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见闻     
肚子能感受人的悲伤来源:竞报199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迈克·D·格尔森曾提出“第二大脑”这一概念,认为每个人都有第二个大脑,它位于人的肚子里,负责“消化”食物、信息、外界刺激、声音和颜色。通过深入研究,现在格尔森提出,这个位于肚子中的“腹脑”实际上是一个肠胃神经系统,拥有大约1000亿个神经细胞,与大脑细胞数量相等,能像“大脑”一样感受悲伤情绪,成长过程中经历离别亲人、失去亲人等伤痛的人长大后更容易患肠胃疾病。格尔森认为他的研究结果将可以帮助寻找到治疗便秘、溃疡等肠胃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华夏少年》2007,(2):1-1
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 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 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  相似文献   

3.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人类除了大脑之外还有“第二大脑”那就是肚子,人类的许多感觉和知觉都是从肚子里传出来的,肚子里有一个非常复杂的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4.
《职业》2012,(10)
对于很多美国职场人士来说,夏季假期可能不是个让人放松的好机会。因为虽然他们没有走进办公室,但都仍在工作。尽管他们真想把假期时间用于和家人一起度过,却不能关掉自己的手机、笔记本电脑,以及他们那颗“工作优先”的大脑。  相似文献   

5.
按摩脚心保寿康吴楚湘人们的脚掌上血管密布,故有的医学家称脚掌为人的“第二心脏”。脚掌上有无数的神经末梢与大脑紧密相连,有通往全身的穴位。脚心有个涌泉人,它是足少阴肾经的起点,按摩这个穴位,具有滋阴补肾,颐养五脏六腑的作用。按摩脚心能活跃肾经内气,强壮...  相似文献   

6.
要健康.不仅在于身体运动,还在于大脑运动。马克思曾经讲过:“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没有人的大脑那样微妙。”现代科学发达,但有一门科学最不发达,就是人对自身研究得不够,尤其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大脑。一些科学家指出:“未来社会在生命科学领域将有两项重大突破:一是基因工程,一是大脑工程。”成年人的大脑平均1400克,  相似文献   

7.
我们能够偶尔回想过去的经历或刚刚发生的事情,这就叫记忆。据说,记忆会被储存到大脑里。但是,最新的研究报告称,记忆是被储存到心脏里。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案例,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人,能够共享提供心脏的人生前记忆和能力。这说明,心脏里有一个由神经细胞组成的“小的大脑”,而且没有大脑的命令和控制也能够认知记忆和感情。  相似文献   

8.
淑君 《老年世界》2006,(16):39-39
许多上了年纪的人反应迟钝,容易忘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老糊涂”。“老糊涂”其实是大脑缺乏锻炼,造成的反应不灵敏。俗话说“嘴勤促脑灵”,平时老年人要多开口,大脑健康了,电就不会出现“老糊涂”了。  相似文献   

9.
肖楠 《现代交际》2006,(11):32-32
据有关资料介绍,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觉,有1/5的时间在做梦。假如一个人一生活75年,那么他就有15年是在做梦。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产生的根源其实就是大脑的活动,我们知道,人们的大脑在清醒时,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不停的反应。到了晚上,人们疲倦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由于还伴随着“一大二公”的公有制理想追求,以及“单位所有制”模式和泛行政化倾向,使得人际关系呈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个人完全依赖组织和单位。国家把职工的生老病死全包下来,承担了无限责任,成为最大的保险公司;第二,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使得人与人之间互相攀比,“红眼病”现象比较严重;第三,频率较高的政治运动。  相似文献   

11.
甜食的诱惑到底有多大?美国康涅狄格学院的专家通过小鼠实验发现,吃了奥利奥饼干以后,大脑会出现与吸食可卡因相同的“上瘾”反应,而且这种超强的“诱惑力”让人类也无法抗拒。奥利奥真能像可卡因那样让人上瘾?现在,让我们看看专家怎么说。  相似文献   

