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活慢品     
钟芳 《社区》2014,(29):53-53
走在上下班的路上,我总爱绕道去湖畔边看人垂钓,一同感受垂钓的乐趣。落日余晖,水波粼粼,微风习习,鸟语蛙鸣,几根鱼竿,临水而钓。时隐时现、时静时动中,大家聚精会神地静等鱼儿上钩,呼吸着花香的气息,畅意地舒展着身体,心旷神怡,一身工作的疲惫和烦恼在碧波中消除殆尽。这时我终于明白了钓客为什么都喜欢钓鱼,其实他们并不在乎能否钓到鱼,  相似文献   

2.
垂钓记     
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每日里看电视打发时光,总感到有点寂寞与无聊。一天从电视体育频道上观赏钓鱼比赛,老伴见垂钓如磁铁般吸引着我,便在一个双休日里,安排儿子准备好了钓鱼所用的钓竿、钓饵、网兜等工具,用摩托车带我到乡下垂钓。 我让儿子开慢车,一路走马观花般欣赏乡村景色。大自然太美了,这对于长期如生活在鸽子窠里的城里人简直如放飞般的自在悠然。 来到一池为垂柳与刺槐环抱的鱼塘,儿子从如何撒窝、配诱饵,到甩竿看浮子等逐一讲给我听。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钓了8条鲫鱼、2条鳊鱼,我只钓上一条小铲  相似文献   

3.
钓鱼情趣     
张荣 《老友》2012,(4):47-47
刚开始钓鱼的时候.我以为垂钓是件很容易的事.钓过几次后感到并不是那么简单。跟朋友在一起钓鱼.眼看着人家一条接一条地往上拽鱼,自己半天也钓不上来一条,那急人劲就别提了。于是,我虚心向朋友请教,朋友向我讲述了垂钓的技巧。他说,要说钓鱼谁都能钓。但要多钓鱼,钓到大鱼,就需要学习和掌握垂钓的一些技巧了。就说选择钓鱼的位置吧,  相似文献   

4.
垂钓四乐     
垂钓是一项高雅的健身娱乐活动。我退休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学钓鱼。慢慢地,我体会到垂钓有四乐:一乐在养性。郊外垂钓,视野开阔,闻花草芳香,听鸟啼蝉  相似文献   

5.
芦苇 《老友》2012,(7):16-17
回忆往昔,为革命事业、为家庭而忙碌,今朝步入老年,我寻找到一种乐趣:学习炒股,学习写诗。我自得其乐.过着多彩的晚年生活。2009年底.因老伴芦烈媛患脑溢血和粉碎性骨折.我便陪她入住到南昌市老年颐养中心安度晚年。我在照料老伴的同时.也为自己开辟了一条丰富晚年生活的途径:不会炒股学炒股,  相似文献   

6.
钓鱼是一项既可娱情又可健身的活动,我很喜欢。我的垂钓史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初,那时我在天津蓟县师部离职休养,百无聊赖中我发现有人到前面水库去钓鱼,出于好奇也跟去看了几回,这一看便上  相似文献   

7.
温人炳 《老友》2011,(6):68-68
我今年70岁,非常爱好钓鱼。钓鱼不仅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且可增添快乐,丰富退休生活。我已有40多年的钓龄,可以自豪地说,我是钓鱼战线上的一名"老兵"。回顾我钓鱼的历程,有苦也有乐,经受了苦和累、风与雨、冷和热的考验,积累了一些垂钓经验。现就如何选配铅坠与浮漂,谈几点个人的实践体会,仅供钓友参考。  相似文献   

8.
鲁林 《老友》2010,(8):41-41
好山好水好风光,垂钓吟曲趣更浓。钓鱼已是受人们欢迎的休闲方式之一,它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达到强身健体之目的。退休后,我加入了钓鱼大军。初钓时因不知鱼性,完全靠碰运气,往往是高兴而去扫兴而归。钓鱼看似容易,殊不知,其中却蕴含着不少科学常识。  相似文献   

9.
闲话钓文化     
食文化,茶文化……钓鱼算不算中华文化之一?我认为应该是.垂钓在华夏史上源远流长,据说最原始的钓是垂直的,如姜子牙用的就是直钓.后来直钓逐渐演化,变成了既不很直又不很弯的形状,于是人们便给它取了个界乎两可之间的名字——垂钓.垂钓再作改进,便成了今天的钓钩."钓钩"比起"垂钓"和"直钓"来,不仅外形大变,而且尖刻锋利,只要鱼儿沾边,必不可逃.钓鱼,历来是一种闲情逸致的享受,青溪柳下,垂钓之乐,自不待言.古人垂钓的心境大致不外乎两种,一是怡情养性,一是借钓解愁.严子陵隐钓富春江是为了逃避仕途,清白自守.姜太公垂钓渭水是为了谋官从政,引君访贤.尽管两翁垂钓的心思不同,但可以肯定他们钓  相似文献   

10.
国利 《老友》2009,(6):41-41
多年来,我与老伴一直坚持着下跳棋的活动,我俩成了名副其实的"棋"迷,因为它给我们的退休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乐趣。记得那一年,按政策家属"农转非",老伴便走出农村进了城,成了吃商品粮的。她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为给她解闷添乐,我买了一副  相似文献   

