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学术界对沟通中外文化交流起着重要作用的比较文学的兴趣越来越浓。从1981年开始在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全国50多所高等院校纷纷开设比较文学课;比较文学的教材,专著不断涌现;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还招收了专攻比较文学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这为高校中文系开设比较文学课,  相似文献   

2.
比较文学的方法论是指在比较文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指导下,如何展开比较文学研究的学问。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应不排斥西方学派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方法论,摸索出一种适合于我们的“综合性研究”方法论,从而建立起包括比较文学本体论、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方法在内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试谈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建立魏红珊一、我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回顾中国的比较文学非始自今日,亦非“古已有之”。然而,我们已隐约可见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将屹立于国际学林的淡淡曙光。比较文学在中国兴起的历史渊源,是与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的撞击、交融联系在一起的。起初,...  相似文献   

4.
有学者预测:如果说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成就在法国,第二阶段在美国,以东西比较文学的勃兴和理论向实践的复归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段,主要成就很可能就在中国。这至少说明中西比较文学日趋重要。而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要显示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是非常必要的。文章就此所涉及到的名称、术语及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比较文学观概述李卓文,孙世强比较文学是人类从封闭走向开放,获得全球意识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鲁迅是我国最早的比较文学实践家。比较文学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翘首“域外”,不囿于一国、一民族、一地域,二是谙熟一国或数种语言文字。前提是必要的,但构成...  相似文献   

6.
从自发到自觉:中国现代比较文学的嬗变王三炼尽管从规范意义上说,比较文学在我国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即使是新时期“复兴”后的比较文学研究,虽说颇具发展势头,但比之于酉方体系完备的比较文学理论来,仍显出不完善性。但倘若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即将比较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之我观尹允镇近来要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呼声越来越高,固然这是一件好事。比较文学发展到如今坎坎坷坷,多次危机。但每到危机就产生某种理论、方法或学派,使之“死而复生”,真可谓“车到山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综观比较文学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涵盖了跨国的文学关系和文学与其他学科之关系两大研究领域。为了适应国际文学关系及文学与其他学科之关系日益增强的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决定将比较文学增列为中国语言文学的一个独立学科,并使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联合,组成了基础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以加快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进度。我院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是以中文系的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及外语系的欧美文学方面的研究力量为基础组建的。学科组成员中,有面向二十一世纪高层次人才第一层次培养对象Z人、第二和第…  相似文献   

9.
承用西方哲学本体论和本体这两个术语,使其转型到比较文学学科原理的建构中,在追寻一个相对完整体系的意义上来设问与回答“比较文学的本体是什么”,这必然构成我们对比较文学本体论的承诺。比较文学研究不同于国别文学研究,在比较文学本体论的定义下,比较视域是比较文学这一学科安身立命的本体。比较视域的英文书写是“comparative perspective”,秉有“透视”这一深层的内在涵义。当优秀的比较文学研究者对两种民族文学或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跨越研究时,就是以自己学贯中西与学贯古今的学术修养对双方进行内在的透视,最终在汇通及体系化中寻求两者之间的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这正是比较文学研究得以展开的学理性和职业性所在。  相似文献   

10.
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是我国广大比较文学学者的艰巨任务,而搞好中国各民族的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则是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的关键之一。中国各民族的民间文学蕴藏极为丰富,及时组织学术队伍,有计划地、有重点地、多侧面地开展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学翻译与译介研究:学科的分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翻译与比较文学中的译介研究是相关但是并不相同的学科,文学翻译学应当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以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而比较文学中的译介学是是以与翻译活动相关的文化活动为主要对象的比较研究,所以它是具有更为广泛内容的学科分支。二者在研究范围、主客体关系、方法与手段方面有本质不同。比较文学并不排斥翻译研究,但是只是相邻与相关学科,不可能取代比较文学中的译介研究。  相似文献   

12.
贾植芳有自觉的现代知识分子意识,一生上下求索、历经磨难,其观念和经历使得他对比较文学研究有独到而深刻的认识;他强调文学研究要有世界眼光,认为比较文学研究应该与社会生活和生命体验密切相关,应该有助于中国现代精神世界的建设。这些思想对解决目前比较文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很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世界比较文学学科基本上走过了一条"涟漪式"的发展轨迹.曹顺庆先生的比较文学研究之路历经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体系研究、比较文学跨文化研究、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文学变异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等诸多领域,一步步地向比较文学研究的纵深方向发展,也呈现出一条"涟漪式"的逻辑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沟通·对话·重构─—王宁教授的比较文学和西方文学研究在当今的中国比较文学和西方文学研究者中,王宁教授所取得的成就是无可否认的。他的成就和建树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首先,在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领域,作为中国当代比较文学界最早提倡“超学科比较文学研究”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渡边洋《比较文学导论》阅读之联想,感到:国内比较文学界中的“代表”说似有点溢美之词的嫌疑;比较文化研究至多算是一种学术愿景或者一种研究视野;比较文学的跨文化研究理论成果务必贴近我们身边更为现实、具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世界比较文学学科基本上走过了一条"涟漪式"的发展轨迹。曹顺庆先生的比较文学研究之路历经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体系研究、比较文学跨文化研究、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文学变异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等诸多领域,一步步地向比较文学研究的纵深方向发展,也呈现出一条"涟漪式"的逻辑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探讨比较文学的自身形构、比较诗学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比较文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比较文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自在的译介阐发实践、自觉的关系研究和自为的比较诗学。其中比较诗学是比较文学的自身反思和自我立法的灵魂,包括诗学的平行比较、比较诗学关系史研究和比较文学的自身诗学三个环节。比较文学是自身反思和自身实践的;通过自身实践,比较文学为人文科学提供了共通的方法论模型,并作为实践的自我认识成为新时代人文主义的标志和先锋。  相似文献   

18.
雷庆锐,女,199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1996年赴日本国南山大学研修。2002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青海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校级青年骨干教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会理事,  相似文献   

19.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的一项基本共识。比较文学作为越来越重要的一门课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也是当务之急。从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方面入手,可以更好地进行比较文学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0月12日,在北京语言大学召开了“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大会在两个方面体现了人类学对比较文学视野的开拓:一、比较文学的人类学转向:跨文化研究中的文化多样性及地方性问题;二、文学人类学的追问:文学的概念和功能究竞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