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6 毫秒
1.
张华 《炎黄世界》2011,(9):47-49
他,不是富二代,也非官二代,但在不到30岁时就累计了上千万的资产;他,不是出生在政治世家,也没有贵人的特别提携,却已蝉联三届“立法委员”;  相似文献   

2.
很多人称马军为“环保斗士”,但他显然不是很认同这个称号,“我完全不是强调对抗的人。”  相似文献   

3.
1927年,年方24岁的贝格曼从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后便进入一家研究机构,一个意外的机遇竟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到中国科考,这一来,不是一年半载,而是8年。  相似文献   

4.
生活当中,无处不是表演,人际关系融洽的人一定擅长表演。见了女孩,只要她不是很丑,就要说她越来越漂亮;见了老人,只要他不是病得很厉害,就要说他越活越年轻。别人送你礼物,虽然你不是很喜欢,但你依然要满脸笑容地道谢,并告诉对方你很喜欢这份礼物。有亲友来作客,虽然你非常忙碌和心情不好,但你依然要满脸微笑地欢迎客人。  相似文献   

5.
沧州这个城市虽说不大,但也有几十万人。在这座小城的、中老年人中,特别是中老年文人中,提起一个人的名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韩成信。韩老的出名屈指算来也就是离休后这几年的事。你要问,他是大官吗?不是。他是名角吗?也不是。他就是一位平平常常的人。那他为啥出名了?是因为他和他办的那个“夕阳红”读书会。  相似文献   

6.
吴佳宾出生于黑龙江佳木斯市,1978年参军到部队,1993年转业,少校军衔。作为军转干部,按政策,他应该回到城市,甚至由此进入仕途,但他却出人意料地选择到农村创业,成为当年全国军转干部中唯一的特例。后来人们知道,他去农村不是图名,而是真心想为老百姓办实事,在那个城乡差别明显的年代,他不仅人去了农村,户口也一并跟了去。  相似文献   

7.
赵化南 《老年人》2009,(9):45-45
大学问家于光远先生,已逾90岁高龄。他的身体不好,年龄到了生命的暮年,但他思想的创造力仍然像年轻人一样。他有两枚印章,一枚是“无时不想,无日不写”,另一枚是“服务万岁,创造万岁”,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解释说:“这不是警句,更不是格言,只是本人的习惯。人各有特点,我的特点就是思考和写作。  相似文献   

8.
《伴侣(A版)》2014,(5):42-42
豪爽并不是蛮不讲理,而是说话比较直接,不拐弯抹角。扭扭捏捏是很多男人都不喜欢的坏习惯,当你遇到自己喜欢的男人时,与其日思夜想甚至期盼他能进入你的梦境,不如开玩笑地问一句他到底喜不喜欢你。如果他以为你是在开玩笑,那便是一句玩笑话;如果他认真了,那就可以在自己的努力下收获一段良缘。如果连问都不敢问,你们在一起的机会恐怕就会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推荐陈寅恪先生为清华国学院导师.校长曹云祥说:“他是哪一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著作。”曹说:“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先生生气了,说:“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廖廖数百字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潇潇 《老人天地》2008,(2):38-39
在中国电影的一百多年历史上,孙道临并不是演技最出色的那一位,但就整个电影界演员的综合素质而言,他的成就,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凤毛麟角。他的去世对中国电影界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孙道临原名孙以亮,1921年生于北京,1938年进入当时的燕京大学哲学系就读,此后,来到上海。上  相似文献   

11.
实习生心态     
圆子 《现代妇女》2010,(5):56-56
和父辈们不同,我不是从饥荒的年代里走出来的,但也不是富贵人家的女儿,我喜欢钱,但我也不拜金。就是这样.自认为怀着一个比较平和的心态进入了婚姻,却发现.自己在金钱面前,已经困惑,已经迷惘,已经难以走出去。婚姻一片混乱.陷入金钱纠缠的漩涡,难以自拔。  相似文献   

12.
廖化的才干     
陆传英 《职业》2013,(31):27-27
从俗语“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中看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廖化缺乏才干,但在战乱年代,他后来能够官至蜀国右车骑将军,封中乡侯,却也不能说他不是人才。  相似文献   

13.
男女有别     
男人愿意付两块钱在价值一块钱且是他想要的东西上。 女人愿意付一块钱在价值两块钱但不是她想要的东西上。 女人期待结婚之后他会改变,但他不会。 男人期待结婚之后她不会改变,但她会。 女人一直担心未来的日子,一直到她找到老公。 男人从不担心未来的日子,一直到他找到老婆。男女有别  相似文献   

14.
唐雪元 《老年人》2007,(10):12-12
作为刘备的主要谋士,诸葛亮在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功在千秋。但这位孔明先生也不是完人,更不是圣人。街亭失利后,他每战必出,“亲理细事”,“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由于他行事不相信任何人,于是大大小小的阿斗们便都倚靠在他这棵大树上坐享清福,待他撒手西去后,阿斗们就无所适从了,剩下一个姜维独撑残局。最终,蜀国落到了自取灭亡的地步。  相似文献   

15.
季承 《中外书摘》2011,(4):75-76
父亲不挑食,但他可是一位美食家。他对食物有很高的鉴别和欣赏力。由于他丰富的阅历,他对世界上各个国家的食物非常熟悉,也都尝试过。不过,他最钟情的不是西式大餐,不是印度的咖喱手抓饭,也不是日本的寿司,更不是北非阿拉伯风味的埃及饭。  相似文献   

16.
高中时,他不满老师管教并多次和老师发生冲突,也曾不学无术而被称为混世魔王。性格叛逆的他高中没有毕业就选择辍学。19岁那年,他进入父亲的工厂担任总经理一职。但他念书甚少且缺乏管理经验,始终没法看懂损益表。那天,他刚到财务室门口就听到有人小声议论说:全靠他父亲,  相似文献   

17.
(自述者:三人行之情人,艾小妮,26岁) 和他在一起已经三年了,但我的心里一直感到很不快乐。他给我买了很多的东西,在物质上总是尽量满足我的要求,可这不是我最终想要的。我爱他,就是希望能和他永远地在一起。但经常的情况是,我们亲热完后,不管有多晚,他都一定穿好衣服,回到他的老婆身边去,那时我才感到自己只不过是他的秘密情人,他的未来里没有我的身影。  相似文献   

18.
作为商人,陈光标无疑是成功的典范,但陈光标真正引起人们关注的,并不是那些颇具传奇色彩的创业经历,而是他常年坚持的“慈善”之路。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夏津县有个叫宋云庆的老人,他不是记者也不是编辑,但却是一个有着25年办报经历的“老报人”了,这话怎么说呢?原来,他自办了一份《家庭通讯》报,到2005年中秋,这份报纸已经满25岁了。一份家庭报竟然办了25年,出报近300期,报纸内容是什么?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20.
《女性天地》2010,(9):49-49
问:我已经28岁了,最近频走桃花运。亲戚先后给我介绍了两个男人,感觉都还好,前者是多金男,他说对我特有感觉,每天开着保时捷接送我上下班,每个节日都是鲜花开道,让我赚足了同事的羡慕眼光。他对我够关心,也有办事能力,什么困难都能迎刃而解。唯一纠结的是,他还和别的女人有联系,好像还不止一两个,虽然不是恋人关系,但也不是一般的男女关系,有点暖昧,我感到他并没有把全部心思放到我这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