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本文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通过及物性分析及语气和情态系统分析,来把握勃朗宁的《我已故的伯爵夫人》这首诗的独特风格和写作手法,以达到对作品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意识流标志着西方的小说技巧、文学观念、哲学思维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转化。乔伊斯最大的成就是为意识流小说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早期创作过程中,他运用精神顿悟不带成见、不加评论地描写生活,使读者在《都柏林人》中感受到他与书中描写的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在《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感官印象、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等意识流技巧得到更广泛地运用,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好像被一个无形的、冷漠超然的创造者创造出来。文章重点探究的是意识流艺术形式与文本主题之间的联系,阐释艺术形式对主题的演绎和深化。  相似文献   

3.
运用功能文体学的理论,通过对三大元功能的介绍和应用对欧.亨利作品《警察与赞美诗》进行的分析。功能文体学为文学欣赏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使人们更好的对作品有了深层的理解和欣赏。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既定语用意图,达到理想语用效果,福克纳的演讲设计巧妙.通过对其语篇的音韵策略的分析,使读者了解语篇的语音节奏;主位结构和衔接的分析,使读者理解语篇的连贯方式和遣词的技巧发挥作用,体现其谋篇意义.及物性结构体现小句的概念功能;语气结构反映语篇的人际意义.功能语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更为系统和科学的多维度理据,是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是大学英语语篇教学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奥茨的短篇小说《约会》以有妇之夫约翰与安妮的约会为题材,刻画出男女主人公的精神困惑。本文旨在剖析小说中婚姻内外两位女性的生存状况,反映父权社会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社会意识给女性带来的伤害,女性在自我意识觉醒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6.
功能文体学已发展成为现代文体学流派中颇具影响力的一支,是进行小说文本分析的有利工具。文章通过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属于概念功能的及物性系统对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老安德伍特》进行细致解读,旨在揭示小说老安德伍特作为边缘人的存在状态以及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进而探索小说更深层次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死者》是詹姆斯·乔伊斯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的压轴篇。在《死者》中,乔伊斯着意刻画了都柏林人虽生犹死的"精神瘫痪",反映了爱尔兰民族正在逐渐走向"精神死亡"。而主人公最后的"精神顿悟"具有特殊的意义,既体现了都柏林人对自己生存状态的感悟也表现出乔伊斯对整个民族的"重生"饱含期待。  相似文献   

8.
在凯特·肖班的经典小说《觉醒》中,庞蒂里耶先生以物质追求为中心的生活与庞蒂里耶太太以精神追求为中心的生活形成了尖锐的对立,本文通过对这两种对立的人生观的分析,揭示出以物质追求为中心的生活对庞蒂里耶先生的精神扭曲以及以精神追求为中心的生活对庞蒂里耶太太的精神升华。  相似文献   

9.
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运用于语篇分析中,可以使文本分析更加科学、客观。本文将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系统理论一,对乔伊斯短篇小说《伊芙琳》中语言特征进行分析,从而说明作者对及物性系统的选择和运用对塑造人物性格和实现主题意义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小说文本出发.结合小说写作的时代背景,将美国19世纪末的小说《觉醒》的女主人公艾德娜置于她当时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探讨她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艾德娜并非当下学者们所说的是新一代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代表,相反,她没有觉醒。她的思想言行是不切实际的,是浪漫自私和幼稚可笑的。她的这一切是由她对爱情心存浪漫幻想,对社会现实和社会思潮的“误读“造成的,因而不值得我们颂扬。  相似文献   

11.
运用功能文体学的理论,通过对三大元功能的介绍和应用对《The Present》一文加以分析,旨在引导学生以客观的标准分析文章,以达到对文章的深层理解和欣赏。  相似文献   

