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福来 《理论界》2004,(3):41-42
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命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就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又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原则,认为这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式的基本原则。但是人的发展是受社会历史实践制约的,而物质生产是人类实践最基本的形态,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生产方式。人类的生活资料需要靠物质生产实践创造,人类进行物质生产、再生产的生产资料也需要由物质生产实践创造出来。马克思说:“物质生活…  相似文献   

2.
物的必然与人的自由——略论马克思的平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的理想天平上,自由显然是重于平等的,他所诉求的理想社会,恰恰是与过去所有的平等观告别,同时向人的充分自由发出呼唤;马克思认为,消灭阶级、消灭奴隶般的分工、“按需分配”是人类实现自由平等的三个前提,人的自由解放就是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历史学说的伟大意义就在于,他揭示了人类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彻底摆脱一切物的奴役和外在必然性的束缚,而向最符合人的本性的自由王国挺进。  相似文献   

3.
在暗无天日的中世纪,即教皇权力占绝对优势的专制黑暗时代,首先在德国开始了社会各阶层反对旧教会与教皇权力的反封建斗争。德国宗教改革的著名活动家和德国新教(路德教)的创始人马了·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顿时蔓延到欧洲各国。这一运动动摇了教皇势力封建专制的残暴统治,它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马克思说:“路德战胜了誓约的奴隶行为,因为他用信念的奴隶行为代替了它。”①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讲到德国宗教改革领袖路德时说:“路德不但扫清了教会这  相似文献   

4.
一、树立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的价值  观 ,破除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观开发西部乃是一个西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程度又是和每个人的发展和解放程度相一致的。按照马克思的设想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 ,“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3。而社会主义则正是马克思设计的通向每个人的解放和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这一未来理想社会的过渡形式。就这一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  相似文献   

5.
一、实现个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说过: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在《共产党宣言》中又明确指出,在未来的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历史的辩证法不断地向历史的主人昭示:发展不是绝对的进步,而是曲折的前行,是前进与代价之间的矛盾运动.恩格斯指出:“由于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所以它的全部发展都是在经常的矛盾中进行的.生产的每一进步,同时也就是被压迫阶级即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的一个退步.对一些人是好事,对另一些人必然是坏事,一个阶级的任何新的解放,必然是对另一个阶级的新的压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73页)发展往往通过付出代价的方式来运作,并通过扬弃代价的方式为自己开辟道路.马克思说:“在人类,也象动植物界一样,种族的利益总是要靠牺牲个体的利益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而且“在开始时要靠牺牲多数个人,甚至靠牺牲整个阶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第125-126页)社会发展充满了前进与倒退、文明与野蛮、进步与落后、欢乐与痛苦、自由与必然的激烈斗争和矛盾冲突.历史的事实竟是这样的悖理:社会发展造就了高度繁荣的现代文明,可是人类在享受自己的现代文明时却不得不面对它的孪生产物——自然环境恶化、社会矛盾激化、主体自身异化,并且社会愈发展,似乎主体的发展愈受阻隔和压抑,社会发展和主体发展的对抗性愈加重.也许是出于对理想社会的美好向往,人们习惯于把社会发展描  相似文献   

7.
对于生活在大陆的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没有不知道和未使用过"封建"一词的,如称秦汉至明清的两千多年社会为"封建社会",称各种落后、腐朽、反动的制度、思想、习惯乃至人物为"封建专制""封建阶级""封建帝王""封建官僚""封建军阀""封建文人""封建思想""封建意识""封建迷信""封建愚昧""封建糟粕""封建头脑""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封建习俗"……然而武汉大学冯天瑜教授在其新著《"封建"考论》一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中对此提出了质疑,他指出:"封建"本义为"封土建国""封爵建藩",古来汉字文化圈诸国如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都在此义上使用"封建"一词,并展开"封建论".  相似文献   

8.
在东方各国中,马克思最关注的是印度与中国。马克思曾经以研究印度社会而得出的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社会特征,置于“古代的、封建的”之前,作为比较原始的社会形态。我们既不能像斯大林的“五形态说”那样完全忽略亚细亚生产方式,又要看到以亚细亚生产方式套用中国古代社会所造成的缺憾: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从对于印度社会的分析得来的,鉴于中国社会与印度社会的巨大差异,很多关于印度社会的特征是不能套在中国社会之上的;然而,我们又不能忽略其中精辟深刻的理论论述。同时,我们还要提防有些西方学者借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研究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进行恶意的攻击。马克思对于印度社会的历史与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因而我们认为赛义德在《东方学》中将马克思关于印度研究的东方学视野看成是歌德等文化先辈建构出来的结果,是一种对马克思的误读,而对于马克思的准确解读,需要了解马克思在历史主义与伦理主义之间的张力。即马克思在历史主义的层面上充分肯定英国侵略者摧毁印度的充满田园牧歌情调的愚昧专制的历史进步性;而从伦理主义的角度看,马克思是永远站在被压迫阶级与被压迫民族的立场上说话的,因而赛义德站在被压迫的东方立场反...  相似文献   

