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屈原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他在政治上失败之后,写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以抒愤明志。他的诗作因为用的是楚声,故世称“楚辞”。对楚辞的研究在西汉即成为专门学问,产生了不少楚辞作家和研究楚辞专家。这种写楚辞、研究楚辞之风,至东汉而不衰。西汉大学者刘向受诏校理旧籍,根据所掌握的丰富资料,继《诗经》之后,编辑成我国另一部重要的诗歌总集—《楚辞》。刘向校书,著有《别录》。向死,其子歆也是西汉大学者,受诏继承父业,撮取《别录》的指要著《七略》。东汉大史学家班固撰修《汉书》,又删《七略》之要而成《艺文志》。《艺文志·诗赋略》著录《屈原赋》二十五篇,此二十五篇必在刘向所编辑的《楚辞》中。东汉王逸穷毕生的精力研究楚辞,即用刘向所编辑的  相似文献   

2.
《旧唐书·经籍志》经部脱漏书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书在长期的传抄刊刻过程中有一定的脱漏,统计结果表明,今本《旧唐志》经部各类脱漏六种。本文通过与《新唐书·艺文志》的对照,参考《隋书·经籍志》及其它目录学典籍进行分析考证,对今本《旧唐志》经部所脱漏的六种典籍作了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3.
《列子》中关于称数法的运用──兼论《列子》的成书年代马振亚关于《列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列子》八篇,它是经由刘向、刘歆整理而成的,现已佚亡。当今流传于世的《列子》八篇,肯定不是班固所著录的原书。对此,历代考证的文字颇多,马叙伦在《列子伪书...  相似文献   

4.
一、《世说》的成书、作者及特点《世说》之名,始于刘向,已见《汉书·艺文志》。据《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儒家类著录,刘向所序六十七篇中,即有《世说》一种。余嘉锡考证说:“刘向《世说》虽亡,疑其体例亦如《新序》、《说苑》(按指分类编纂),上述《春秋》,下纪秦汉。义庆即用其体,托始汉初,以与向书相续,故即用向之例,名曰《世说新书》,以别于向之《世说》。共《隋志》以下但题《世说》者,省文耳。”刘义庆所撰《世说新语》,唐写本、《太平广记》皆题作《世说新书》;唐刘知几《史通·杂说》、唐王方庆续书《续世说新语》,又称“新语”。可见唐宋之初,《新书》、《新语》之称并行;宋初之后,《新语》之名较普遍通行。如宋代汪藻《世说叙录》说:“晁文元、钱文僖、晏元献、王仲至、黄鲁直家本,皆作《世说新语》。”可证。又今存南宋绍兴刻本,即题作《世说新语》。  相似文献   

5.
渲染敷陈春秋末年吴越相继兴亡故事的专著《吴越春秋》,史家著录,自《后汉书·赵晔传》、《隋书·经籍志》迄《四库》,都以其为东汉经师赵晔所撰。今各家文学史、小说史等论著都采用此说,本无可疑。然《隋书·经籍志》、新旧《唐志》、《读书志》、《通考》等均著录晔撰《吴越春秋》十二卷,自《宋志》以降,已作十卷,与今传本(指元大德十年刊本)同。隋、唐二志及《读书志》、《通考》同时并载有晋杨方撰《吴越春秋削繁》五卷(并见《晋书》),皇甫遵撰《吴越春秋传》十卷。而自《宋志》以降,杨方、皇甫遵二书即不见著录。由此,遂有今传本出于谁手之疑。自明迄今,歧说尚多,大致有五,现缕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庄子》的传本,仅郭象编注的三十三篇流传下来,其中是没有“惠施”这一篇题的。但《北齐书·杜弼传》云:“(弼)注‘庄子·惠施篇’。”王应麟根据这句话,疑《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庄子》五十二篇旧本,原有“惠施”一篇。谭戒甫先生又进而推考:杜弼注的“庄子·惠施篇”,其实就是《汉书·艺文志》著录的《惠子》一书,刘向校定群书时,按“篇名互见例”附入《庄子》五十二篇,其后晋人删注《庄子》,又将其  相似文献   

7.
建安时期,七子与三曹并称,其所创作诗文,慷慨而多气,为形成“彬彬之盛”的文学繁荣局面作有杰出贡献。建安七子诸家诗文集,《隋书一·经籍志》皆有著录,原本历唐迄宋,先后散佚不存。今所见者,系明清时人撮钞唐宋类书、总集而成的辑本,其中以清末丁福保编《汉魏六朝名家集》本最为晚出,其所收七子诗文亦多于其他辑本。但丁氏为当时  相似文献   

8.
自汉朝刘向开创提要目录以来,历代官私书目力仿其体,但官目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完备者不多。《汉志》和《隋志》均为其中的上品,受史志目录篇幅限制,只作简单著录;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子弟把持秘书监,品位虽高,并无真才实学,所编目录只是随手登记书名而已。至唐宋两代才出现几部较好的目录,如《开元群书四部录》、《古今书录》、《崇文总目》、《中兴馆阁书目》(以下简称《馆目》)等。《崇  相似文献   

9.
《隋书·经籍志》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史志目录著作,研究成果较多,但是今本《隋志》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对《隋志》著录情况的统计结果表明,《隋志》四部及附录之小序、类序合计、今本实际著录数目三者之间极少有完全相符者,而且这些数目也都与总序的数字互不符合.而对《隋志》著录情况的详细统计是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西汉成帝时,因书散乱,校理五经秘书,刘向受诏著有《别录》,其子刘歆依《别录》奏其《七略》,除辑略外,别群书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略,三十八种,六百三十四家,一万三千三百九十七篇,图四十五卷。《七略》对先秦文化学术作了综合概述,较好地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典籍和学术流派。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极为丰  相似文献   

