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工业和商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是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部门,商业是连接生产与生产、生产与消费的纽带,执行商品分配和交换的职能。因此,工业与商业的关系也就是生产与交换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统计数据是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及数量关系的重要信息,它对于全社会的经济建设及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从宏观上看,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是由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及服务行业等社会生产部门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社会再生产环节纵横交错组织起来的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如何处理好社会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比例,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离不开统计数据;从微观上看,一个企业的供应 生产、销售活动,既是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等资源的消耗投入过程,也是物质  相似文献   

3.
<正> 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是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它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和物质资料的流通过程,这两个过程体现在国民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而市场则是国民经济各个环节和部门活动的“轴”,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都要围绕  相似文献   

4.
石油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有机结合不断运动的过程。本文着重研究石油生产和再生产的特殊性及其主要比例关系。 一、劳动对象的特殊性 石油生产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与一般生产部门比较起来,除了都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再生产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生产、再生产的统一这个共同的性质以外,还有着自己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由其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评价工业结构的指标体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结构的演进,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工业同其他部门之间、工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均衡联系和数量关系的变化过程。要对工业结构进行较为贴切的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就必须抓住其时间和空间上的阶段性、层次性和相关性特征,利用有关指标进行测算和比较,对工业生产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发展水平与速度、经济规模与效益、内部结构及相互联系以及科技进步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真实、全面地反映工业生产与国民经济整体之间及工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6.
作为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一个重要步骤,国家决定从今年起在国营工业、商业、交通等企业实行利改税。把企业上缴利润改为缴税形式,这是对现行财政税收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涉及经济体制的诸多方面,因而要求各个方面作出相应的改革,这样才能把生产、流通、分配诸环节衔接好,使分配与生产、流通过程保持统一,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7.
党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和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有着直按的联系。它是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具体应用和发展。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是从经济上阐明整个社会生产如何发展的理论。它包含有极其丰富的内容,此如:关于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的原理,关于再生产过程是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上讲,一切社会化大生产都是由两个并列的经济过程组成,即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从社会再生产总体来看,生产决定流通,没有生产就没有物质产品,也就不会有流通。但是,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流通与生产又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相互制约。流通过程的顺畅与否取决于贸易活动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商品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其功能的体现、发挥的程度等都直接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程度,关系到我国众多生产经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而我国商品市场的建设程度,又决定了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健康顺利地循环与周转。商品市场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这种重要性,现在正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一、商品市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商品的生产与经营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认为,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商品的生产与流通是商品运动的两种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商品统一的运动。在商品运动过程中,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0.
一、流通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中心城市是各种经济活动的聚集体,而流通则是城市重要的经济功能之一。从社会再生产的一般过程考察,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交换是它的必要条件,而流通是交换的总体,流通过程是生产过程的继续,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从  相似文献   

11.
商业作为社会必要的劳动部门,从社会再生产要求出发,参与了工业生产部门创造的利润的分配。随着工商企业经济责任制的建立和健全,工商企业越来越讲究经济核算,重视经济效果,工商利润分配的合理性问题,也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探索工商利润分配的合理性趋势,把工商利润分配中相互的利益关系搞活,对于调动生产和流通企  相似文献   

12.
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目的是创造物质财富,而创造物质财富的目的又是为了维持人们的生存并不断改善或提高自己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社会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整体,各种生产的门类繁多,人们生活的需要也是复杂纷纭、变化多端。所以,从生产到消费之间就必须有一个流通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它也是生产的继续。为了完成这个职能也就必定要产生相应的组织或机构,这就是市场、商业机构等之所以发生、发展的历史必然。马克思在论述资本的流通过程时就指出,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和资本流通过程的统一。不论是对于个别资本来说,还是对社会总资本而言,直接生产过程都是再生产过程的一个方面,一个片断,它必须由流通过程来补充,来完成。从一定意义上来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阐述了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强调了商品流通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的重要性,批判了轻视商业的左倾思想,并对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商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发展第三产业,是我市应关注的一个战略问题,仅此谈几点想法。 一、意义及作用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第一、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已经不是主从关系,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第三产业既是实现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方面,又是国民经济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对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改善投资环境和社会再生产条件,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和人民生活质量,以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流通是社会再生产的必经阶段和前提条件,作为经济发展中心的城市,从本质上说,就是社会产品的流通中心。城市的流通结构,应是城市经济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一、城市流通结构是一个大系统 作为国民经济运动的循环系统——流通,一般的是指产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运动过程。然而,在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社会性大生产的条件下,流通则表现为一种相互制约的多因素的整体。  相似文献   

16.
略论生产和流通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与演化叶佩韦一、问题的提出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两个组成部分。生产和流通间的相互关系,是人类社会出现产品交换时就客观存在着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个问题也就日显突出。现在,无论是宏观经济领域...  相似文献   

17.
论农村市场     
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市场问题,就是社会再生产问题,就是如何使社会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的问题,也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的循环往复。我国农村市场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市场问题就是农村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循环往复,通过循环往复,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在坚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条件下,农村市场活跃,销路扩大,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处于良性循环状态,经济迅猛发展;反之,否认商品生产,忽视流通的作用,就会导致生产停顿,流通  相似文献   

18.
搞活农村商品流通,是自给农业向商品农业战略转变的前提。社会再生产是一个不断流动的、连续的过程,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是互相衔接、互为前提、有机联系的整体。生产决定流通,流通也决定生产。如果农业生产的条件(水、种籽、化肥、农药、机械以及劳动力等)得不到保证,或者生产出来的粮食、棉花、瓜果等商品不能顺利地售出,社会再生产就无法进行。而生产条件的取得和生产成果的实现,都只有在流通中才能得到解决。在自治区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搞活商  相似文献   

19.
<正> 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必须在研究生产问题的同时,重视对交换问题的研究,在致力于发展工农牧业生产的同时,相应地发展商业,只有这样,地方经济才能获得协调的发展。其所以如此,是由于交换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所决定的,或者说是作为连续的交换、从总体上看的交换即流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客观作用决定的,并非某个部门、某个个人的主观愿望。 恩格斯指出:“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07页),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谈到必须遵循的基本指导原则时指出:“坚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积累和消费保持适当的比例”。“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这是保证经济比例关系协调、社会再生产顺利发展的基本条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阐明的社会再生产的现实条件,就其基本内容来说就是要阐明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因此,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理论及其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中的具体运用,很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一研究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首先必须弄清楚的是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是以顺利通过社会流通过程为前提的。如果在社会流通过程中,一方面社会生产的总成果即社会总产品能够顺利卖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