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相关认知隐喻理论对比分析语料的结果显示,英汉语言中都存在"荣誉/尊严/尊重是脸"等概念隐喻,体现了两民族人们对人体部位概念隐喻的认知共性,但生活在两种文化背景中的认知主体因地理位置、社会习俗、价值观等差别在建构和解读同一隐喻时侧重点有不同,在相同侧重点上关注程度也有异。加强英汉语人体部位概念隐喻及其衍生隐喻认知的文化对比研究将对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隐喻认知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2.
以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理论为基础,对英汉语的情感隐喻进行对比分析,着重探讨英汉语在“喜、怒、哀、惧”的概念隐喻表达上的异同,并从认知和文化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研究表明英汉语中共通的概念隐喻都源于身体体验,而英汉概念隐喻存在的差异性,主要是由于文化根源的差异性造成的,并从地理位置、文化价值、哲学观和医学观等方面对这些差异作出了阐释,提出促进跨文化隐喻理解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喜悦”作为一种抽象情感,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上的隐喻来表达的;英汉童话中丰富的“喜悦”情感隐喻不仅为儿童理解“喜悦”情感提供了桥梁,更对其隐喻认知能力的发展抛砖引玉。本文以英汉童话中的“喜悦”情感隐喻为研究对象,从人类的认知方式概念隐喻角度入手,对英汉童话中的“喜悦”情感隐喻的异同点及原因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喜悦”情感隐喻在童话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英、汉语"喜悦"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与人的思维和认知发展密切相关.英、汉语情感概念"喜悦"都具有"喜悦是向上的"、"喜悦是光"、"喜悦是甜的物质"、"喜悦是容器中的流体"等四个隐喻框架,可见不同文化中概念隐喻存在普遍性,同时各民族认知存在共性.  相似文献   

5.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跨域映射”,“隐喻性语言是概念隐喻的表层体现”。汉语成语作为隐喻性语言,应该也是概念隐喻的表层体现。有人认为成语的意义是随机的,而Lakoff认为成语的意义并非任意的而是有理据的。笔者在研究中发现用汉语语料验证概念隐喻的文章很少,汉语成语的研究大都关注跨文化的相似与区别。本文从概念隐喻的角度阐明分析某些汉语成语意义与概念隐喻的关系,部分成语是有理据的,其意义是由普遍存在的并具有文化特异性的概念隐喻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英语和汉语中关于隐指“愤怒”词语的概念隐喻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也有许多不同之处。通过大量的英、汉语中隐指“愤怒”词语常见概念隐喻的实证研究,并简要分析比较他们的并同,从而得出结论:英、汉隐指“喷怒”词语的共同的概念隐喻是由人类共同的生理特征和感情体验决定的,不同之处是由文化差异所导致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共性,了解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英汉语中“悲伤”概念隐喻的异同做了系统的对比分析,并尝试在此基础上对其异同进行认知解读。由于人类具有相同的生理基础和认知体验.英汉语中“悲伤”情感概念的隐喻表达方式有很多相同之处;而由于受到不同的文化模式的影响.荚汉语言中的情感隐喻的认知构建又体现出个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情感隐喻概念是指与人的情感--喜怒哀乐相关的隐喻概念.通过使用英汉语表达中的具体实例,阐述了悲伤情感在英汉语表达中的共同的概念隐喻,解释了悲伤情感在英汉语表达中的不同的概念隐鲁喻.对悲伤情感隐喻的解读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情感隐喻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从认知语义的角度以概念隐喻理论中的实体隐喻为理论参照,对比分析“花”在汉语中,古今隐喻意义的变化及“花”在现代英、汉语中隐喻意义的异同,笔者发现现代汉语中“花”的隐喻词项大大增加了,一些隐喻词词义发生了改变,“花”作为始源域的映射范围越来越广。英、汉民族在认知上义词“花”上有相同点,在感知其下义词上有很大的差异,这与各民族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传统有关。  相似文献   

10.
英汉语中“足”有13个隐喻投射,通过这些概念隐喻大致构筑了英汉语中4类抽象范畴域:智力与能力、情感与态度、社会地位与人事关系以及程度。其中,英汉语中共有和差异隐喻投射域分别约为9个和2个。反映了两个民族在思维层面上的共性与个性。同时,“以身喻心”说上位概念隐喻具有跨语言性质。  相似文献   

