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双关语的翻译策略探讨译者的儿童文学翻译观,我们发现大部分译者采取的是舍弃双关语的翻译策略,反映出译者在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等认识方面的局限性和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翻译观.儿童文学的译者应该解放自己的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在充分把握目标读者特点的基础之上,尊重并信任儿童,以译作与儿童建立起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儿童本位的翻译. 相似文献
2.
潘华方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9,(8):70-71
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框架,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儿童文学的语言风格,通过对《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两个译本差异的研究,分析目的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4.
现象学是研究意义意向与意义现实之间的关系,彻底打破传统哲学关于主客对立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儿童文学及其翻译有不同于成人文学的特点和要求,现象学的意向性原则为儿童文学翻译提供了理论指导.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应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 相似文献
5.
戎林海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5):5-10
文章从翻译的目的与作用,翻译的标准和翻译的途径与方法等几个方面简要地论述了赵元任先生的翻译观,认为其翻译思想属于语言学派,既带有明显的现代语言学的特征,又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翻译思想. 相似文献
6.
张蕾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3):46-48
儿童文学的翻译首先是针对儿童的,译者面临着既保持儿童童趣又要把它传递给另一文化的儿童读者的挑战。儿童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不可避免地包含有文化因素,译者应从文化翻译观的视角来鉴赏和体会原作,与原作"文化对话",充分认识到两种文化的差异,寻求最佳翻译策略,以求最大限度地向目标语儿童传递源语文化。 相似文献
7.
8.
赵国春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3):127-129
翻译研究派学者勒弗威尔认为翻译是一种改写。译者在翻译时从意识形态和诗学两方面对原作进行改造,以符合译入语的社会需要。以此为理论视角,研究晚清到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状况,分析当时社会意识形态及诗学对儿童文学翻译选材、翻译方法及语言表达的影响。两个不同的时代造就了儿童文学翻译的不同面貌,不同的儿童观和文学范式给儿童文学翻译带来深刻的影响,这样的儿童文学翻译也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或文学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说明儿童文学翻译作为一种功利性的行为,似乎总是并且应该保持着动态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赵娟丽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儿童文学翻译标准是文学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衡量儿童文学翻译作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但是较之于市场上儿童文学作品的数量和种类,对儿童文学作品的衡量标准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以佐哈尔·沙维特提出的翻译儿童文学作品的两条原则为指导,在此基础上阐发、细化、构建出更加具体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儿童文学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10.
赵娟丽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83-86
儿童文学翻译标准是文学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衡量儿童文学翻译作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但是较之于市场上儿童文学作品的数量和种类,对儿童文学作品的衡量标准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以佐哈尔·沙维特提出的翻译儿童文学作品的两条原则为指导,在此基础上阐发、细化、构建出更加具体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儿童文学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11.
风格对等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提出了"动态对等"或"功能对等"的翻译理论,大大促进了翻译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著名儿童文学小说《哈克贝里?费以恩历险记》中译本,探索儿童文学翻译如何实现功能对等。为了说明翻译中的对等,本文从"意思对等"和"风格对等"两方面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李杰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5):88-90
翻译中的"可译性"既有绝对性,也有相对性,只是绝对性不断扩大,相对性日渐萎缩。双语转换中的困难主要有语言美的不可译、某些修辞手段的不可译以及语外之意的不可译等,对此,可通过解释性翻译、零翻译、变译、创造性翻译等方法解决。 相似文献
13.
彭婧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9(3):153-156
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在欧美家喻户晓,尤以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最为成功,其译作在中国也广受好评,这与其译者是紧密相关的。以彻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译者在其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典型的策略进行分析,找寻其所遵循的翻译规范来探讨儿童文学的翻译。 相似文献
14.
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谈影视翻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颜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3):81-84
运用文化翻译观的理论,从影视翻译的特点和原则出发,对影视翻译过程中应侧重的几个方面:如片名的翻译,语言的提炼,文化因素的处理等问题进行探讨。指出译者应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努力实现译文文本与原文文本的文化功能等值。还指出译语文化是决定翻译的因素,成功译文应以译语读者为中心,注意信息传递的效果,即读者的接受性。译语观众与原语观众心理接受反应和谐一致,是影视翻译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15.
从鸦片战争以后到五四运动以前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产生的萌芽期,其中翻译文学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林纾一生翻译的一百多部文学作品中,有十四部是儿童文学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萌芽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不过,林纾当时所处的历史时代和社会文化背景,决定了其与现在不同的儿童观、翻译观和文学观. 相似文献
16.
周政权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4)
赵元任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家。作为一位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赵先生并不排斥意义,赵先生笔下的意义大致涉及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语用意义。他十分关注形式与意义的关系,深入讨论了形式与意义的不对称关系以及意义在使用中表现出的动态性。这种意义观对翻译实践和理论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燕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97-99
作为意象主义诗歌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埃兹拉·庞德在进行诗歌翻译时注重的是"意象"的传达,运用创意翻译法,竭力传译原作之美。虽然翻译界对这种创造性翻译看法不一,但不可否认庞德为西方翻译理论界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文章通过对其译作《玉阶怨》的分析,进一步探析庞德的翻译观。 相似文献
18.
贾丽梅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74-178
运用关联翻译理论,比较了儿童文学作品《夏洛的网》的两个汉译本,探索了翻译理论对儿童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关联翻译理论带给儿童文学翻译很多启示。首先,译者需要寻求最佳关联性,生成符合译语规范的、通顺的译文;其次,要考虑译语读者与原语读者认知环境不同,进行创造性叛逆;最后,译者需要忠实传递作者的意图,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一样多的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从洪堡特的语言观看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可译性与否受到包括语言、心理、文化以及翻译方法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里我们仅从语言的层面来探讨翻译的可译性问题。本文在分析洪堡特语言观的基础上阐述了翻译中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的关系问题。分析洪堡特的观点使我们对语言本身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可译性(或不可译性)这一翻译观的理解。于是在把对语言的认识与对翻译观(可译或不可译的观点)的理解相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与例证,本文得出结论———没有绝对的可译性或是不可译性,也不能片面地认为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事实上,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两者。 相似文献
20.
李艳霞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2):90-92
文章从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角度来研究鲁迅和梁实秋翻译观的异同,从他们的翻译目的来探讨这些不同点和相同点产生的原因,打破了传统观点中两人谁对谁错、谁好谁坏的判断和过去由于阶级原因而对两人的翻译评价呈一面倒的状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