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 社会力量,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运行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力量,它是交往——人与人相互作用的产物。本文将从交往的角度,对人的社会力量加以探讨。一、作为交往的产物的社会力量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中,社会力量一直是一个颇受重视的范畴,并对其含义作了界定。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曾以肯定的语气概括了斯卡尔贝克把人的生产的本质力量分为两部分的看法:“(1)个人的、他所固有的力量,即他的智力和从事一定劳动的特殊素质或能力;(2)来源于社会而不是来源于现实个人的力量,即分工和交换。”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以奇迹般的力量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决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一大因素,这是众所周知的现实。现代产业的特征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生产高度社会化。产业科学技术高度先进化,使其所花费的科研资源  相似文献   

3.
互强型国家与社会关系:村级治理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长时段的政治发展进程中 ,国家力量和社会力量是协同增长的 ,国家力量的增长主要表现为国家权力运作范围的扩大、运作过程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有效运作水平的提高 ;社会力量的增长主要表现为社会对国家的影响力的增强、民众政治参与的扩大。目前 ,国家权力主导乡村社会的格局没有改变 ,乡村社会力量的发展很不充分 ,自主性不强 ,难以形成对国家权力的有效制约。以互强型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来构建中国村级治理 ,既要以制度来规范国家权力进入乡村社会的方式和权限 ,又要重视培育社会自主性 ,壮大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4.
面对战后英国的社会政治状况,霍尔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立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霍尔认为,当代商业消费主义侵蚀了工人阶级的阶级感,这是一种文化心理和道德意义上的异化;社会是复杂的整体,由许多特殊的部分构成为有差异的联合体,政治是各种力量合纵连横即接合的领地;接合是各种社会元素的非本质非普遍性的关联,它打开了历史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意识形态以特殊方式表征和构造现实,以质询生产主体,只有接合于政治和社会力量,意识形态才能发挥实际的效用;文化是社会行动和干预的重要据点,其中,权力关系既被构造也受到潜在的搅扰。霍尔的马克思主义影响了英国当代的政治和管理实践,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研究学科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学理论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以增长促发展既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一定的合理性,又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要由以增长促发展走向以转型促发展。基于哲学的视角,这种以转型促发展主要表现为:根据影响社会历史发展的力量之转移的总趋势,逐渐推进社会转型,由权力社会走向能力社会;根据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总趋势,逐渐实现力量转移,由注重相对单一的政府主导力量推动发展,逐步走向注重市场的物质力量、公民的主体力量和政府的主导力量的合力推动发展;根据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推进人的需要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正> 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而社会科学专业技术人员是社会科学的负载者、传播者、操作者和创造者,是推动社会科学发展的主体,也是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因此,社会科学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和使用就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科学事业和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发展的本质是一种重塑和优化城市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的生产实践活动。根据空间生产理论,城镇化进程主要体现由权力、资本和社会三种力量推动,且以不同的方式塑造着城市空间。不同层级的城市空间塑造,与各种力量的博弈有着密切关系,因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失衡的力量对比与非均衡的参与模式是当前我国空间生产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差异空间"的理念为分析我国城市空间生产实践提供一个具有包容性、协作性和文化性的解释框架,未来城市越来越需要达成一种承认差异的发展共识。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中,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力量究竟是什么? 我认为,既不能笼而统之地将生产关系的推动作用视为生产力发展的唯一动力;也不能孤立地看待生产力,视之为可以脱离生产关系而绝对独立的东西,把生产力的发展完全归结为生产力内部自行增殖的结果。应该看到,在现实的社会生产历史中,不是某一单方面的力量,而是多方面意志集合而成的一股极为强大的合力,在推动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心城市的优势和功能中心城市是商品经济和生产社会化不断发展的产物。它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为社会的经济、文化中心,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功能。诸如它的生产水平高,拥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可以为社会提供品种多、质量好的产品;它的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好,是商品集散地或外贸口岸,商品流通量大;它的科学技术力量较强,拥有大批专家、熟练劳动力和先进设备,而且经营管理的经验比较丰富,可以提供较多的发明创造和新产品、新技术;它的文化、教  相似文献   

10.
<正> 宋代乡村的第五等户是宋代社会生产的基本力量,创造宋代社会财富的基本阶层,因此,讨论第五等户农民状况,对于进一步认识宋代社会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目前,史学界  相似文献   

