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爱老人,让老人安度晚年,让老人生活开一心,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政府的职责,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如何对老人的关怀措施考虑全面、周到,真正用爱心、耐心、细心去体贴老人、服务老人,才是敬老爱老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尹升收养老人,始于他34岁时的那个秋天。那天,尹升到城郊看望一位朋友,回来路上,看到一个老人躺在路边,脸色腊黄,就赶紧上前把老人扶起。老人用虚弱的声音告诉尹升,他这几天腹泻,拉肚子拉得腿软,连进屋的力气都没有了。看着老人无助的神情,尹升心里酸酸的,他把老人背进屋里,让他躺在床上,给他买药做饭。此后,一连三天,尹升都过来照顾老人,老人身体康复以后,才向尹升吐露了身世——  相似文献   

3.
张鹰 《当代老年》2011,(7):31-31
有位80岁老人在公园等人下棋的时候,碰到一位画家。攀谈中画家知道老人靠下棋打发日子,就建议老人不如学绘画。老人说:“我连画笔怎么拿都不知道,怎么作画呢?”画家说:“你可以去试一试呀。”老人一想,对呀,不试怎么知道呢?这一试,老人竞与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几年以后,老人成了美国著名画家,此人就是哈里·利伯曼。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吉安市目前有失能老人3.8万人、半失能老人8.3万人,失能半失能老人除了少数依托养老机构护理外,绝大部分在家里护理。近日,笔者走访了吉安县几个失能老人家庭,切身感受了吉安市部分失能老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导刊》2009,(5):59-59
瑞士老人院的服务与护理可谓周到与细致。首先是注重老人的饮食,老人的食品一般有蔬菜、水果、奶制品、米饭、茶、咖啡、饮料等,价格比较优惠。老人餐厅也非常欢迎孩子来进餐.这样能增加老人与孩子的交往机会。老人的个人卫生也是院部的重要工作。每位老人的房间都有沐浴房。装有独特的收放自如的座椅和扶手,有自理能力的老人随时可以在房间洗浴。房间、床头、厕所、浴室都装着警报器.老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呼叫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6.
空巢老人数量越来越庞大,对空巢老人的服务也在逐渐增多,在活动时,社工用不同的理论进行实践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老人的需求。本文从优势视角出发,以YS社区"长者故事会"项目为例,通过发掘老人的优势使老人提升自信,获得自我认同;运用优势评估发现老人的改变,评估活动的服务效果,同时,探讨"优势视角"在空巢老人小组工作中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7.
马帅 《老年世界》2009,(23):29-29
一、无论老人经济条件如何、持家能力是否变化,有关家庭大事都应主动征求并尊重老人的意见。 二、不管老人是否有病,都应该经常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老人身体不适时,要主动陪伴老人去看病。  相似文献   

8.
近日,河北省民政厅出台《关于加快建立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建立高龄老人基本信息库,确定高龄老人生活补贴标准。按照《意见》,河北省的主要任务是建立高龄老人基本信息库,原则上由各级老龄工作部门负责建立高龄老人信息统计和动态管理制度,逐人建立基本信息台账,并负责发放生活补贴。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发放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加拿大,笑得最开心的是老人,穿得最漂亮、最绅士的是老人,最受社会尊敬和爱护的还是老人。 中国人自古就有“养儿防老”的观念,让子女养老送终似乎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也是老人幸福的标志。现在时代变了,国家给农民也上了养老保障,有了家底的老人,有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我们一起来看看国外老人是怎样养老的。  相似文献   

10.
一、无论老人经济条件如何、持家能力是否变化,有关家庭大事都应主动征求并尊重老人的意见。二、不管老人是否有病,都应该经常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老人身体不适时,要主动陪伴老人去看病。三、要抽出一定时间,跟老人们聊天,谈他们关心的事,多顺顺他们的心。四、家中有什么活动,如上公园、看戏、看电影,最好请老人一同前往。如果票不多,也要先让给老人去看。  相似文献   

