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越"是先秦两汉时期活动于我国华南、东南及邻近的中南半岛的土著族群,汉唐以来百越民族的主体逐步消融于南迁的华夏、汉民族集团中,部分演变成今天活跃于华南的壮侗语族等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2.
中国百越民族史第五届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4月17—21日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允景洪召开。来自全国十五个省、市、自治区的汉、壮、傣、瑶、侗、黎等十一个民族的九十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中心议题是:“傣族及边疆现代化建设问题”,“百越民族与现代民族关系”和“百越民族文化特点及贡献”。会议共收到了九十篇论文。  相似文献   

3.
“百越”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越族”的总称,是中国民族史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但是,过去对百越民族史的研究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1980年6月17日至6月24日,在福建厦门大学举行了百越民族史学术讨论会,并成立了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学院、南京、上海、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的高等学校、民族研究机关和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共十三个省、市、自治区,三十多个单位,六十多位代表,提出学术论文五十篇。主要围绕着百越民族的名称、来源、地理分布、文化特征、同中原民族以及现代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百越民族是我国东南地区古代民族的泛称,汉武帝统一南越和闽越后,百越族群便基本消亡。作为历史上的古老民族,其文化的传承、与中国东南地区、东南亚民族的关系向来是学界探讨追溯的课题。为了总结以往百越民族史研究的成果,进一步推动新世纪百越民族史研究工作的开展,由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和福建省考古博物馆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百越民族史学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于2004年11月14~17日在著名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武夷山市隆重举行。来自北京、江苏、上海、浙江、湖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台湾等省…  相似文献   

5.
1981年11月16日至22日,在古代百越西部中心地区的历史名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召开了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二次年会暨学术讨论会。有94位教授、专家、民族史研究工作者和民族工作者参加了这次讨论会。他们来自我国13个省、市、自治区,包括壮、蒙、侗、毛  相似文献   

6.
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三次年会,于1982年10月24日至28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壮、侗、黎、畲、高山、彝、回、汉等八个民族的八十  相似文献   

7.
刘正寅 《民族研究》2005,(6):101-102
中国民族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0月15-17日在重庆市西南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民族史学会和西南大学联合举办。出席会议的代表共有125人,分别来自北京、辽宁、黑龙江、内蒙古、河北、河南、江苏、安徽、陕西、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西藏、新疆等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汉、满、蒙古、藏、回、维吾尔、柯尔克孜、土、壮、土家、苗、瑶等民族成份,提交论文或论文提要102篇。开幕式由西南大学副校长黎小龙教授主持,学会副会长李绍明研究员致开幕词。重庆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8.
9.
张小敏 《民族研究》2007,(3):105-106
"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影视人类学分会场暨第五届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1月23-26日在广州召开.会议由中国民族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与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主办,由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承办.  相似文献   

10.
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中华美学学会、全国青年美学学术委员会主办,广西民族学院承办的"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0月21日至22日在广西民族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十五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六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和生态美学"、"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与生态美学"、"古代生态思想与现代生态理论"、"‘人类中心'与‘生态中心'"等议题展开了交流和讨论,旨在展现生态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寻找并搭建生态美学通往现实的桥梁,以便于用生态美学观反思人类的行为,树立环境忧患意识,进而用科学的发展观去应对我国乃至人类社会文化转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由中共思茅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墨江县委、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五届国际哈尼/阿卡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4月8—12日在全国惟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墨江举行。来自美国、日本、波兰、瑞典、缅甸、中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140多篇。会议以“北回归线上的哈尼族———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为主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学术研讨。大会以主题发言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学者们从哈尼/阿卡的族源、历史沿革、民族迁徙、农耕文化、传统民俗、语言文字、文学艺术、传统节日、连名谱系、民居村落、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2.
2007年6月24至28日,由大连大学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东北史学术研讨会在大连大学创想宾馆隆重召开.大会由大连大学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主任王禹浪教授主持,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来自海内外的30多位东北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3.
肖坤冰 《民族学刊》2013,4(6):87-88
乌蒙山区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对象,为了更好的探索乌蒙山区的科学发展,2013年8月24日,由贵州六盘水师范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共同主办了的“乌蒙山区发展研究第一届学术研讨会”。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50余篇,除了主办方以外,云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六盘水行政学院、黔东南州行政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毕节学院、贵州省畜牧兽医学院、安顺市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代表们出席了会议,围绕着乌蒙山区如何脱贫与发展,与会专家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壮学第四次学术研讨会2005年4月15日至18日在广西田阳县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北京、云南、广东、贵州、广西等省、自治区的学者95人,还有来自泰国、澳大利亚、韩国的学者9人,他们是以旅游者的身份参加本次会议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孙瑜受自治区主席陆兵的委托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词。原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国家民委副主任伍精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韦家能、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戴光禄、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副主席张声震、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副主席奉恒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潘鸿权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会…  相似文献   

15.
<正>一、林惠祥其人林惠祥出生于1901年,福建晋江人。192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后考入菲律宾大学研究院人类学系,师从菲律宾人类学之父、美国教授贝雅(Henry Otley Beyer)。结合文化人类学的学术训练和此后在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组的工作经历,林惠祥的学术成果集中表现在他对东南亚及中国东南地区的民族调查和考古研究上。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明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上海复旦大学文博学院主办的“第四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8月17日在上海复旦大学开幕.本刊编委、中国明史学会理事王继光副教授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7.
广西第四届民族美学研讨会",于1997年10月24日至26日在宜州市举行。来自北京、广东、西藏和广西区内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12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民族审美意识和民族旅游经济"。大会收到论文引篇。与会专家教授围绕中心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在民族审美意识、民族美学方法论、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特征、民族审美与民族旅游经济等问题上取得了新的认识。一、民族审美意识问题(一)民族审美意识的界定及其特性问题与会学者认为,有关"民族审美意识"概念是八十年代中期现出的,但没有对它作系统论述,一些文献对"民…  相似文献   

18.
<正>第四届藏传佛教教义阐释研讨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1日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联合举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承办。中央统战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领导和各教派高僧、学员共7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围绕藏传佛教与平等思想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传佛教教义阐释研究课题组向会议提交了《藏传佛教教义阐释研究文集·藏传佛教与平等思想研究专  相似文献   

19.
<正>2023年8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七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届研讨会有来自中国、日本、德国、美国、法国、英国、奥地利、澳大利亚、蒙古、挪威、印度、尼泊尔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320人参会,会议共收到论文370篇。8月14日上午,第七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开幕式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多功能厅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1月23-27日,中国回族学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在美丽的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红色庄园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