11.
菜场乐趣     
《老友》2003,(3)
今年初我刚退下来时,已退休一年多的老伴又被原单位返聘。每天早晨的"菜篮子工程"便成了我的"专利"。久而久之,"专利"成为专长,竟也体会到不少乐趣。早上起来打着呵欠,拎着菜篮,汇入菜场里摩肩接踵的人流。琳琅满目的菜类和不绝于耳的喧哗立即将睡意一扫而光,于是,根据老伴昨  相似文献   

12.
人到老年,特别是夫妻俩病残后,相互照顾十分重要。我患半身不遂后遗症,老伴患有糖尿病、青光眼,双目失明,因而我们对“相依为命”有极其深刻的体会。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我和老伴坚持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我每天坚持在室内步行两小时,每天上午到收发室取报纸,顺便买菜、买面条等。小儿子每星期二、五全天上课,有两顿饭我们老俩就自己做,我们扬长避短,配合默契,饭菜虽简单,但照样吃得有滋有味。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我俩根据现实条件,在生活中寻找乐趣,使自己活得更充实。首先我们关心国家大事,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  相似文献   

13.
一夫 《山西老年》2012,(3):45-45
初春之时,水温的回升如蜗牛般缓慢。尽管如此,几近休眠了整个冬天的鱼儿还是在辘辘饥肠的躁动中开始小范围活动,觅食,有经验的钓手往往会采用“盒饭”钓鱼法来垂钓。  相似文献   

14.
瑶湖钓乌鱼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气温不太高,我乘车来到江西师大瑶湖校区连通护校河的一处野塘垂钓。大概是此前钓鱼的人太多,该池塘的鱼被钓得差不多了,我钓了2个多小时,只钓到区区几尾小鲫鱼、小鲦,总共也不过三四两。  相似文献   

15.
龟趣     
成钧 《老友》2010,(4):48-48
老伴退休后,在家闲得无事,闷得慌。为了增添生活乐趣,老伴便托乡下的亲戚找了6只大小不等的龟。龟老大全身漆黑发亮;两只棕色龟是老二和老三,颈部  相似文献   

16.
贾羽 《山西老年》2011,(2):42-42
钓鱼讲究静,但钓鱼过程中所说的静也是相对的,并不是要守在某一个地方一动不动。这要根据季节、时间、水域以及垂钓环境而论,有时适当地动一动反而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钓鱼若想有收获,必须掌握鱼情,了解鱼在各种条件下的习性,包括季节、天气、水情、地点等,否则,就会白白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季节春天万物复苏,鱼儿多产卵而外出觅食,因而最适宜钓鱼,其次是夏秋季。天气风和日丽的春天最适宜钓鱼,其次在夏季雷阵雨过后空气清新之时。风平浪静的早晚及阴雨绵绵的日子也是垂钓的好时候;大风大雨或阳光强烈之时,则不适宜钓鱼。水色混浊不清或太清澈的水,均不宜钓鱼,而清中带浊,水下1尺深左右的水草依稀可见,鱼儿觅食上钩的机会就多。一般来说,水色青黄,则草鱼多;水色深黄,则鲤鱼多;水色深…  相似文献   

18.
钓鱼,本与中国本土的儒道两家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庄子的《渔父》和屈原的《渔父》,乃文学史上最早以垂钓为题材的作品。唐代,佛学发达,中唐以后禅宗大行于世,钓鱼又带上了佛禅的文化意味,致使这一时期的钓鱼诗词具有了不同于初盛唐同类诗歌的创作旨趣。初盛唐的钓鱼诗大多比较质实,主要描写垂钓的环境和垂钓者怡然自得的情致,以及由垂钓而触发的人生感慨,从而形成一种轻快明净的调子。而中晚唐的钓鱼诗词却不同于此,禅宗不执著、随缘旷放的生命哲学,与道家自然无为、自由逍遥的人生智慧不谋而合,促成了中晚唐士人颓唐、放达的人生态度,诗酒留恋,渔歌畅情,成为士大夫风雅生活的内容之一。佛与渔的相通之处,被发挥到极致。这一时期的钓鱼诗词具有浓厚的佛禅意趣,具体表现为:任运随缘的人生态度;不加外求的佛学禅理;大钓不钓的开悟境界。而从文学映现生活的意义上来说,这些作品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阶层的心理期许和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19.
人面桃花     
(一)她是孤女,离群索居;他是小侯爷,受人呵护。初见时,他们都13岁。"你叫什么?我叫穆迟暖,是伯阳侯府的小侯爷。你叫我迟暖就好了,你长得好可爱啊,怎么一个人来钓鱼,你喜欢垂钓……"小侯爷见到在江边静静垂钓的红袄白裙小女孩,想交谈一番,他又是个话匣子,喋喋不休地说了一通,才发现她还没说过一句话,"对了,你叫什么啊?"  相似文献   

20.
我自写自选了一本《霜叶诗词集》。回溯退休后四年来我和诗词的缘结,心情总很激动。临退休时,有老友关切地说:"你不打扑克、麻将,退休后怎么打发日子呢?"当时我确也一怔。退休后通过早锻炼,很快结识了几个太极拳友剑友,但早晨几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那一整天干什么呢?后有人邀我去钓鱼,我以为这也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乐趣,就去钓鱼。但钓鱼有时间性,且日日钓鱼也乏味。想起自己是个语文教师,何不轻车熟路,在文学方面找点事做呢?我原本喜爱诗词,但又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