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文本分析法,以公元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台湾三件重大政治危机事件为研究对象,以"关键词"检索该期限内联合报系的"联合知识库"所有与三次危机相关的新媒体报导进行了阅读分析,结果表明:新媒体对政治危机事件确实具备较大的话语空间,以及"自下而上"的动员功效,但是民众三次使用新媒体的目的与所透露的意义,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末的苏东剧变作为结束一个特定历史时代的世界性事件而倍受关注 ,无疑对这一剧变的突破口———波兰的研究和反思对明智地把握社会主义的命运并从中吸取教训具有特殊意义。本文从波兰的制度模式、民族特性和执政党的思想复杂性等方面分析了剧变从波兰开始的原因。作者认为 ,被动接受苏联模式并由此陷入的经济困境是波兰剧变的直接原因。传统的反俄心理、与西方接近的宗教文化以及极端民主的政治文化是波兰首先发生剧变的内在根源。执政党受到民主社会主义民潮和宗教有神论的感染及其异化是加速波兰剧变的关键因素。最后 ,作者强调 :波兰社会主义的脆弱性与其说是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危机 ,不如说是反映了马克思主义者的危机。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年代中叶相继发生的波兰、匈牙利危机,极大地震动了社会主义阵营.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老大哥在处理社会主义国家和兄弟党关系时,不能摆脱旧的思维与模式,干预兄弟党事务甚至他国内政,导致矛盾复杂和升级.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密切关注和真诚帮助下,苏共领导人适时调整了应对策略和措施,最终使危机得到了缓解.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做法给以后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和政府如何处理党际、国际关系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1956年“波兹南事件”之后,波兰开始探索“通向社会主义的波兰道路”。从那时起,波兰先后进行了四次重大社会改革,前三次都是围绕经济体制这个中心展开的,第四次兼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两方面内容。在三十多年的实践中,波兰的改革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总结和研究它,对当前社会主义的改革事业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5.
乌克兰政治危机的爆发源于其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因素.历史上遗留的东、西方隔阂不仅是乌克兰政治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也对其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为大国插手其内部事务提供了契机.危机的不断扩大是历史文化、地缘政治、大国博弈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危机不仅给乌克兰国内,而且给世界带来了新问题、新挑战,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正逐步显现出来.乌克兰危机的最终解决,取决于多方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汉娜·阿伦特从政治哲学的角度考察教育,指出教育危机的实质是政治危机,它与共同责任和政治行动有关;教育者需要采取负责任的行动,肩负起引导新人进入共同世界的责任.阿伦特的政治与教育观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政治在教育中不可或缺,重视行动的政治观才能真正造就公民文化和具有公共理性的公民.  相似文献   

7.
波兰历史上的三次被瓜分,沙皇俄国要承担主要责任。1940年发生的卡廷惨案一直是历史疑案。史实证实,这一惨案是苏联政府所为,共屠杀了21857万名波兰军官。  相似文献   

8.
科技革命与人——自然的伦理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已经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这三次科技革命,一次比一次突显了人在人与自然伦理关系中的主体性,同时也强化了自然的社会-历史性.当代人与自然这一伦理关系之所以被人们所意识,是由于人们面对了一次次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危机、能源危机等.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单向度、非协同发展的模式,实现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多向度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三次危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和波匈事件的发生,促使我们党开始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成为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思想源泉。“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危机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重要契机。“苏、东”剧变和“八九”风波所造成的危机,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亚当·密茨凯维奇是十九世纪波兰民族解放运动的英勇战士和卓越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人.波兰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较高的文化.沙皇俄国为了实现其扩张领土的野心,不断发动侵略波兰的战争,在1772年、1796年和1795年与普鲁士、奥地利三次瓜分波兰,它先后吞并了原属波兰的西乌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实践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为周恩来民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周恩来民生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保障人民基本生存需要;消灭失业半失业,合理分配工作;提高人民生活待遇,改革工资制度;发展基础教育事业,开展城乡扫盲运动;发展人民卫生与防疫事业。周恩来民生思想立足中国国情,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显著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坚持统筹兼顾,缩小民生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实现了政府、人民在民生建设方面的有效互动;积累了民生建设的丰富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庄子取法于自然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山水田园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陶渊明就直接继承并发展了庄子的某些美学思想:其诗在审美对象上,直接取象于大自然;在审美心态上,取法于庄子"心斋""坐忘"的体道观,追求纯粹的心灵上的遨游;在美学风格上,承续了庄子法天贵真、明白纯净的素朴之美,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诗风。  相似文献   

17.
德莱塞在代表作《嘉莉妹妹》中成功塑造了赫斯特伍德这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人物角色,他受益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并享受着富足与安逸.然而人的本质在于自由.马克思曾指出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决定自由的程度.随着富足的生活渐渐趋于平淡,精神的自由慢慢使灵魂安于懈怠,主体在实现自由时依旧要受到社会关系、理性和道德的约束.赫斯特伍德在基本实现了自己的全面发展且创造了更多的物质财富、获得了相对较多自由的条件下,依旧尝到了放纵自由的后果.  相似文献   

18.
《拉帕西尼的女儿》是霍桑久负盛名的一篇小说.“逃逸法”是基于德勒兹哲学概念“逃逸线”的文学批评方法,包括块茎、辖域化、脸面性和无器官身体.根据德勒兹哲学视阈下的逃逸法解读可以看出,以当时医药实验领域无序失控的竞争为基础的块茎引发了消极的解辖域化.随之,以经济利益驱动为特征的脸面性机器的作用形成了以顺应疗法和对抗疗法为标志的两个利益集团——两张“脸”.它们之间竞争的加剧使核心脸员成为恶化的无器官身体,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2008年金融危机重创全球经济,美联储主动实行美元量化宽松政策以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2014年1月美联储开始削减资产购买规模,标志着持续5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正式步入退出阶段。2014年10月美联储结束了为期6年的量化宽松政策(QE)。虽然美元名义上退出了量化宽松政策,但是为了维持其国际化地位而事实上采取调整货币流动性规模的政策是不可避免的。同时,美元作为一种国际信用货币,其流动性规模的调整不仅影响本国经济,更在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变动、人民币汇率波动、国际贸易规模变动和热钱流向与规模等方面影响中国经济。这要求中国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对热钱的管理、管理通货膨胀和适度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等方面做出应对。  相似文献   

20.
莫泽斯·赫斯作为马克思哲学革命思想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在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哲学与经济学的成功结合和推进哲学话语向政治经济学话语的内在置换的关键性人物.而费尔巴哈作为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来源之一,其对马克思理论形成的影响是理论界公认的.这三者的思想关系并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呈现出一种非常复杂的状态,是一种异中有同,同中存异,批判、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赫斯在对费尔巴哈思想批判、继承与发展的同时对马克思早期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起到了二者之间的桥梁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