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物     
每个女子,都会有几件这样的物件。简单的,如一片枫叶、一粒红豆、一枚钥匙扣……贵重的,如金的链、钻的坠、水晶、玉石……这些物件,由一个男子手中传递过来,是情分,也是诺言,叫做情物。任何一件情物,简单也好,贵重也好,在最初,都有着同样的意义—希望成就一份永远的情感。但并不是每一件情物,都会如此幸运,  相似文献   

2.
巫凉 《人生与伴侣》2008,(12):43-43
我不喜首饰,唯一肯戴的,便是腕上的绿檀佛珠。那是叫我感到平和的物件。  相似文献   

3.
《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实施为我国侵权责任法理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侵权责任法》不仅明确了过错责任、过错推定责任、公平责任在物件损害责任中的适用,而且规定了各个物件损害责任的行为方式.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仅仅依靠法律条文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理论体系与之相融合.建议以物件损害责任的比较法研究为视角,在《侵权责任法》框架下,明确物件内涵与分类,完善物件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理论与公平补偿责任的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4.
限制下的开放,是高考作文的命题原则之一。其用意在于,既要避免考生的宿构、套构,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生活、知识的积累,尽可能地多出考场精品。围绕这一原则,半命题(演变为半话题)作文也就倍受命题者的青睐——题目有一位老教授临终前将一个盛有物件的盒子封好交给他的读高中的孙子,叮嘱孙子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再打开盒子取出物件。转眼间孙子就到了开盒子的时候。他打开一看,深受启发和鼓励。请根据上述提示,以“盒子里的”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注意:在话题横线上填上你认为最适当的物件名称。分析与指导半命题(话题)作文的灵活…  相似文献   

5.
艺术市场的基础是艺术消费,艺术消费是贵族社会的必要和习惯,这种贵族消费不但确立了艺术品的价值,也推动了消费艺术的社会风气,于是这些不当吃不当用的物件才价值连城。  相似文献   

6.
候建中 《北京纪事》2013,(6):110-112
说起“打鼓儿的”,《残冬京华图》里随处可见。不仅是因为过去旧社会北京城里操这种行业的人数众多,就如同当今满大街的“收废品的”;还因为那年头家里穷,三天两头和“打鼓儿的”打交道,卖一些旧物件疗穷救急。因此对“打鼓儿的”印象特别深。那年头“打鼓儿的”与现如今“收废品的”有相似之处,都是收购废旧物件。不同之处在于,“收废品的”以收购可再生利用的废旧物资为主,兼收旧家具、旧电器。  相似文献   

7.
见到阿龙时,他正在铃铛胡同那个老北京物件儿博物馆接待中央电视台的拍摄。聊起他的老北京物件儿收藏,阿龙说:“打小我就喜欢北京城老辈子留下的东西,上小学时,看见一个同学拿来两枚铜钱就喜欢得了不得,最后竟是用舍不得吃的两个苹果把铜钱换到手。”有了这份儿心气儿,阿龙收藏北京老物件儿已经几十年,博物馆更是一家接着一家开。用阿龙的话说:“我是用实物传承老百姓的文化……”  相似文献   

8.
成文 《社区》2003,(16):62-63
1 鞭子为什么能甩响鞭子在高速甩动的时候会劈啪作响,这种现象在大约100年前就已经获得科学上的解释。不过,最新的研究却显示,鞭子发出声响另有原因。研究人员指出,在高速摆动的时候,鞭子会卷曲而形成一个圆圈。当这个圆圈的速度超过音速,就会产生音爆而发出声响。早在1905年,物理学家就知道鞭子劈啪作响的原因是音爆所致。在1927年的高速摄影实验中,清楚地显示了音爆的产生。一般相信,音爆来自鞭子中速度最快的部分,也就是尖端部分。不过,后来的实验和观测却引出了一些疑问。例如,当音爆产生的时候,科学家发现鞭子尖端的速度高达2马赫(音速…  相似文献   

9.
曾给我们带来新鲜感和方便的物件,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变成了旧物。日积月累,家中便会攒下各种旧家电、旧家具、小礼品、小纪念品等。这些东西占去了很多空间,如若全部更新换代,就离不开一个钱字。其实,只要费些小心思,合理处置需淘汰的旧物件,便能从中受益。以旧换新。家庭物件以旧换新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家电、手机、  相似文献   