12.
《觉醒》是十九世纪末美国女作家凯特·肖班的代表作,讲述了女主人公爱德娜·蓬迪里埃不断觉醒的故事。在格兰德岛度假期间,爱德娜开始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在宇宙间的地位。然后,她离开家庭去寻求自由。最后,她在大海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爱德娜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她没有正确处理自由与责任之间的关系。自由意味着责任,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在语篇布局、语篇联结、主位系统和信息结构以及及物性等宏观层面上分析了Roger McGough的《关于太阳溜走并贴上告示》一诗的前景化特点。首先站在语域、情景语境的理论角度上考察了全诗,然后在微观的层次上探讨了诗中各小句的逻辑-语义特点所引起的前景化效果;最后,就诗句的主位-述位信息组合、及物性、时间关联成分、代词的照应、时和体形式的选择、排比结构的使用等手段的使用分析它们对实现全诗前景化特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乔伊斯看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些生活在殖民文化语境下的爱尔兰芸芸众生无论如何都无法摆脱生存的困境,他们都患上了一种精神“瘫痪”的痼疾.因此,用文学的形式来揭露这种痼疾,把国人从麻木不仁中唤醒,便成为了他的艺术使命和道德担当.其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姐妹》和《圣恩》揭示的就是爱尔兰民族文化心理的瘫痪.乔伊斯对这种瘫痪的现状有着深深的焦虑,而这种焦虑,又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根由,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焦虑.  相似文献   

15.
从《法国中尉的女人》看约翰·福尔斯之自由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翰·福尔斯是一位优秀的英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其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传递和宣扬了存在主义自由精神。这种自由精神既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又是福尔斯基于个人成长经历所形成的对社会不公正和不平等的认识和思索;实际上,这种自由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一种不停变化和不停发展的动态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16.
谭恩美在《喜福会》中对母女关系主题巧妙且深入的刻画,使该书自出版以来获得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紧密围绕母女关系这一主题,利用系统功能文体学理论中概念功能的及物性系统分析,结合语篇功能理论中的主位分析,对《喜福会》一些文本的语言文体特色进行系统分析,以探讨第一人称叙述中隐含的多重意识是如何凸现母女间期望与失望的冲突与妥协的。  相似文献   

17.
谭恩美在<喜福会>中对母女关系主题巧妙且深入的刺画,使该书自出版以来获得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紧密围绕母女关系这一主题,利用系统功能文体学理论中概念功能的及物性系统分析,结合语篇功能理论中的主位分析,对<喜福会>一些文本的语言文体特色进行系统分析,以探讨第一人称叙述中隐含的多重意识是如何凸现母女间期望与失望的冲突与妥协的.  相似文献   

18.
凯特&#183;肖邦的名作《觉醒》在出版前的标题是《一个孤独的灵魂》,两个标题形成对比,揭示了肖邦描写女性意识的觉醒,目的在于展示人的主体性的觉醒以及人的孤独。如此一来,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观念应当视为通向深层哲学观照,即对于人的主体性及孤独的探究的阶梯。  相似文献   

19.
凯特·萧邦的《觉醒》如今被公认为是一部充满女性解放思想的巨作.为了全面地分析艾德娜叛逆的深层次原因和三位男性的启蒙角色,采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着重探讨艾德娜最终如何冲破了个人与他者之间可怕的“注视”与“被注视”的关系,以及获得了自我存在与自由选择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0.
《The Lost Garden》是美国著名华裔儿童文学作家叶祥添的自传,已被选录入美国中学世界文学教科书,从文体学的角度入手,对《The Lost Garden》的语言特征进行研析,能更深入地挖掘美籍华裔作家叶祥添的语言风格、语用意图和创作主旨。运用文体学方法,从词汇、句子、语篇及修辞等四个不同的层面,对《The Lost Garden》的文体特征进行细致分析,通过探讨该文本语言在这四个不同层面的特征,作品的语言特色得以凸现,读者得以更走近文本,这有助于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该文本的文体风格,更准确地分析作品的人物特征及把握作者的意图,从而更加全面、正确地理解和鉴赏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