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1月9日上午,人民大会堂灯光璀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当国家主席胡锦涛亲手将被称为中国“诺贝尔奖”的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颁发给徐光宪时,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相似文献   

2.
鲁礼敏 《老年人》2011,(3):24-25
2011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师吕绪院士颁发了奖励证书。获奖后,师昌绪平静地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祖国做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有一种安全最可靠,那就是让敌人知难而退。”“核弹试验赖程君,电子层中做乾坤。”这是中国核试验基地首任司令员张蕴钰将军赠给程开甲的诗句。这样的褒奖他当之无愧——作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和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创建者之一,程开甲参与主持决策了包括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两弹”结合以及地面首次空投、首次地下平洞、首次竖井试验等30多次核试验。  相似文献   

4.
张雷 《老年人》2008,(10):40-41
1976年10月前后,中国共产党在邓小平的倡导下,开始认真反思“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经过广泛深入讨论,全党同志普遍认识到:经过10年“文革”,我国的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沿,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严重缺乏,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也严重滞后,要“实现四化,振兴中华”,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显然是不可能的,必须眼睛“向外”,充分利用国际条件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以达到借鸡生蛋、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田晓虹 《社会学》2008,(4):14-16,54
“海外中国资源”拥有者以其语言、文化、社会关系网络等“相对性资源”优势,在“外资外脑”进入中国顺利开展投资经营、推行现代管理理念和先进科学技术等方面发挥了推助作用;其双重乃至多重文化背景,在中外制度碰撞和文化隔阂中,发挥了双向调适、促进理解的“润滑剂”作用;其主体与媒介的双重身份,在中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与世界各国达到互利共赢方面扮演了双向传递信息、促进资源互补的媒介角色。这一群体在实现经济一体化、文化多样化、世界协调化发展中正在作出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道家思想是中国最为重要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之一。其中它的五行说直到今天,其核心智慧,仍然为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今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充分发掘、吸收和运用五行思想的宝贵资源,对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技报国凌云志,尽在满头银发中。初见张存浩,86岁高龄的他,思路清晰快捷,话语坚定自信:“中国的科学技术还不是世界第一,我希望在有生之年继续为国家强盛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8.
强音 《职业》2013,(10):15-17
在中国普天获得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之后,为探究企业文化在推动发展中的作用,本刊记者走访了为获得这项国家最高奖项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企业——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天研究院)。  相似文献   

9.
钟可 《老年世界》2006,(13):18-19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怍用,也是科技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建议》明确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方针。这一方针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0.
《社会学》2010,(1):64-65
由上海市社会学学会主办、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承办的上海市社会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11月29日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为“走向成熟的中国社会学”。来自上海社会学界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工作者200余人与会。  相似文献   

11.
科学知识社会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这个被称为“新科学社会学”或“新知识社会学”的社会学分支学科迄今产生了丰富的理论和经验研究成果,而我国学界了解较多的还主要是其早期的工作。实际上,科学知识社会学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已经发生重要型变,由最初的“科学社会研究(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演变为“科学技术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相似文献   

12.
麻蕊  李亮  刘涛 《职业时空》2010,6(7):140-141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曾领先于世界,但16世纪之后却落后于西方。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阻碍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的因素: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缺乏形式逻辑和科学实验方法,不可能推动近代中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决定了难以形成有利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具有竞争体制的工商业;科举式的教育体制未能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保障;中国的政治制度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道生 《老年世界》2013,(13):39-39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历史学家对他的功过已做出了很公正的评价。他虽然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但他倡办的洋务运动,向外国派遣留学生,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科学技术,对推进我国工业进程起了积极作用,功不可没。人们对他的学问修养、勤俭治家、对子弟的严格教育以及处世为人的方法,更是加以肯定,并引为借鉴。毛泽东曾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相似文献   

14.
陈瑶 《女性大世界》2006,(8):146-147
“电影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电影艺术观的革命.因此.无论是观赏影式还是制作方式,未来的电影都将是不可思议的”  相似文献   

15.
余玮 《当代老年》2010,(3):26-27
2010年1月1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谷超豪院士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手中接过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大红证书。刹时,掌声雷动,久久回荡。  相似文献   

16.
《公关世界》2008,(12):7-7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生产力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上海科学生活》2003,(8):12-17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科学研究探索和发现自然界的奥秘与规律,技术发明促进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往往具有执着的求真精神和顽强的攻关能力。严谨、刻苦、忘我奉献,是媒体对科学技术专家的最通常的描述。长期以来,我国公众对科学家、技术专家普遍怀有钦佩和崇敬之感,公认这是一个精英、天才的群体,由一批高尚、纯洁的人组成。但是近年来,随着学术腐败问题的提出,院士违规事件的公开答复以及一纺织专家杀妻、有200多人为其求情“法外开恩”的案情内外报道,使人们重新关注和思考怎样公正地看待和理解科学技术专家、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的关系以及与之有关的社会规范等等问题。科学工作者首先是“人”,然后才是从事科学工作的人,他们有常人所有的一切特点,不可能十全十美,难免怪癖、坏脾气、缺点甚至错误,社会应该理解和宽容他们,为他们提供公正、客观、良好的工作和创造环境。同时,科学工作者又往往具有普通人不一定具备的特点,因此他们有独特的创造和贡献,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我们客观真实地认识科学家吗?我们理解科学家吗?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并改变着世界的今天,社会需要有人文关怀精神的科技专家,也需要具备一定科学素养的社会公众。  相似文献   

18.
今天,“绿色”成为时尚,继绿色的意识,绿色的思想、绿色的产品、绿色的文化、绿色的经济、绿色的技术之后,绿色的政治更为深刻地问世了。必须看到,全球恶化的生态环境形势已不是单纯的科学技术就可挽救的了,要靠政策、要靠政治,更要靠全社会觉悟了的生态道德文化观。不然的话,怎么拯救“濒临失衡的地球,要么毁灭”。  相似文献   

19.
《现代交际》2006,(5):6-6
GO 正方网友 CROW:汉语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没有必要提出“汉语保卫战”。我们只有学好外语才能学到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华民族才能复兴。处于现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更应该把汉语推向世界,而不应该提出“汉语保卫战”这样的问题。网友东方朔:在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时代,鼓励人们掌握一两门外语以利交流,就发出外语会吃掉母语的忧患,有点过于迂腐了,同时也太低估强大的中国母语的力量了。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何来外语伤害母语之虞?  相似文献   

20.
张建平 《职业时空》2008,4(7):140-141
200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建设创新型社会,国家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鼓励自主创新,全国人大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已明确了建立创新型社会的发展计划。转变增长方式,科技引领发展成为主旋律。然而,作为我国城乡就业最大支柱的众多中小企业发展却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本文将从考察用工难原因入手,分析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建立创新兴国的新形势下中小企业发展的课题,重新认识现阶段中小企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