11.
督导答疑     
老人服务中几个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 社工A问:我是一名社区老人活动中心的祉工,在工作中我和一些同工对老人服务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仍感到困惑,即:社工在老人服务中可以承担什么角色?社工对于健康老人的服务应该有怎样的基本认识?社工如何开展老人服务方案?希望督导老师能与我们分享。  相似文献   

12.
教老人做手指操、为老人唱黄梅戏、组织老人编队“飙歌”、玩游戏、吃饺子、蛋糕……10日下午,江苏省南京市建邺滨湖街道兆园社区的“独居老人俱乐部”里,欢声笑语不断。8位独居老人和俱乐部其他二十多位老人,开开心心地过了一个集体生日。  相似文献   

13.
利用南京市实地调研数据对流动老人的养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流动老人的养老状况显著低于本地老人,主要是收入水平只能满足基本生活开销;所接受的社区服务和医疗服务数量较少;以家庭生活为主,且容易感到孤单。对影响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户籍流动老人的养老状况水平显著高于农村户籍流动老人;与晚辈同住、提供照料的子女的经济状况越好,流动老人的养老状况也越好;社会保障支持有助于提高流动老人养老状况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搀扶老人时,要谨记“支撑双臂,保持平衡,移动重心”,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应采用不同的搀扶方式。如果老人肌肉力量不错,能够自主行走,可以让他抓着你的手臂,以防失去平衡(如图1),或者在旁边搀扶老人,一手扶着老人的手臂,另一手扶住老人的腰部(如图2)。如果老人肌肉力量弱、腿脚不灵便,不能自主行走,家人在搀扶时应和老人面对面站立,用自己  相似文献   

15.
正杜先生的老父亲因病离世,老人生前曾立下遗嘱,将死亡抚恤金全部留给一直照顾自己的护工。当时杜先生一家人认为老人身体状况在好转,不曾想老人会病重,所以对遗嘱的相关事宜并没有认真考虑。老人过世后,杜先生和家人为老人料理了后事,事后曾照顾老人的护工提出要求按照遗嘱继承老人的死亡抚恤金。对此事,杜先生及其家人却不认同,他们认为老人的这笔抚恤金并非遗产,他人无权继承。而护工坚持表示这是老人的个人意愿,而且有字据为证。就此事,杜先生咨询该遗嘱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16.
《当代老年》2014,(5):20-20
民政部近日宣布,批准成立慈孝特困老人救助基金会。该基金会的主要任务是救助以失独老人为主的困难老人。  相似文献   

17.
家中老人生病,晚辈想到的大多是送往医院治疗,或者看望时送来水果和补品。这当然不错,但却往往忽略了对老人精神上的抚慰。其实,老人生病后,思想苦闷,精神忧郁,心情焦虑,爱东想西想,更渴望与人沟通,在心理上显得更加依赖他人。因此,关心照料老人,不只是让老人吃点好的,也不只是保障老人看病治疗,重要的还要多多“话疗”,即多陪老人聊聊天。当然,“话疗”也不是随便说说,而要让老人消烦解闷,开心快乐。比如讲讲生活中的趣事,逗老人开心一笑;和老人一起回忆过去,让老人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减轻病痛;讲一些生病期间饮食、生活方面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老人院如同一个大社区,按老人自理状况分为七个养老区,每个区所住老人的身体状况和自理程度都是不同的。比如,颐养区、明心区老人的身体状况总体较好,活动能力强,而另一些非自理区的老人,如住院老人、痴呆老人、视障老人等,由于身体条件差,他们活动的范围和能力比较有限。  相似文献   

19.
“康智延年”小组是北京市西城区银龄老年公寓的专业社工根据院内患有脑退化症老人的具体情况而组织开展的康复性小组。其目的是通过对老人进行认知、感官、身体功能和人际互动等方面的针对性训练,尽量维护老人的生活常态,延缓老人身体机能的衰退,使老人保持身心愉快,进而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造成了失独老人的出现。失独老人不仅在家庭结构和经济能力方面面临着困难,而且在精神赡养方面也有很大的缺口,而我国目前针对失独老人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在完善制度、构建长效帮扶机制、建立互助平台、构建适合失独老人养老模式等方面做出努力,重建老人的生活,保障失独老人能够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