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由中俄两国元首共同正式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具有战略意义。因此,一要加强两国边境区域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海陆联运提供保障;二要注重以项目开发带动劳务输出,努力建设两国边境区域的和谐环境;三要加快推进中俄科技合作园区建设和发展,加强中俄两国的科技合作;四要加强国际合作,引进日韩等国的资金和技术。  相似文献   

2.
重庆经济协作区具有一定科技优势,也存在问题。推进重庆经济协作区科技发展与合作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域内经济中心城市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俄经贸合作水平与两国关系和潜力不相称这一判断值得怀疑。现有测算贸易潜力方法存在诸多逻辑问题,据此估算出的中俄两国贸易潜力不能准确反映两国的基本国情。从资源禀赋特征、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对开放贸易的依存关系看,中俄经贸合作存在“天花板”限制,其存在于包括双边经贸总额、经贸额占中俄各自外贸的比重、经济产出结构以及中俄双方对外经济战略的差异中,并决定过往中俄经贸合作的现有水平和成长空间。俄罗斯经济发展积累的问题和未来的经济政策方向,是考虑未来中俄经贸合作成长空间的基本依据。大项目与能源合作、投资合作、金融合作以及中间品贸易合作是未来中俄经贸合作的主要空间,也是两国政策互通与合作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俄两国在抚远三角洲国界线走向勘界工作的结束,两国地方政府便将抚远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抚远三角洲独特的地缘优势使中俄双方在抚远三角洲开发建设上具有极强的互补性。因此,中俄双方遵循互利双赢的原则,不断完善合作协调机制,大力发展在能源、资源、农业、科技及旅游业等方面的协力合作,共同将抚远三角洲打造为区域开放合作的大平台。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中俄合作办学逐步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对中俄联合办学进行常规管理工作,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备受广大学者关注.主要应该从教学、师资、学生三方面管理入手,把中俄联合办学模式加以推广、普及、提高,使俄语人才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6.
杨雷 《国际论坛》2020,(2):63-77,157,158
中俄战略协作机制具有自身特点和丰富内涵,它以双边机制为核心,以多种国际组织为辅助。双边机制形成了以两国总理年度会晤为核心,以多领域合作机制为组成的周密体系。学术界对国际制度有效性的评估主要有遵约评价和结果导向评价。我们采用后者,选取了中俄两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中投否决票的一致性、中俄双边经贸额的变化、民间互信程度的变化和双方显性冲突的数量变化作为评估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战略协作机制促进了中俄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体现了其有效性。但与中俄两国设定的新时代中俄关系发展目标相比,中俄战略协作机制还存在着不足,表现为过于理想化、约束力不够、政府与民间二元分化和效率降低等。为了应对现实需求,中俄两国有必要对其进行改善:以经济领域为突破点,推动两国经济产业实现分工合作;加强中俄战略协作机制在塑造市场、引导民间经济合作上的作用;提高双方在战略协作关系中的责任标准,逐步建立起奖惩机制;强化中俄战略协作机制的合法性与权威性、扩大其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7.
自 1 991年 1 2月 2 7日《中俄会谈纪要》签署 ,中俄正式建交以来 ,在 1 2年里 ,两国关系连上四个台阶。伊拉克战争后 ,国际关系格局正处在重组调整之际 ,2 0 0 3年 5月 2 6~ 2 8日 ,胡锦涛主席的访俄及《中俄联合声明》的签订 ,不仅明确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新领导框架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而且通过重申和强化两国关于世界多极化发展的理论 ,强调和扩展两国在经贸、能源、区域安全等领域的合作 ,从而在理论基础、物质基础等方面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中俄能源合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进展。中俄油气合作经历了从简单的石油贸易,到成立合资公司,再到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合作,已经形成了上下游、管道、贸易一体化的基本格局。但两国能源合作也面临着俄能源外交战略变化、东北亚各主要能源需求国的竞争、俄对华的战略疑虑、俄内部利益集团的矛盾等方面的制约。在新的形势下,中国能源合作要有新的战略思考:换位思考,争取能源结构互补,互利共赢;完善中俄能源合作机制,保障能源合作安全;能源合作方式应多元化,深化两国能源合作;借鉴俄能源外交经验,构建中国的能源外交新战略与新格局等。  相似文献   