11.
<正> 管理是一种长期而普遍的社会现象,它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次,是维持人类社会的存在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是多种多样的,如生产力、科学技术、人的社会需要等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认为,管理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即是说管理是人类自觉地有目的地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最先的现实力量.一、管理是社会发展第一推动力的理论依据首先,人类社会是一个庞大的而复杂的巨系统.人类在其中从事着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和文化教育等不同领域的活动,用不同手段和方法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然而,什么是隐藏在繁杂的社会现象之中的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先力量?有人认为是生产力,有人认为是人的社会需要,有的认为是人才等等.我认为,造成以上分歧的原因除了各自所站的角度不同外,最重要的还是个研究方法问题.要找出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2.
社会思潮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江河奔流,一泻千里。自然界的潮流的力量是很大的。在精神领域也有思想的潮流即所谓社会思潮。它的力量和作用也是很大的。研究社会思潮的形成、发展及其规律性,是社会科学的重要课题。什么是社会思潮?如果说,汹涌澎湃的潮流是由深山幽谷千万条涓涓细流汇合而成。那么社会思潮便是许多个人思想的汇集。社会思潮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经济关系、人们生存的社会条件以思想观点和情绪等形式在社会一部分人的意识之中的反映。由于人们的经济地  相似文献   

13.
论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语境中的"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词源学意义上看,体制是指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积淀下来的社会习俗、意识模式和行为方式等,其生命力远远强于文字的规定。从文学的角度而言,作为一个自律的领域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文学在其自身内部也有了一种已经规范化了的体制;而伴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过程,文学变为由社会多种力量参与建构的产物,文学体制作为维持文学生产的秩序性力量,它在文学与社会、文学与权利、想象与规则等因素之间建立起相互的联系。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而言,作为一个生产性的机构和中介,体制通过系统化的习俗惯例和传统来建立和传播知识和信仰;作为维持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规定性力量和系统,体制已经深入到一种文化共同体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对社会的运行、意识形态的建构、文化现象的形成等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口状况一定要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个客观规律,不仅要求人口数量及其增长速度要,同社会所拥有的消费资料及其增长速度相适应,同时,也要求人口的质量,特别是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要同社会所拥有的劳动资料及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又成为社会生产的巨大推动力量,成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条件和能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对于人口和社会劳动者文化科学素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尤其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的技术革命兴起,社会信息量日益激增的今天更是如此。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随着大工业底继续发展,创造现实财富的力量已经不复是劳动时间和应用的劳动数量了,而是在劳动时间以内所运用的动原(Agentien)底力量,而这种动原自身及其动力效果又跟它在自身的生产上所消耗的直接劳动时间根本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决定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程度或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劳动者在生产过程旁边,已经不是  相似文献   

15.
黄旭 《天府新论》2024,(2):1-10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两种生产”理论一直是国内外学者讨论的焦点。通过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关表述可以证明:一是“两种生产”理论是符合唯物史观基本原则的科学思想;二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应当包括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两个方面;三是血族关系和经济关系对社会制度发挥着“依次支配”的作用,而不是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对社会发展起“依次决定作用”;四是在“归根结底”意义上,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唯一决定性力量,而人口生产只是在物质生产不发达的情况下表现为物质生产的特殊形式才能发挥决定作用。任何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都要基于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的发展。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一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內在动力一切事物都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矛盾之互相依存和互相排斥,成为事物向前发展的內在动力。人类社会同样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間的矛盾,經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間的矛盾。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生产关系則是相对稳定的东西;这决定了两者間之必然发生矛盾。但生产力又下是可以离开生产关系而单独存在的。人們在生产中必須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社会生产力与人們在生产中所形成的生产关系,正是互相联系而下可分割的整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就是这样一个对立的統一  相似文献   

17.
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素。人口的增多或减少,不是决定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而是影响社会发展的力量之一。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历代政府为了保证兵源和不断增加剥削对象,非常重视人口数量,注意招徕人口,经常进行户口统计,留下了比较丰富的而且是比较完整的人口资料,为我们今天了解历史人口状况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历史人口状况,可以看到我国人口、生产的发展脉络,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一个时代社会的盛衰。由于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18.
资本与现代性的生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传统社会将全部剩余劳动投入等级制社会结构再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系统处于维持生存的状态,导致社会发展的停滞徘徊。资本力量使剩余劳动投入到物质生产体系中,不断增殖扩张而诞生现代社会。资本扩张过程推进的生活世界货币化,是资本带给人类社会的最根本变革,其充满矛盾的过程是现代性生成过程的深层主线。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作为资本增殖机器的社会经济结构,塑造了现代人际关系、心理结构与行为方式,产生了理性、自由、平等、博爱等现代性特质,并且展示为都市生活、品牌崇拜等现代生活方式,从而创造出充满悖论的现代性。中国现代化进程应当运用各种力量与手段,对西方式现代性扬其善抑其恶,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创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物质力量、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和社会发展系统力量的新内容,是指导社会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它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在当代的新形态,是唯物史观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20.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作用的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也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内在机制是 :人们征服、改造和利用自然界的一定生产劳动能力和力量 ,从根本上决定了人们发挥这种能力和力量的社会形式。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内在机制则是 :生产关系作为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形式 ,必会反过来影响人的生产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由此从整体上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