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即使过去登月成功过的或者离登月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国家,现在也很难奢谈在几年内重返月球。和美国、俄罗斯慎言登月相比,中国的航天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可以说是"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作文》2013,(11):20-20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不久月球将成为“机械猿猴”的殖民地,上演真实版的“人猿星球”。日前,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DFKI)和不莱梅大学的科学家最新研制一款太空机器人,能够像猿猴一样行走和攀爬,适合在月球崎岖表面上探索。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11,(7):20-21
月球是最适合于天文研究的对象之一,宇航员和机器人在月球上安置了许多探测仪器,还将月球岩石带回地球的实验室让科学家们进行分析,因此人类对月球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尽管如此,地球的这个邻居依然还有许多谜团仍未揭开。1、月球是如何形成的大约在45亿年前,  相似文献   

4.
刘慧 《百姓生活》2010,(1):60-60
时至今日,人类登陆月球已有数十年历史,但人类对月球的了解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因为从留在月球上的仪器获得更多的不解资料,让科学家对这个星球愈加迷惑……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活动的立法保障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中国的航天立法可被划分为军用航天立法和民用航天立法两部分。目前主要航天大国的相关立法体现出以下三种趋势:大多采取基本法+配套法规的立法模式;将有关国际条约的义务内化于国内法中;都能够立足本国国情,体现出政策的倾向性和侧重点。我国目前的航天立法存在着较多的缺陷。只有在吸收借鉴有关航天大国的立法经验基础上,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才能最终形成一部综合性航天法,为中国未来的航天活动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作文》2008,(8):47-47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两名科学家研究发现,穿着太空服的宇航员在月球上活动时,跑步比步行更节省体力。  相似文献   

7.
法治航天建设是一项将各类航天活动规制行为纳入法治化轨道的系统工程,其实质是在航天领域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需要统筹推进航天立法、法律执行、法律监督及法治能力建设等各环节,更需要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治理念,建设法治文化。加快推进法治航天建设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迫切需要,是打造中国航天事业升级版的内在要求。我国现行法治航天建设工作还存在法律制度供给不足、认识有待提升、航天管理体制改革有待深化等问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推进航天立法工作,将法治航天建设与航天管理体制深化改革进行有机结合,共同开创中国航天的法治时代。  相似文献   

8.
佚名 《今日南国》2013,(10):59-59
1.月球起源之谜 对于月球的起源,科学家提出3种理论。一种理论是月球是和地球一起于46亿年以前从一团宇宙尘埃中生成的。另一种则认为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从太平洋地区“抠”出去的。然而阿波罗登月探险的结果表明,地球和月球的结构成分差别很大。还有另一种假说,即俘获说:月亮是偶然闯入地球引力场,而被锁定在目前的轨道上。  相似文献   

9.
利用先进的太空育种技术,人类已经吃上个大味美的“太空茄子”、“太空黄瓜”等蔬菜瓜果。近日,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科学家在厦门宣布,我国首次进行的水产太空育种航天卫星搭载试验获得成功。也许要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吃上“太空紫菜”、“太空虾”等高产而又美味的“太空水产”。  相似文献   

10.
月球对人类而言是无价之地,载人登月也是各个航天大国的梦想。通过介绍月球的资源、重要作用及可利用性,阐述各国的探月计划,旨在阐明载人登月所涉及的一些法律问题,以及科学方面的挑战,期待对中国将来的月球开发利用活动有建设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月球大开发罗开元随着发射指挥员一声“点火”的命令,新型太空飞船在超高能燃料的火箭推动下直上苍穹。地面渐渐的退去,最后变成了一个蓝色的大球。经过大约3天的太空旅程后,航天导游小姐走来告诉你,月宫就要到了,请做好登月准备。而此刻,率先迁居月球村的...  相似文献   