10.
“三言二拍”中,以小物件结构全篇的文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型,其物件常常具有隐喻性,既起着缀合情节、贯串人物的作用,同时又承担了“隐藏意义”的功能;二是《李公佐巧解梦中言》型,物件是非隐喻的,其本身仅是推动情节发展的要件。  相似文献   

11.
汉画像石的画面,是由一个个单体、枯燥的人与物像所组成,而艺匠通过一个个细小的动作、情节、物件与多种表现手法,塑造了许多生动的形象,使单调的物像充满了生命力,展示出社会活动的各种鲜活场面。因此,细节在汉画中起着极为关键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与作文》2007,(5):18-21
你一定知道,在中国,皇帝是个中国人,他周围的人也全都是中国人。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不过这也正是它值得一听的原因,趁着人们还没有忘记它。这位皇帝的宫殿是世上最豪华的,全是用精致的瓷砖建成,造价昂贵,十分精巧、易碎,用手摸它都得特别当心。在花园里,可以看见各种最美丽的花儿,其中最名贵的都系上了银铃,不停地发出声响,因此路过的人没有不注意到这些花的。的确,皇帝花园里的所有东西都布置得十分得体。花园延伸得那么远,连园丁都不知道哪里是它的尽头。如果一个人在花园里不停地走呀走呀,他会走进一个巨大的森林,里  相似文献   

13.
"为拆解而设计"是指设计出的产品可以拆卸、分解,零部件可以翻新和重复使用,这样,既能保护环境,又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为此,设计中注意:原材料方面,尽量使用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原材料种类尽可能少,原材料上应有清楚的标识;产品架构方面,尽可能采用模块化设计,尽量减少零部件数目,产品整体构架清晰,是否可回收零件区分明确;此外还要避免永久性结合、考虑拆解工具的可方便操作性及采用最少的接合物件等。  相似文献   

14.
石闯  程丹 《百姓生活》2014,(4):24-24
那天,我到姑姑家,她家所在的社区正在组织邻里物品置换活动。我觉得这个活动新奇有趣,便随姑姑一同去看看。我们走进社区活动室,只见居民济济一堂,大家面前摆放的物品可谓五花八门,有各种家用物件、儿童用品等等。  相似文献   

15.
蒋书 《百姓生活》2010,(12):59-59
老人临终留下带有诗句折扇,诗中暗含迷津;父子二人历经10年揣摩,终于挖到祖传财宝…… 莫非折扇是遗嘱 1995年的一个夜晚,北京东棉花胡同刘姓人家的老爷子突发脑溢血。弥留之际,老人示意儿子到衣柜里去取一个物件。儿子从柜子里拿出一把扇子,这时老人已经奄奄一息了。  相似文献   

16.
吴继路 《北京纪事》2011,(7):111-112
在人们生活和思维中,经常碰到一个课题,可以叫“小大之辨”。通俗说“小中见大”,雅一点“见微知著”已经是成语了。且说北京北海的玲珑小城,名“团城”的,上面有座砖石小亭,不起眼,不少旅游者往往忽略。可这座小城小亭里头,珍重陈列一个大物件,是个奇大酒缸,正名叫“渎山大玉海”。  相似文献   

17.
石月红 《社区》2008,(28):30-31
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8月,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街道梅源社区居委会面向本社区居民征集老物件、老照片及各类票证等,筹办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生活变迁展”。  相似文献   

18.
人行羊迹     
凸凹 《社区》2011,(32):46-47
祖父俊美,身形高大,面白无须。但右腮上,却孤零零地长了一根长毛,与净洁的额面不协调,家人说,还是拔去吧,因为它让人感到怪异。祖父说,不拔。问其理由,他说.这根长毛有说辞,它叫“玲珑须”,是仙人才有的物件。为什么独独长在我脸上?是造化让我与你们不同。  相似文献   

19.
2011年2月3日,农历大年初一,<百姓寻常物历史深辙痕"昨日时光"--百年老物件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隆重开幕. 岁月不可留,而过去生活中的所有物件,却以其缄默的存在真实地诉说着往昔岁月.  相似文献   

20.
春节的由来     
李昶奕 《源流》2023,(11):30-31
<正>我们学校的课堂多姿多彩,比如有一节课,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春节的精彩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一种伤人的恶兽叫“年”,它每年春节都会来到村子里为非作歹,人们叫苦连天。后来一位仙人告诉人们,“年”怕光、红色与响声,只有这三样东西才能击退“年”。于是人们就用火烤竹子,使竹子发出声响与火光,这就是最早的鞭炮;再在门、窗上贴上红色的春联和窗花,以驱赶“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