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大学生的良好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而通识教育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近年来,国内高校积极探索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但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受到很大制约.论文通过调研"电力高校联盟"中8所电力特色类高校通识课程体系的设置情况,剖析总结了其在通识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共性与不足,并对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通识课程的建设及有效管理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通识教育实践与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还有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有四个主要因素制约着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的有效实施。其一,对科研的过分导向和对教学学术性的认识模糊,直接影响着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其二,教育功利主义抑制了通识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生长空间;其三,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定位不清,限制了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其四,专门管理机构和制度化保障的缺乏,制约着通识课程的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我国对高校通识教育的探讨始于20世纪末,通识教育以其自身对于价值教育、“全人”教育、民族文化教育的强调,较好地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国高校均初步建立了通识教育体系.通过对中美高校通识教育资料的梳理与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通识教育的概念,厘清中美高校通识教育的具体实践及效果,探索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可行模式.  相似文献   

4.
由于对通识教育理念认识的差异,大陆高校的通识教育模式也各不相同。对目前大陆高校通识教育的模式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大陆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逐渐被我国大陆教育界所接受和认同,并在一些高校开始实践。但由于不少高校对通识教育的本质和内涵缺乏深入的认识,导致了理论上和实践中的一些误区。通识教育不等同于人文教育,也不等同于泛泛的知识教育,它的实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公民。高校实施通识教育有它的必要性,加强通识教育有它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6.
台湾地区高校的通识教育起步较早,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独具特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通识教育体系。本文以台湾省国立中央大学为例,对通识教育课程模式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与分析,并概括总结了该校通识教育的特点。最后,论述了台湾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对当前大陆通识教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识教育课程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并未能受到足够重视。民国时期的无锡国专可以为通识教育提供很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无锡国专在学生培养、课程设置上都贯穿着通识教育的思想,通过考察无锡国专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来为今天陷入窘境的通识教育拨开迷雾。通识教育教学改革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课程改革,把课程建设与通识教育目标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论美国高校通识教育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源起及其发展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教育理念和实践充分体现了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当今我国许多高校也在实施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的视野下,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教育外在化的缺失即重视“何以为生”而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教育。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教育存在着谋生手段为“有限目的”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无限目的”的矛盾。本文从这一背景出发,对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本质、特征及其通识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及功能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已经在高校开展了一段时间,随后各高校也对通识教育展开了一系列评估活动。但大多是通过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数量、结构、内容的评价来判断通识教育乃至文化素质教育的效果,掩盖了学生在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切身体验和实际发展,因此在通识教育质量评估中出现了"主体缺失"现象。"瓦贝希全美通识教育调查("WNSLAE)是2005年以来在美国影响力迅速提升的调查项目,对美国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其运作机制和研究成果对我国建立通识教育质量评估过程性指标具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美国、加拿大两国高校在学术评价和通识教育方面最新情况的考察,对美加两国高校在学术评价和通识教育方面的具体做法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美加两国学术评价和通识教育对中国学术评价与通识教育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1.
赫钦斯(Robert Maynard Hutchins,1899-1977),20世纪中叶美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和思想家,他在教育实践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思想。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孕育永恒人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塑造高校人文精神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自20世纪40年代引入我国至今,它的意义和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通识课程是实施通识教育最为直接、最为有效、最为稳定的载体和中介。因此,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行之有效的课程组织和教学方式,是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有效推进通识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通识教育理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是近年来中国教育界的热点问题。尽管有关通识教育理念方面的论述较多,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文章将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创新教育、职业教育、全球化趋势等范畴进行比较和分析,较清晰地厘定了通识教育理念,有助于深化通识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4.
国际通识教育课程项目是由教育部下属留学服务中心审批,在通识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培养人才的国际化办学项目。三明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有特色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合三明学院的实际情况,从课程设置、教师资源、授课方式、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第二课堂等方面,对国际通识教育课程项目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5.
通识教育课程实行模块化管理后,如何保证较好的教学效果将成为新的挑战。文章介绍了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化背景和通识教育课程特点,再结合教学实践,试探讨如何提高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考察了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递嬗。主要以哈佛大学的课程变化阐释通识教育的内涵,侧面反映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与大学领导人的教育理念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五年制幼师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和专转本考试取消数学科目的新变化,如何使学生关注数学,成为数学学科教育新的思考点.近期,笔者以推进幼师生的专业发展为指导思想,开展主题活动——把丰富的幼儿教育情景问题沿立体几何学科的主线镶嵌与展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育人类学的研究在西方社会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当初正是人类学者将不同文化族群中的教育现象作为人类学研究对象之一,从此便获得了与家庭、种族、亲属制度、社会组织等领域一样的学术地位,并逐渐地产生了这门学科,同时也决定了这门学科的人类学属性和特征。本文的分析集中在两个大的理论问题上:首先从欧美人类学研究的主题与趋势中,提出人类学的田野工作和理论建构为什么都是围绕“现代性”而展开的。其次,教育人类学在现代性、反思现代性与全球性中是如何开展自己的研究并作出阐释的。  相似文献   

19.
以2006-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以下简称"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立项课题为研究对象,比较高校及其所在地区人文社科研究水平。通过对各类项目立项数目的历时变化,发现青年基金项目立项数不断超越规划基金;通过各学校和各学科立项数的分布,看到相应学科的历时变化,发现了各学校立项数变化的"马太效应",并将在各学科领域研究实力较强的院校进行定级;通过对立项数前20名院校在各学科的立项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学科结构相似的院校集合;以"立项数""立项院校数""立项院校平均立项数"三项指标对各地区人文社科研究力比较,看到立项数目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均衡,并通过聚类分析将31个省(市、区)分为四类;最后对四类院校群体的研究水平作比较,发现省部共建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水平提高很快。  相似文献   

20.
通识教育起源于旨在"使人的智慧、道德和身体得到和谐发展"的自由教育。本文试图通过将通识教育放到人的整个教育过程中来进行,以使大学通识教育更加成熟有效,而进行通识教育的一项辅助改革就是相应的学制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