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博作为新媒体时代的重要平台,具有群聚性、简易性、即时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为广大青年人所喜爱。将微博作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和新载体,使其成为党建信息传播平台、党员思想交流平台、支部资料展示平台和支部文化建设平台,这对于高校党务工作者占领大学生网络党建阵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家长参与不足的缺失,为家长提供一个监督、参与学生培养过程的平台势在必行。构建家校互动网络育人平台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要和重要途径。西南科技大学充分利用学校网络优势,搭建网络化育人平台,自主开发了"家校互动网络育人平台",以网络沟通方式促进学校、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交流,优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效果。  相似文献   

3.
网络媒介是舆情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高校校园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学生使用互联网也更加便捷。网络成为大学生参与公共舆论、影响社会生活的重要平台。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得大学生网络舆情具有不同于与其他群体网络舆情的特点,给高校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舆情管控机制,对于推进高校管理,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在高校中的不断普及,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微博的重要性和作用,掌握青年学生使用微博的心理动机和规律,科学掌握微博的特点和规律性,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提高工作的有效性,抢占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制高点,开创新媒体下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力求建设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平台,使微博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和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5.
高校网络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流平台,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因此,了解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加强对他们的媒介素养教育,充分发挥论坛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信息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网络共意动员在净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话语权及积极应对高校网络危机事件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要充分利用当前新媒体技术、网络社区平台,发挥网络共意动员的主动性及主体性,引导大学生网民自觉遵守网络话语规范。搭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建设网络思政教育队伍、培养学生网络意见领袖、设置共意动员话题和建立制度保障体系等是网络共意动员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自由性,日益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冲击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创新网络时代思政教育方式,以网络媒介为载体,建设强有力的网络思政队伍,建立网络舆情危机干预机制,建立开放包容互动的学生信息交流平台,提升网络文化建设品位,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需要,开拓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某省113所高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本科院校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设明显好于其他类高校;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主要提供普及心理知识、实施心理普查、开展心理测验和提供邮箱咨询等服务;三分之一在校园网主页有独立接口,三分之二由学生管理部门管理维护,近半数和校外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实现资源共享;少数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存在服务功能单一、信息资源匮乏等问题。高校应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互动交流平台建设,构建科学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测评系统。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关注网络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在此背景下,高校借助网络与学生建立沟通平台,进行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应运而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发展,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显著,但不可否认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本文以广西大学雨无声网站为例,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发展、功能,探讨其正面临的困难,并努力寻求其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网络成瘾已成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同一性危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三种观点为青少年网瘾成因提供了分析的依据。调查表明,在亲子关系中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网络成瘾也具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应加强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引导,重视改善家庭中亲子关系的作用,积极为学生创造满足成功愿望的机会,从而有效地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前各高校不仅学生社团数量众多,而且有许多大学生加入到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学生社团.研究以社团活动为辅助,通过发展大学生兴趣爱好、丰富大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扩展大学生社会阅历,进而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写作平台,最终达到培养提高大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无疑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高校需要迅速转变教育观念,开拓新的学生工作方式和渠道。辅导员博客因其具有改变交流方式、增强师生情感、促进资源共享、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性等优势成为当前高校辅导员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工作的新载体。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利用辅导员博客的优势建立三位一体的博客管理模式,班级信息管理机制和进行后台管理的方法可以不断提高管理效率,优化管理机制。这不仅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高效的信息传播手段,而且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或伤人事件的数量逐年上升,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话题在社会上逐步被重视。社交网络的普及,使其在生命教育中的应用有了现实意义。运用社交网络构建生命教育交流平台,充分发挥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建立健全社交网络平台的管理机制,可以更好地实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网络媒体的高效性、互动性、广泛性等特点使其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分享生活的主要平台.也成为高校辅导员提高工作绩效的一个良好平台。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具有效率高、师生互动交流更加深入、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实现个体和群体沟通有效结合的特点。但实际工作中存在辅导员网络使用技能薄弱、定位弱化,网络平台使用动力不足、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为提高辅导员工作绩效,提出以下建议:学校支持、引导、激励辅导员利用网络平台,搭建网络平台、构筑完善的信息沟通交流新阵地;加强网络技术培训,提高辅导员信息素养;转变观念,构建辅导员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形式,正从一个微平台迅速变成大众传媒平台。由于微博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基于微博传播的网络舆情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公众从信息获得转向互动参与,网络舆情对公共事务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日渐深入。大学生是微博的主体,微博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平等交流和彰显个性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成为不良情绪和非理性表达的放大器。因此,高校要积极应对,做好微博时代的稳定工作:要理性面对,建立高校官方微博;认真维护,用好高校官方微博;积极引导,培养高校"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16.
高校媒体管理人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特殊地位,其优势的发挥可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利用媒体平台引导舆论传播正能量,通过日常的采编实践渗透文明行为教育,利用新媒体互动平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在校园文化建构中发挥潜在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网络经济表现出各种形式,并带动着经济的发展,开网店等网络创业形式正逐渐被大学生所追捧。网络创业为缺乏资金、经验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进行实践、积累经验的学习平台。此外,网络创业的主动性也满足了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创新的心理需求。但同时,网络创业也带来了创业与学业间的矛盾以及其他各种影响,这些都需要学生、高校、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协调,以使大学生网络创业能够科学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生态系统观的角度看,高校处于一个由外部生态系统和内部生态系统组成的生态环境中。高校外部生态系统由企业、政府、社会组成,高校内部生态系统由教师、学生、管理部门组成。高校通过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可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手机功能不断拓展,手机媒体成为发展最迅猛的新媒体。手机媒体独特的运行机制提升了大学生的自主性,助推他们理性批判能力发展,其所承载的良莠不齐的信息为大学生营造了一个更加复杂的环境,这些都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度,使既有的教育方式收效甚微。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隐藏教育目的、鼓励学生参与、尊重学生地位等举措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手机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补充。在手机媒体境遇中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发挥"微媒体"的教育功能、整合线上线下学习平台、提升校园网络文化吸引力,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转变思想观念、提升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20.
高校网络德育有效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在这里 ,高校与其他社会组织越来越失去边界。高校大学生是活的社会个体 ,不可能孤立于网络社会之外 ,必然会受到网络大环境的熏染。为此 ,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 ,我们应充分利用有效网络信息 ,规避不良信息的误导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促进学生全面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