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赵弘毅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3):25-30
陕西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两大源头:陕源与京源。在陕源即将断流之际,京源济陕,成为陕西高等教育发展的再生之源;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诞生,曾成为中华民族危难时期,支撑和延续中国高等教育的擎天柱石;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五校分立,促进了陕西乃至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其办学传统与精神,对陕西高等教育的后续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姚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3):11-24
通过新见历史档案、报刊文献,清理和还原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母体与子体演化的历史脉络,重新反思和认识其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研究结果表明:1937年9月10日成立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母体与其子体,即国立西北五校——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国立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立西北医学院从1937年临大成立至1946年各自回迁复校,具有分而有合的紧密联系,是一个完整的研究客体。其母体与子体在大西北历时九年艰苦卓绝的办学过程,形成了人文社科、理工农医完整学科体系和教育体系,拥有505名教授和1 489名员工的师资队伍,毕业学生9 257人,五校均开始招收研究生,奠定了中国西北高等教育的基础,并为21世纪的西部大开发储备了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3.
孙冰红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4):64-67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大学享有培育民族精神的优越条件,承担着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责。大学培育民族精神具体地要以课堂教育为主,做到“四个结合,四个统一”;注重利用第二课堂,使民族精神教育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4.
李辉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Z1)
大学音乐教育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必须树立正确的音乐文化观,有效拓展音乐教育的空间。我们必须从精英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在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教育中,把审美实践与弘扬和培育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F002-F003
由七个部省级科教单位合并组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将为西部开发战略工程提供高水平的科技支撑和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大学精神与民族精神——关于中国现代大学教育改革的历史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久尧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3):112-116
大学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悠久的中国古代大学精神与汉民族精神是统一的。它随着中国现代西化大学的兴起而走向消亡。这是中国当代民族精神危机所以发生的深层历史原因,因此要复兴民族精神,首先必须彻底变革中国现代大学教育。 相似文献
7.
8.
赵巧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1999,(4)
发展西北民族高等教育,应依据根植于西北地区民族高等教育内部的特性及内在发展规律实行特色发展。因此,对西北民族高等教育的根本特性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培析和理论认识,成为其发展之必需。 相似文献
9.
张春雨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1):5-8
办学理念是一所大学经过长期探索、积淀、选择、发展而形成的对大学行为的基本认识,是一所大学行为的意识取向,也是一所大学的价值追求和内在灵魂的结合。它既是历史价值的反映,又是现实价值的体现。它要回答的是办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办大学的问题。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很难创建高水平大学。 相似文献
10.
隋朝对待西北民族的谋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凌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35-37
"远交近攻"是先秦以来中原各政权惯用的一种方略,隋朝政治家长孙晟承接这一方略,又提出"离强合弱"一策,整合成完整的政治谋略思想,将其提供给隋文帝,在瓦解突厥侵扰势力,安定西北边疆民族地区上起了极其重大的作用。本文探讨了这一策略思想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并指出其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北作为中国抗战的策源地和大后方,在抗战时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由于为了指导社会教育实践活动,西北联大也因此对社会教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形成了具有西北特色的社会教育思想,并开展了一系列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68-173
西北联大不仅秉持独特开放的办学理念,而且培育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学科专业,西北历史研究就是其中之一。西北联大时期的西北历史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效:对西北的历史文物古迹进行了考察、发掘与保护;撰写了大量高水平、开创性的学术论著;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加强关于西北历史的相关内容。西北联大对西北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弘扬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自信心;为西北历史研究特色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转向"的重要标志;客观上为国家未来西部开发建设战略的规划、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及其分立各校作为西部文化中坚,薪火传承。在学科建设上,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形成了完整的高等教育办学体系。在育人特色上,砥砺品性,通专并重,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其历史启示在于:民族精神与文化认同是西北联大取得丰硕办学成就的强大精神动力;依靠大师西部同样能办出一流水平的大学;学科积累和师资建设是大学成功的重要条件;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特色是衡量大学办学得失的重要标准。抗战时期大学教育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北联大是抗战时期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两朵奇葩之一,它应全民抗战的现实需要,踊跃宣扬抗战爱国思想,积极灌输、培养师生以军事思想、社会责任意识,并组织师生积极投身于支持抗战的宣传、民众发动、军事技能培养、战时资源准备等方面的实际行动中去。同时,它在师生的学术研究与学养提高的领域迸发出了比以往更大的热情,作出了令人惊叹的成就。它所体现出的完整的战时教育思想及实践是当时国内高等教育战时教育思想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罗玲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与国立中央大学是抗战时期国内著名的两所大学,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一页.抗战促成了联大的诞生,也成就了中大的辉煌.两校在极其艰难的历史条件下,汇集了大批学术大师和优秀学生,培养出大量杰出人才.在抗战期间,两校除共同为中华民族的生存而不懈努力外,在迁校过程、发展背景、组织形态、教育理念诸方面异多于同,各有优缺. 相似文献
16.
精神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申来津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2(3):20-23
“精神”一词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很高 ,但对于“精神”人们往往只有一些肤浅的感性认识 ,而缺乏必要的理性认识 ,要回答诸如什么是精神 ,精神的本质是什么 ,其结构怎样这样的问题都十分困难。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崔幸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2-18
抗日战争时期,历史学系作为西北联合大学和国立西北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抗战教育、人才培养、边疆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1937年至1946年,西南联大在最艰苦的岁月里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办学精神,谱写了世界高等教育史上非常光辉的一页。它的办学精神具体可以概括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兼容并包的学术自由精神、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精神、自强不息的刚毅坚卓精神和注重素质的人文教育精神。这笔宝贵的精神遗产至今仍给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