11.
《司马法》是我国先秦流传下来的一部典籍,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汉书·艺文志》著录此书于礼类,称《军礼司马法》,共155篇,到《隋书·经籍志》却于子部兵家类著录此书仅有3卷5篇了,此后历代目录书对《司马法》的著录基本如此。宋神宗元丰年间,北宋政府将《司马法》与《孙子》、《吴子》、《尉缭子》等7书合编,称《武经七书》,作为考试武臣和钻研军事的必读之书,《司马法》由此受到历代官方推重,一直流传至今。今本《司马法》仍为3卷5篇,与《隋志》所录一致。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史记·庄周传》云:“庄子者,蒙人也,名周。” 刘向《别录》确指:“宋之蒙人也,”开庄周“宋人说”;后出庄周“楚人”、“魏人”、“鲁人”诸说,纷扰至今。对此,实有考辨之必要。 一、宋人确证 刘向距庄周,时不为远,向校书秘阁,所阅史料,后多亡佚,其“宋人说”,定有征可信,今《庄子》所记庄周行踪,可以为证。《列御寇》云:  相似文献   

13.
《说苑》是刘向辑录西汉皇家和民间藏书中的有关资料,然后加以选择、分类、整理而成的杂著类编。刘向(公元前77—前6年)。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沛(今江苏沛县)人。他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汉宜帝时任散骑谏大夫。元帝时,由于屡用阴阳五行推论时政得失,弹劾宦官与外戚专权误国,曾两度被捕下狱,并免为庶人。成帝即位,重新受到任用,先为护左都水使,旋升光禄大夫,领校中五经秘书(皇家收藏的典籍),后来又曾担任中垒校尉。由于他总  相似文献   

14.
屈原作品考     
屈原,名平,战国末期楚国人,是我国文学史上有影响的第一位诗人。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作了一种新诗体——楚辞。其楚辞作品当时没有编辑成册,只是到了西汉刘向搜集整理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卷,定名为《楚辞》。但刘向所编《楚辞》早已散佚,那么究竟屈原的作品有多少亦不可得矣。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屈原的作品有二十五篇,但未标出具体篇目。东汉王逸在《楚辞》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他自己的《九思》一卷,合为十七卷,为之作注,改名《楚辞章句》。其篇目为:一、《离骚》,二、《九歌》,三、《天问》,  相似文献   

15.
黄庶,是黄庭坚的父亲。历代评述黄庭坚的家学渊源,有云:“庶为山谷之父,江西诗派之所从出,读山谷诗者,不可不溯其先河也。”(李之鼎跋《伐檀集》)又有云:“公,山谷公父,今读其诗文,雄奇峭拔,令人意境一新”,“愈识渊源之有自”。(胡镌德《伐檀集》跋)但黄庶宋史无传,仅《艺文志·集类》书目中载,“黄庶集六卷。”而元、明以后,公私藏书都无此书目,可见早佚。今只有他的《伐檀集》二卷传  相似文献   

16.
《战国策》中唐雎。本作“唐且”。据清人黄丕烈《重刻剡川战国策札记卷上》,《东周·昌他亡西周章·唐且》条,“雎”本应作“且”,今本作“雎”,均为宋鲍彪《战国策注》所改.黄丕烈又在同书《魏四·秦魏为与国章》中注明“且、雎字同”.据《说文·段注》,“且”,“古音俎(zu祖)”又据  相似文献   

17.
《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集众宾客所撰,自名“鸿烈”。刘向父子校书,定名为《淮南》。自《隋书·经籍志》始,以《淮南子》名世。《汉书·艺文志》注录淮南内二十一篇,淮南外三十三篇。颜师古注:“内篇论道,外篇杂说。”按《汉志》注录形式,内篇、外篇当为两书。...  相似文献   

18.
南宋以来多有学者认为《新序》、《说苑》和《列女传》并非刘向编撰,他只是做了编校订正工作。此说不确。全面解读《说苑叙录》、《汉书》刘向本传和《汉志》著录,可知三书为刘向编撰;《论衡.超奇篇》所说刘向"抽列古今,纪著行事……累积篇第",以及三书收录西汉当代故事,也都表明了这一点。刘向三书是唐前规模最大的短篇历史故事集,开魏晋六朝志人小说先河,创立了魏晋六朝小说分门别类的编撰体例和模式。刘向为汉魏六朝小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古代小说史研究中不应也不能忽略的小说家。  相似文献   

19.
<正> 杨云翼诗作今存总数 金代文学家杨云翼的文集已佚。《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杨云翼》条目说他“诗存22首,收入《中州集》21首,《全金诗》补遗1首”。但除此以外,其诗作还有散见于其他书中的。刘祁《归潜志》卷9收有他赠赵秉文的一首诗:“正大初,朝廷以夏国为北兵所废,将立新主,以赵公年德俱高,且中朝名士,遂命入使册之。既行,馆阁诸公以为赵公此行必厚获,盖赵素清贫  相似文献   

20.
正式出版的高等学校教科书很多都在封面、书名页和其他地方标记“高等学校××教材”一类的字样。作为一个项目内容 ,按国家标准《普通图书著录规则》 (以下简称《标准》)以及根据ISBD和GB3792系列对普通图书进行客观著录的原则与方法作统一规定的《中国文献编目规则》 (以下简称《规则》)第一部分第二章的有关规定 ,文献情报部门图书编目时通常对它进行著录。但由于人们对《标准》、《规则》的有关条款和对该项目内容形形色色的外部形式所体现的意义、实质理解不一致 ,因而在编目实践中常出现不同的处理结果。有的将其著录于附注项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