应该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在教学中通过提高学生与目的语接触的频率、采取明示教学法、充分利用语言学习者不同年龄阶段的优势、增加读写在教学中的比重、重视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用外语思考等策略,来应对语言磨蚀。  相似文献   

8.
今年5月12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报告坦陈,高等院校招生取消语文考试,学生汉语能力下降、汉字书写能力退化,以及母语教育弱化、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下降等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担忧。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了非母语语言能力生成的影响因子及内在机制的基础上,针对高等院校非母语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破除学习者心理障碍、矫正非母语语言教学活动缺陷、创新学习环境、培养非母语语言国的文化思维意识等加快非母语语言能力生成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0.
语言磨蚀表明了外语习得过程中的另一面,即语言技能流失、退化的一面。国内外对语言磨蚀的研究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有用的启示。本文对运用语言磨蚀理论指导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三点建议:强化听说训练,尽量缩短受蚀时间;提升英语听说教学中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质量;强化社会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1.
贵州黔西县五里乡罗家寨布依族是典型的大杂居小聚居区的"民汉"双语少数民族,通过对该地的语言使用情况调查发现,该村布依族虽然从语言行为和语言态度两个维度表现出较强的母语认同感,但由于受汉文化的强势冲击及自身理性开放的语言态度影响,母语认同感呈现隐形代际差异,而汉语认同感体现实用主义倾向,这两方面因素会成为该地布依语传承和使用的潜在危险因素。同时调查发现,文化认同感和地域认同感会影响语言认同感,进而影响语言选择、语言使用及其他语言活动。  相似文献   

12.
语言磨蚀研究对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磨蚀是语言习得的必然结果,它与语言习得构成了语言研究的两个方面。而语言磨蚀因其对外语教学的非凡意义而备受语言学家和高校外语教育者关注。高校英语教学者应结合语言磨蚀的相关因素,在英语教学改革中调整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而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最大程度降低语言磨蚀对其语言能力的负面影响,保留其外语能力,实现其外语学习的延续性和终身性。  相似文献   

13.
目前,语言磨蚀研究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不同学者对语言磨蚀和遗忘的看法不一,这些问题势必影响我们开展汉语语境下的语言磨蚀研究。论文对国内外语言磨蚀和遗忘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这两个概念的主要观点,从语言磨蚀和遗忘发生的环境、二者所研究的内容、时间跨度、过程的特点及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这五个方面重点阐述了语言磨蚀和自然遗忘的异同,此外,论文还阐述了心理学的遗忘理论对语言磨蚀的解释力。研究认为语言磨蚀和遗忘既有区别,也有联系,许多不同的遗忘理论都对磨蚀有一定的解释力。语蚀研究要明确语言磨蚀的概念,区分语言磨蚀和自然遗忘,要善于借鉴和吸收心理学的遗忘理论来指导语蚀研究,但是不可盲目。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具有社会语言学意义的实证调查和量化评估,我们认为绥宁县(关峡)苗族“平话”是一种仍在稳定使用,还有较强的生命力,但语言活力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语言交际功能在衰退的衰变方言,尚未达到濒危的程度。对于类似于绥宁县(关峡)“平话”这类孤岛型衰变方言来说,由于语言忠诚度较高,双语(双言)现象可能会长久维持,目前还难以看到“平话人”主动放弃母语而转用强势方言的迹象。但是,另一方面,频繁的语言接触会对语言本体带来一系列影响:即语言结构功能的衰退,表现在基本词汇丢失,借词丰富,语音和语法系统的调整和改造上,这种更隐蔽的方言流失现象也可能导致语言转换。  相似文献   

15.
目前 ,世界上已经有 46个人成为会说自己母语的最后一人 ,因为他们的语言正面临着和人们说再见的命运。东英吉利大学的人口生态学家威廉·萨瑟兰警告 :目前有 680 9种语言在世界上使用 ,1 676种语言有灭绝的危险 ,其中面临危险最大的达 438种 ,使用这些语言的人数一般都不过 5 0人。随着文明的传播 ,发展逐步吞噬掉蛮荒。现代化的商业和通讯手段正把一度遥不可及的社会纳入到“地球村”大家庭中来 ,他们的语言也逐步被同化到同一个全球文化中。语言传播的强效果在这种母语的自身异化而后同化于其他强势语种的过程中得到凸显。在传播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在语言磨蚀领域已有相关理论形成,基于此领域中的回归假说、语言干扰、关键阈值、语言提取失败和语言的动态系统理论,依据维吾尔族大学生特殊的英语学习现状,据此得出母语为维吾尔语非英语专业的民考汉大学生的英语教学的一些启示,也为他们的英语保持给予一些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17.
论语言磨蚀机制与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磨蚀研究语言技能的丢失和衰减,在欧美已得到学术界广泛重视。研究语言磨蚀产生的机制和磨蚀模式对于提高语言保持效果意义非凡。对语言使用者而言,语言磨蚀产生的内部因素包括使用者的语言态度与学习动机、文化程度以及与目的语接触的频率;语言磨蚀产生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目的语文化氛围以及不同语言之间的干扰。语言磨蚀在程度、分布、速率和顺序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语言磨蚀的内外部因素共同决定着语言磨蚀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  &#  &#  &#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4(3):92-96, 108
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英语教师的语言磨蚀问题。调查发现,53.5%的英语教师存在语言磨蚀现象,它具有过程的隐匿性、个体的差异性和受蚀技能的选择性等特点,且受任教课程、任教层次、语言习惯和语言水平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针对高校教师存在的语言磨蚀问题及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文章提出了参加语言培训项目、加强学术英语学习、强化语言运用意识、改革大学英语教学以及开展语言社会服务等五项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语言濒危和英语霸权是21世纪的基本特征之一。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与民族交流离不开对语言的科学、合理的规划。母语教育是根本,外语教育服务于母语教育。保护母语与母语文化,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高汉语的国际竞争力和中国的国际势力是中国语言规划的最终目标。稳妥解决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中母语与外语的教育问题是我国语言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母语阅读和外语阅读的关系一直是研究者们关于外语阅读研究的主要问题,根据语言相互依赖假设和语言阈值假设设计了一项实证研究,数据分析表明,如果英语语言水平达到一定的阈值,已培养好的汉语阅读技能能够向英语阅读技能迁移,英语语言水平制约着汉语阅读技能的迁移。推理和归纳等高层次的阅读技能受汉语阅读技能的影响最明显;在英语阅读能力提高中,英语词汇起着重要作用;而汉语阅读能力和技巧的不足也影响着正迁移过程,影响英语阅读能力的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