12.
目前,有关载人航天活动的国际规则主要体现于联合国有关外空条约之中。美国和俄罗斯的国内航天法律中也有关于载人航天活动的零散规定。中国的《空间物体登记管理办法》适用于载人空间物体的登记,而《民用航天发射项目许可证管理暂行条例》不适用于由中国有关部门所组织实施的载人航天活动。完善中国的载人航天法律应当以履行国际条约义务为基础,先行制定有关载人航天的技术性规则,在时机成熟时制定专门的载人航天法律。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作文》2011,(3):30-31
寻水是人类发展月球探测项目以来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自2009年11月NASA实施"撞月"后,2009年12月13日,NASA负责"撞月"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安东尼·科拉普雷特宣布了令人振奋的消息:“真真切切,我们发现了水,不是一点儿,而是相当多。”——探测器在月球上击起1.6千米高的尘埃,其中含有约113.6升的水——这意味着,人类未来有可能在月球上建立宇航基地。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活动商业化之法律架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已是世界第三航天大国,但我国在航天活动商业化方面却一直滞后,这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不明确有直接关系。航天活动不可否认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与军事意义,但一个国家的航天活动要可持续、健康发展,则必须走商业化之路,使航天本身成为能够带来商业效益的产业。为促进商业化,我国航天法律应从几个方面进行架构:鼓励民间主体参与航天活动;明确私人主体航天活动的责任制度;建立航天损害赔偿责任保险;建立技术、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5.
航天保险法律制度是航天发射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航天保险法律制度有国际法和国内法两种渊源,其主要内容包括航天保险的类型、航天保险合同制度及航天保险监管制度。中国航天保险立法存在基本法缺位、航天保险定性模糊及配套法律规定不足等缺陷,故亟需完善。  相似文献   

16.
随着航天产业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深入优化航天科技人才配置,提升航天科技人才职业化水平,带动航天专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给航天科研院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航天科研院所的科研模式和人才队伍特点,提出任职资格体系构建的思路,总结体系构建的推进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天地》2012,(7):17
说起"航天人",人们很容易把飞天和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的形象画上等号。事实上目前我国航天系统已经形成60后唱主角、70后挑大梁、80后当中坚的模式,相比较而言,中国航天人比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同行平均年轻15岁左右。今年30岁的牟宇有一个听起来让人肃然起敬的头衔——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火箭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通俗地讲,就是负责火箭总体设计的二号人物。他和34岁的吕新广,在火箭设计领域挑了大梁,而参加工作才两年30岁的黄震就担任了火箭搭载的载  相似文献   

18.
月球探测发展历程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1959年到1976年,前苏联和美国发射了多种系列的月球探测器,他们采用了最早的深空探测技术和探测方式,并获得了宝贵的成果和丰富的经验,掀起了世界第一次探月高潮;1976—1994年国际上将深空探测的重点转向了火星和对空间站的研制,没有进行过任何完全成功的月球探测活动,出现了其后的相对月球探测宁静期;20世纪末,美国的"克莱门汀"号和"月球勘探者"号成功获取了月球的新发现,世界航天大国相继宣布了以月球为中心的深空探测计划,并纷纷发射月球探测器,将月球探测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根据目前"嫦娥一号"的新技术和他国的月球探测情况,对我国未来月球探测进行展望,以在今后国际月球探测活动中占据主要位置。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月24日,温家宝总理亲自批准了中国绕月探测工程(也称"嫦娥工程")项目的立项。随后,国防科工委对外宣布正式启动绕月探测工程——3年内,一颗属于中国自己的卫星"嫦娥一号"将开始绕月飞行;6年内,中国的月球车将在月球上实施软着陆;2020年之前,中国研制的机器人将把月壤样品采回地球。"嫦娥工程"令世人瞩目,与此项工程相联系的一位科学家成为了科技界关注的焦点,他便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国家天文台高级顾问、中科  相似文献   

20.
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一些国家随之做出了相关反应。文章从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中国的载人航天活动对国际关系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