9.
“真正的社会主义”形成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德国,它是代表小市民利益的一种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鼓吹超阶级的爱和人道主义,散布阶级和平的思想。在一八四八年革命前的德国,当人民的一切民主力量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日益加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愈来愈尖锐化的时侯,这种思想体系是特别有害和危险的。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在致力于把工人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的战斗过程中,同这种思想体系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反克利盖的通告》、《共产党宣言》等重要文献中,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这种思想体系的阶级本质,指明了它对革命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与哈耶克的分歧在于对社会是自然性的还是自发性的不同理解.由此,他们对在这种社会中个人是否自由的问题亦作出了不同的回答.马克思充分证明了自发性社会只是短暂、临时的过渡状态,资本主义社会不是自发性的社会,而是自然性的社会.在自然性的社会中个人不是自由的,而是被异化和扭曲地存在着.达到人的自由不是通过维护自发性实现,而是通过消除社会分工,消除私有制和阶级压迫来实现.同时马克思认为人类理性是自由宝贵的一部分,人的自由要弘扬理性,对理性进行限制要靠实践标准,除此不能避免理性的滥用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从它存在那天起,就同时存在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马克思说过:“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人与人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历史上已经经历了原始的朴素的平等互助关系、奴隶制下的血腥的奴役关系和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在人与人关系变革方面起过进步的作用。资本主义生产力打破了自然经济的桎梏,消除了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为造成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普遍性和全面性提供了可能。但是,新建立起来的资本主  相似文献   

12.
一种观念认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性的产儿 ,是现代性的拥护者和追随者。它崇尚理性、进步与逻辑判断的普遍有效性 ,力争摆脱外在社会束缚 ,实现人类事业解放的坚定信念 ,这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存在着精神气质深层的一致性。这种观点并认为 ,《共产党宣言》是一部伟大的现代主义作品 ,力图以现代理性来控制社会发展的一切运动及其形式 ,使人的理性与自由得到空前绝后的高扬。总之 ,必须把马克思置于西方大语境中才能理解马克思的现代性精神 ,而不是片面强调其独创性和伟大性 ,甚至将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对立起来。另一种观点认为 ,马克…  相似文献   

13.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共产党宣言>中的这段话,恩格斯将其作为"最能代表马克思思想的话"而刊登在了<新纪元>杂志扉页上.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则进一步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2]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极其明确地提了出来.这些都说明,在马克思主义的缔造者及继承者那里,在为共产主义最高纲领而奋斗时,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本文将通过考察<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有关内容,来看马克思是如何论述"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人为什么应该全面发展"以及"人能否做到全面发展"这三个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 众所周知,人类实践的基本形式有三种:一是处理社会与自然界关系的活动,即生产实践;二是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准备性的活动,即科学实验;三是处理社会内部人与人关系的活动,过去长期简称为“阶级斗争实践”。我认为,把人类处理社会内部人与人关系的活动简称为“阶级斗争实践”,把阶级斗争说成是人类实践的一种基本形式,是不确切的,应改为“社会交往实践”。为什么不应把人类处理社会内部人与人关系的活动概括为“阶级斗争实践”呢?因为阶级斗争不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实践活动形式,不具有普遍性。第一,阶级斗争只存在于阶级社会之中,而阶级社会只是人类社会发展长途中的一个阶段,在过去的原始社会和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都没有阶级,当然也就不存在阶级斗争;第二,在阶级社会中,虽然人们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活动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但并非一切社会关系都是阶级关系,除了阶级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于生活在大陆的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没有不知道和未使用过“封建”一词的,如称秦汉至明清的两千多年社会为“封建社会”,称各种落后、腐朽、反动的制度、思想、习惯乃至人物为“封建专制”“封建阶级”“封建帝王”“封建官僚”“封建军阀”“封建文人”“封建思想”“封建意识”“封建迷信”“封建愚昧”“封建糟粕”“封建头脑”“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封建习俗”……然而武汉大学冯天瑜教授在其新著《“封建”考论》一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中对此提出了质疑,他指出:“封建”本义为“封土建国”“封爵建藩”,古来汉字文化圈诸国如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都在此义上使用“封建”一词,并展开“封建论”。  相似文献   

16.
<正>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把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建立起来的新社会设想为“自由人联合体”。这个“自由人联合体”,即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的社会组织,包括共产主义社会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在“自由人联合体”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同时就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所以社会成员将是自由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相似文献   

17.
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似乎更多地受偶然性支配,权力、意志好象决定了一切。历史在治乱循环中演绎着,尽管朝代有所更迭,但封建专制体制的旋律却无以更辙,依旧唱着同样“一首歌”。中国封建专制体制何以存在两千多年之久?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决非是子丑寅卯几点说得清,道得明的,扑朔迷离,盘根错节,莫衷一是。我想这也是历史的魅力所在吧。但受黑格尔“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观点的启发,我认为封建专制体制  相似文献   

18.
时代的变换会给哲学带来改变,但是对马克思的哲学来说,把人的解放作为它的目标却不会改变。马克思的哲学创立于19世纪中叶,在马克思业已逝去的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恩格斯对马克思和他共同创立的学说中最关怀的就是人的解放。恩格斯于1894年1月9日写道:“马克思是当代惟一能够和伟大的佛罗伦萨人相提并论的社会主义者,但是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下列一段话外,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进…  相似文献   

19.
<正> 所有制是否存在于人类一切社会中?不,所有制只存在于阶级社会中。它同阶级一样,是一个历史范畴,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都属于全人类公有,劳动者也成了完全自由的共产主义新  相似文献   

20.
刘建新 《江汉论坛》2008,46(2):69-71
马克思是通过对市民社会的批判,揭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现实基础的.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批判洞察了市民社会的本质,从人的历史活动去探讨人的发展问题;马克思通过对以"物的依赖性"为标志的市民社会进行批判,指出要实现人的解放,必须消除人性异化的根源;资本主义社会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根本缺陷,这一缺陷的克服就是人类要从阶级社会走向无阶级的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