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死后,在赶尸人一声"畜牲,快起来"的"咒语"下,尸体竟能神奇地"站立行走"。这近乎天方夜谭般的惊世奇俗,在湘西曾真实地存在了数百年。  相似文献   

2.
<正> “赶仗”是土家族的狩猎活动。土家族人非常喜欢并善于狩猎。每年冬春的“赶仗”,已成为他们历史的传统习惯。《永顺府志》卷一二在概括明清时代湘西土家族人民“赶仗”的情形时说:“龙山(今湖南龙山县)深林密箐,往日皆土官围场,一草一木,不许轻取。每冬狩猎,谓之‘赶仗’。先令舍把、头目等,视虎所居,率数十百人用大网环之;旋砍其草,以犬惊兽,兽奔,则以鸟铳标枪立毙之,无一脱者”。解放以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土家族聚居的靛房、坡脚等地——我的家乡,土家族人聚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小说家往往借助“外来者”的特殊身份和文化立场来表达他们对于城市与乡村、现代与传统之间多重复杂关系的审视与探究。作为徘徊于现代都市和传统湘西之间的“边际人”,沈从文创作了大量鲜明独特的“外来者”形象,如早期都市小说中的“乡下怯汉”、成熟期湘西小说中的“城市病人”和晚期湘西小说中的“掠夺者”等。藉由这些“外来者”形象,沈从文在小说中实现了都市与湘西的近距离对照与互参,在对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进行双向审视的同时,也在持续不断地探索和更新着自我在城与乡之间的身份定位。  相似文献   

4.
Lucy  Denyer英 《今日南国》2009,(4):47-47
49岁的英国人富兰克林在一家管理顾问公司上班,他每晚下班后都迫不及待地赶火车返回苏塞克斯郡乡下的家中,希望能挤点时间摆弄“园艺”。  相似文献   

5.
“分”是《尸子》政治法律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以稳定地表达特定含义,意为“职分、持定”。《尸子》认为“分”的正当性根据在于其与天道的内在一致性。圣王和圣人在厘定和倡明社会成员职分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每个人都应该谨慎地对待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使之符合自己的职分要求,同时应勇于担当自己的社会责任,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尸子》特别强调了国家治理者的守分,认为赏罚二柄是守分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当代历史上的“文学湘西”存在三种审美境界,即诗意自然的湘西、风土民俗的湘西和乱世铁血的湘西。邓宏顺长篇小说《铁血湘西》围绕土匪张玉琳“玩枪”“ 拖队伍”和中共地下党陈策搞武装建立“湘西纵队”两条线索,正面开掘“铁血湘西”的审美资源,展开了现代湘西乱世中的乱局与险象,具有鲜明的“文学地方志”特性。作品 显示出一种以历史大势为框架展开和判断乱世人生的“正史”气象,但也存在以事带人而影响人物典型化、历史味重而人文气息略有欠缺的局限。  相似文献   

7.
中国史书记载波斯“不净人”专事“弃尸于山”,文章考察了琐罗亚斯德教的丧葬史,认为“弃尸于山”反映了波斯琐罗亚斯德教的独特葬俗,且主要为祭司和下层百姓所遵循。在琐罗亚斯德教中,祭司、抬棺者、洗尸者和抬尸者均参与丧葬仪式,其中只有抬尸者才从事宗教意义上极度危险的职业,文章认为“不净人”正是此专职抬尸者(nasā-sālār)。从该教教义和礼俗来考察,“不净人”所从事的职业是为了战胜邪恶,中国史籍称之为“不净人”,乃缘于教内人与教外人,族内人与族外人由于不同立场而产生的误解。  相似文献   

8.
李有观 《社区》2008,(30):54-55
49岁的英国人富兰克林在一家管理顾问公司上班,他每晚都迫不及待地赶火车返回苏塞克斯郡乡下的家中,希望能挤点时间摆弄"园艺"。然而,富兰克林的园子里种的不是玫瑰,而是各类蔬菜,这是大约70位邻居们的“菜篮子”。他对这份“工作”乐此不疲:“这件事太鼓舞人心了。”  相似文献   