11.
英、汉语言中“光”概念隐喻性延伸的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深入考究了英、汉语料中以“光”概念作为源语域的隐喻概念的具体表达及其映射方式,剖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光”概念的隐喻延伸和范畴化过程。发现英、汉两种文化中“光”所隐喻映射的概念范畴是相似的,而这种相似性是基于人类对光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对光的普遍经验与人类普遍的认知及形成概念的能力相结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比分析英、汉颜色词"黑"和"白"的概念隐喻。研究结果表明,"黑"的概念隐喻在英、汉语中的分布大同小异,相比之下,汉语中"黑"的隐喻更丰富,投射范围更广;英、汉语中"白"的隐喻投射相差甚远,英语中"白"的隐喻多是正面、积极的,但在汉语中其隐喻义多是消极的。反映了英、汉两族人民使用"黑"与"白"认识世界的同一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认知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所提出的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的观点为基点,简要陈述了传统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在隐喻研究上的分歧,介绍了认知语言学家关于隐喻研究的基本观点以及关于概念隐喻的三大分类。在此基础上,文章从空间隐喻概念入手,从数量域隐喻、时间域隐喻、社会地位域隐喻以及状态域隐喻4个方面,对英汉语料进行对比分析,对英汉语中"上、下"空间概念在非空间范畴隐喻拓展中的对称性进行了考证,进而从语言特点、认知模式等方面探讨影响英汉语空间隐喻相似性和不对称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比分析了概念隐喻HONOR IS FACE在中西方文化中的映射结构,并从文化角度对“脸”的认知方式和隐喻化功能进行解读,可以说明隐喻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机制具有系统的普遍性和文化的调节性。因此,对概念隐喻的跨文化研究不仅有助于跨文化交际,而且对外语学习与研究也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事件结构隐喻是莱考夫(Lakoff)所提出的最基本的概念隐喻之一。论文从事件结构隐喻的角度分析了英汉语言中关于“生命”的概念隐喻,并将其细化为三类,即:位置版本、物体版本以及二者的结合。文章选取了关于“生命”的概念隐喻在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和《红楼梦》中的语言体现,比较分析了这些概念隐喻对英汉语言中关于“生命”的常规隐喻性语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事件结构隐喻的角度对英汉常规语言中关于“生命”的概念隐喻的分类解释是切实可行的。此外,运用类似的分类对创新隐喻进行阐释也是值得期待的。   相似文献   

16.
体验哲学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认为人类概念的形成依靠人的身体和心智的体验,依靠人与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强调意义源自人的身体体验。文章在收集和归纳英汉语“下(DOWN)”的空间隐喻基础上,尝试探索“下(DOWN)”的空间隐喻在英汉语中的认知模式和分布格局,挖掘其内在的体验哲学根基,剖析“下(DOWN)”的空间隐喻背后深刻的体验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语言学研究中,隐喻和转喻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方式,是对常规语言的一种变异。本文主要利用认知语言学的一些理论,通过描写和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汉语“脑”词群为例,对认知语言学的热点人体隐喻进行研究。在结合语料库和词典的基础上,对汉语“脑”词群的隐喻化认知方式进行深入分析,寻求词语构成的理据性,同时也希望此研究可以对对外汉语教学、翻译学、词汇教学及跨文化交际等方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罗竹风的《汉语大词典》中的抽样语料较为完整地展现出汉语方位语素“东”的历时词汇演变.将汉语方位概念演变背后所隐含的汉语概念隐喻与METALUDE英语隐喻语料库中的基本类比进行比较互证后,可见英汉语方位词的历时语义拓展都建立在合理的基于人类共同身体体验的认知基础上,然而汉语的方位认知有比较鲜明的空间和时间的统一观.现代汉语摈弃了许多古汉语中带有唯心主义色彩的认知拓展,并且出现了基于中西方广泛认同的范畴概念带来的语义拓展,这也显示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和融合对人们认知世界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英汉语言中隐喻的认知与异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对英汉语言中隐喻异同的认知以及英汉语言中隐喻的互相采用的现象.人类基本相同的生理结构使他们对外部世界的反映产生了许多相同的印象和概念,但不同的地理、人文环境又使他们对外部世界的反映产生不同的印象和概念.这些都充分体现在英汉语言的隐喻之中.英汉隐喻中的异同现象是十分普遍的,体现在有关人体、动物、植物、颜色及其他物质方面的词语以及委婉语和成语中.指出了研究英汉语言中隐喻异同现象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英汉情态隐喻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英汉语情态隐喻系统中的主观型情态隐喻、明确型情态隐喻、明确客观型情态隐喻,隐喻的附加疑问句、隐喻的表达形式、情态级别、否定转移、情态成分的多义性及情态隐喻的系统性空缺几方面进行的对比研究,发现英、汉语在情态隐喻的上述几个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有相当的差异性,这些异同为汉语语气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