9.
从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入手,提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1)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搞活农副产品流通;(2)以科技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和精深加工业;(3)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科技和管理人才,组织经验丰富的营销队伍;(4)产学研联合攻关,股份制合作经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资源的互补性和利益的互动性构成中俄能源合作的现实基础。中俄开展石油天然气开发与贸易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是,目前中俄能源合作仍然面临许多障碍和不确定因素。两国必须共同努力,扩大交流,增强互信,消除疑虑,在发展稳定、健康、持久的中俄关系的基础上,使能源合作成为中俄经贸合作最有力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1.
国际航天合作对在“一带一路”区域实现信息的互通互联必不可少,因而对该倡议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相关政策,卫星应用、尤其是通过卫星应用建立“空间信息走廊”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区域进行国际航天合作的核心领域。“一带一路”倡议涉及国家众多,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不一,法律完善程度和各类具体制度差异甚大,航天发展水平和需求也参差不齐。在此背景下,国际技术转让、相关权益的分配及保护、卫星应用的相关法律规制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国应采取“双管齐下”的规制路径,在国际层面,一方面利用既存资源促成国际合作,另一方面采用软法以及条约的形式搭建新的合作框架;在国内层面,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全方面完善相关立法,以达到逐渐实现航天活动透明化,乃至促进国际合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油气资源是当今世界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中亚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同时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优势,以美国、俄罗斯为主的一些世界大国纷纷参与该区域的油气开发,彼此之间展开油气领域的竞争与合作。油气竞合背后体现的是国家之间的政治博弈。面对这一形势,中国需要处理好“两种关系”、重视“两种利益诉求”、利用好“一个纽带”和“一个平台”,即:有效平衡中国与美国、中国与俄罗斯在中亚油气合作中的关系;重视印度与日本在中亚油气合作中的利益诉求;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纽带作用和上海合作组织的平台作用,从而确保我国能源战略的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亚太地区及中国的高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 ,加强合作 ,促进发展 ,实现共同繁荣 ,是亚太崛起和振兴的必由之路。亚太地区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教育。高等教育是亚太地区国家经济腾飞的重要基础 ,是亚太地区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 ,也是亚太地区国家合作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区域深度合作的宏伟构想,能源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重点。当前,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国际能源合作正在向纵深、宽广、可持续和高质量的方向推进,但国际能源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则面临着能源高消耗高污染、能源体系不明确、能源合作模式缺乏创新、能源链单一分散等困境。在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应以完善绿色低碳机制、提高能源合作标准、营造多元共生机制、构建供需互补体系和建立供应链联盟为实现路径,探索更多的能源合作新机遇,为国际能源合作可持续发展机制创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前,正负两方面的因素影响着中亚地区的安全局势。前者如:多边安全合作日益机制化,地区安全框架已经形成;多种政治力量在该地区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衡结构;外部“震源”已基本被摧毁;中亚各国提高了国防能力。后者如:世界范围内恐怖势力依然强大,刺激、推动中亚的各种恐怖组织重新活动;各国均存在引发程度不同的社会动荡的可能性。总之,中亚的“三股势力”不可能有大的作为,“颜色革命”连续被“阻击”已是强弩之末,地区安全局势虽有波动,但振幅有限。  相似文献   

16.
国际碳减排合作公平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公平性是国际碳减排合作的核心原则之一,也是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碳减排合作的关键。然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学者之间对各种碳减排合作公平性问题的立场,存在较大的分歧。当前,减排的公平性主要体现在历史排放、人均排放、减排能力、贸易的碳排放转移以及谈判程序五个维度上,一个能够被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广泛接受的国际碳减排合作框架必须充分考虑这五个公平性问题。当前国际碳减排合作进展艰难,发展中国家提出的诸多公平性诉求还未得到充分重视和体现,南北方国家的公平立场迫切需要进一步的协调。  相似文献   

17.
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和能源消耗大国,中美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努力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但信任缺失成为两国合作的主要障碍。中国全球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与能源消耗国的身份、不合理的能源结构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构成美国对华信任缺失的现实基础。由此引发两国在气候领域里的合作困境,即双方对"零和"博弈的担忧、气候责任分配争端与"近视眼"现象等。然而,中美建立互信、破除困境,携手合作仍是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8.
“颜色革命”之后的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动荡,影响到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哈萨克斯坦却避免了重蹈覆辙,政治与经济的密不可分在中亚得到了又一次很好的诠释。尽管面临“颜色革命”的挑战,中亚国家目前也存在巨大的发展机遇。由于中亚各国经济发展的差异较大,国情不同,中国在发展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时应当区别对待,在发展贸易合作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发展产业合作,确定合作的优先重点领域,使双方合作真正从量变到质变。  相似文献   

19.
中日之间存在着难以化解的历史问题、现实矛盾与冲突以及未来合作的隐患。这些障碍使两国关系陷入了类似“囚徒困境”博弈的难题。然而,中日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关系为双方突破“囚徒困境”奠定了坚实基础。中日实现和解的途径必须是在一定制度模式下进行无限次重复博弈。在多次博弈中,为了获取长期而更大的利益,双方有可能放弃眼前利益而采取合作策略。东亚区域合作机制的构建,为中日进行无限次博弈提供了现实支持。两国在区域合作中有可能逐渐增强共识和理解,走出“囚徒困境”。  相似文献   

20.
东亚的经济合作进程虽然很快,但仍然面临着诸如合作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主导国家、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各国的产业结构及分工趋同、各国社会制度不同及复杂的战略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着合作的顺利进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东亚经济的快速增长,各国也在着力协调解决这些问题,努力促使东亚经济出现良性互动的一体化合作发展趋势,并为实现东亚纯粹的一体化"东亚共同体"合作机制而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