9.
大同位于山西省的北端,属于晋语大包片。在大同方言中,“赶”可以作动词和介词,但主要的用法是作介词。作动词时,没有普通话的义项多;作介词时,比普通话用法丰富而且复杂。本文讨论的内容和列举的例子主要以大同市所辖各区为主,通过对大同方言词“赶”的使用情况加以具体的描述、分析和说明,与普通话的“赶”进行比较,说明大同方言词“赶”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以其描绘的人与大地和谐的湘西世界和塑造的具有自然人性的湘西农民形象,抒写了一首传唱不衰的“乡土抒情诗”。沈从文以乡下人和现代文明的双重视野展现了神性大地之美和地之子生命的蒙昧。在强烈的毁灭性悲剧感中,沈从文的“乡土抒情诗”显现了源生于中国大地的神性之美:和谐的乡村世界与善良的地之子。因此,沈从文的“乡土抒情诗”体现一种深刻、自觉的生态意识,建构了一种中国维度、生态思想的新文学。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的乡土抒情小说是现代文学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湘西经验是沈从文独特的文学风格的关键,集中体现了其“自然人性”的核心审美理念。“湘西边地”的审美图景中有着复杂的神话构成与大量动物符号。沈从文借助神话传说与风俗描写,巧妙地运用动物原型将风俗民性与五四以来“人的发现”融合起来,整合了人的神圣属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三个维度,在文学上创造了美与善的标准,树立了“健康的自然人性”的人格典范,体现了独特的审美理想与深厚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湘黔苗民乾嘉起义以后,清王朝征湘西苗族地区实行了一套“防苗”、“安边”的政策措施,历史上统称之为“屯政”。举办“屯政”,不仅对清王朝镇压苗民反抗,恢复和加强对湘西苗族的统治起了很大作用,而且对整个湘西苗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但长期以来我们对此缺乏必要的研究,对于当年在湘西举办“屯政”的具体情况若明若暗.有的著述当涉及这一问题时,甚至概念不清,内容混淆,按照某些不确切的报导  相似文献   

13.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特立独行之士,沈从文有意识地构筑了两个鲜明对立的艺术世界──湘西世界与都市世界。通过对湘西一往情深的讴歌与赞美,捍卫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反过来又通过对都市文明的否定来巩固自己的信仰。透过这两个艺术世界,一种鲜明的“异乡人”情结凸现在我们面前。而这种“异乡人”情结的产生又是必然的,既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在湘西南八十里大南山1700多米的山麓上,有一个种植香菇而闻名的“香菇村”,它就是湖南省绥宁县黄桑坪苗族乡的潭泥村。在绥宁县,只要提起“香菇村”,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夸奖“香菇村”里的民兵营教导员杨光先和那些带领村民种植香菇致富的青年民兵们。过去,潭泥村虽然林木茂密,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大量木材被困在山上,烂在山里,是个“木在山上烂,人在屋里穷”的出了名的贫困村。  相似文献   

15.
《萧萧》是沈从文“湘西”书写的重要作品,其1930年初刊本、1936年再刊本、1957年选集本构成了一个纵向的文本脉络。《萧萧》的两次改写与沈从文的返乡经历存在着时间和逻辑上的关联。三次返乡经历是促成沈从文“湘西”形象建构流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沈从文“湘西”的文学想象,也随着他对“乡土地方”和“现代中国”的关系的认知变动而发生变化。《萧萧》的改写和版本变迁,很好地呈现和解释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16.
当“流行情报”中的时尚之物走进大街小巷时,时尚便轰轰烈烈地开始了。流行色彩、流行时装、流行发式、流行妆容……时尚的力量是巨大的,从不理会某些人的拒绝,因为钢筋水泥筑就的现代城市需要时尚。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使人紧张压抑,不甘寂寞的都市人需要叛逆,需要新奇,需要冒险,这一切都注定了“流行”必定流行。 时尚的轮回总是让人捉摸不透,令拼命赶流行的人们身心疲惫。其实,时尚之于个人并非人人都可以追赶的,它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座谈会上,有位老先生慷慨地说起一件事,有家报纸在头版登载几幅乞丐街头乞讨的照片,旁书大标题《把乞丐赶出特区》,引起了读者的反感。听完之后,议论者很多,有的认为,世界各国都不敢说能够解决乞讨问题,特区也不过发达起来十来年,根本没有能力解决。那么“赶”就是最好的办法吗?再说,把乞丐赶到哪里呢?如果特区无乞丐是靠“赶净撵光”实现的,我相信世界上没有一个文明国家敢起而仿效。还有一个问题:何以见得这些乞丐不是特区的“地产货”呢?  相似文献   

18.
大概是由于自行车是从外国传来的缘故,我家乡的人们便把这种不吃草料却能当马骑的车子,称为“洋马”。我童年时的乡村,有“洋马”的人不多,务农兼做点生意的父亲便有一辆。逢集赶会时,父亲让我坐在车梁上,他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边礼貌地喊着“请借个光,借个光……”一边蹬车前行。瞧着路旁孩子们投来的羡慕的目光,我高兴极了!当我上高小时,便在村里的打  相似文献   

19.
“神”在沈从文的文本中具有多种内涵,然而作为其思想核心范畴的“神”指的是宇宙本体和生命的终极状态。它不可分析、不可言说,是沈从文在对“美”的迷狂中借助一种特殊的认识方式获得的天人相契的启示——“无言的教训”。沈从文思想中的“神”既是对于湘西神秘文化的继承和提升,也是以湘西神巫文化铸造民族品德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20.
以饱满的热情和赞美的笔调将湖南湘西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苗族“十字”数纱艺术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并从苗族“十字”数纱艺术的历史渊源、宗教信仰、民俗风情,以及其现状与未来等四个方面揭开了湘西苗族“十字”数纱艺术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