12.
医之 《老年世界》2010,(8):37-37
人的大脑仅有1400克,却是人体中最复杂、最难了解的器官。在近几十年内,医学界才有所突破,探索出大脑许多奥秘。如大脑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真正被我们开发利用的还不到2/3,竟然还有1/3的细胞正等着我们开发。另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烦恼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并根据父母与子女进行沟通的现状及其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父母应多参与孩子的活动,设法了解孩子;重新认定父母角色;多赞美孩子;及时传递“家书短信”;由于“烦恼期”阶段的孩子的大脑处于人生发展中的第二个高峰期,应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等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父母提高家教水平,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年轻的时候我总是听老人们说:“人老腿先老。”现在自己也年过六旬,发现大脑和腿部之间的指令传导准确性和速度都有所下降,不像年轻时那么默契了,时有歲脚和抽筋的现象出现,并且骨骼中的钙也出现了流失。养腿如养命,腿是人的第二心脏。同理,腿部肌肉强劲的人,必然有一颗强有力的心脏。那么,腿部衰老都有哪些信号呢?  相似文献   

15.
覃大妈缘何过马路大脑常短路 65岁的覃大妈,一向身体健康,头脑清晰,腿脚灵活,做事干净利落,却有一个毛病:不敢一个人过马路。因为过马路时,她常会“大脑短路”。她也不明白,明明人好好地过着马路,莫名其妙地,大脑信号会突然中断。没了信号,整个人就会傻愣在原地,  相似文献   

16.
地球上的氧已愈来愈不够用了,而且,这种情况并非只是出现在矿井里、水下或高山上。严格地说,在城市的街道上、公用交通工具中以及坐满了人的会议室里,我们每天都会感受到“氧荒”。在中学或者大学的课室里,学生连续听讲的时间超过半小时以上,理解能力的敏锐程度常常很难保持原有的水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大脑对“氧荒”的反应比身体的任何其它部位都敏感。不过,  相似文献   

17.
邢久惠 《老人世界》2014,(11):52-53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某些功能也在逐渐减退,大脑也不例外。大脑是人体中最为精密、复杂的重要器官,有多达200亿个细胞。一个人大脑所包含的神经纤维数量,甚至要比整个国际电信网络所有的电缆数量还多。这些纤维的功能就像电缆一样,负责发出化学信号并帮助细胞间交换信息。但当人到了一定年龄之后,脑细胞就会逐渐死亡,神经纤维数量也会不断减少,此时就会发生记忆力减退、计算能力降低、思维迟钝等大脑衰老现象。近期,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尼古拉斯·图瑞阿诺教授研究认为:大脑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大脑的健康,可能是预防人体老化的最重要方面之一。那么,怎样才能保持住大脑的“年轻态”呢?  相似文献   

18.
论语数字     
“假设我们的大脑可以分成10份的话,孩子们十之七八的大脑用于应试教育,还有十之二三的大脑感受世界和社会,这些信息主要来自网络或是一些娱乐信息。”——在2006年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上,著名作家梁晓声说,孩子们大脑已被用伤,情感教育则被忽视。  相似文献   

19.
杨文荣 《女性天地》2006,(11):46-46
上学期期中考试,女儿由于粗心大意,一道数学题看错数字,语文第二道选择题有A、B、C、D四个答案,她居然选出E来了,作文连要求都没搞清楚就开始写……结果在班上的名次降到了第15名。我拿着女儿的试卷,哭笑不得,问她:“没有认真检查吧?”她一脸委屈地申辩:“检查了,还检查了三遍呢。怪了,怎么就检查不出来呢?”我又问:“你是怎么检查的?”“拿起卷子从头看到尾呗!”原来问题出在检查上,看来我得好好教她怎样检查了。第一,答完试卷不要急于检查。任何一个信息反馈到大脑里都有一个滞留期,而滞留的信息往往会影响和干扰大脑对另一相似信息的反…  相似文献   

20.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老年人的大脑神经根在新的信息刺激下,能萌生新的神经。这说明推迟大脑衰老的过程,是可以做到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多思健脑很多人认为用脑会损伤“脑筋”,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事实上,人脑同样符合“用进废退”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