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商州,是贾平凹的小说世界。民间文化、经典诗意、现代感觉三元素,在质朴的富于中国味的传统汉语写作中的艺术运作,构成了贾平凹的美学建筑。但是文化—语言写作使贾平凹陷入民间与传统的误区,某种意义上这一文化区位的选择损害了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贾平凹对商州情有独钟。近年的小说创作,虽仍写商州,然无论思想意蕴、美学追求都有所变化,表现出对传统的反叛倾向。本文正是以《五魁》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切入口,对贾平凹小说艺术的蜕变作了深入详尽的考察。  相似文献   

3.
贾平凹在新时期中西文化的撞击中重视对中国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以儒释道的积极因素整合其审美视界与理想;虚静致“悟”、虚静致“幻”、虚静致“慧”,是他接受古典哲学的三个重要方面。贾平凹在散文中以传统的眼光与现代意识审视商州故土的文化精神和民族性,同时表现出对大自然的膜拜与抱朴守真的思想倾向:以此曲折地批判日益商品化的社会与道德文明之间存在着的“二律背反”现象。贾平凹的散文在艺术上直接继承中国文化的艺术传统,追求简淡、质朴的风格,以“外拙内秀”作为基本的美的理想,重精神,重情感,重整体,重气韵,因而其散文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传统文化的定位和中国招贴艺术出发,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招贴艺术的发展方向有机的结合起来,旨在探讨传统文化在现代招贴艺术中特殊的地位及其所起到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百年间,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空前的冲击和影响,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化风潮席卷中国文化艺术全领域,声势喧嚣且形态繁赜的文艺变革成为该时期主流文化现象。一大批艺术家们在反思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同时,开始借鉴、模仿或直接复制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形式或经验,力图对抗、打破、消解、转化中国文化传统,创造出具有前卫性的符合时代精神的现代中国艺术。经由三十多年的衍生、实验和发展,现代前卫艺术在中国顽强存在。不可否认,中国现代前卫艺术确从西方“拿来”,模式与标准都带有西方文化的烙印,同时也应该看到,只有融入中国本土文化基因亦即“本土化”的现代前卫艺术,在中国才更具生命活力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图形艺术作为具有东方魅力的形式艺术发展到今天,对各种现代艺术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许多成功的现代标志都因为在中国传统图形艺术与标志设计之间寻求到恰当的审美融合点,而实现了具有时代民族精神的艺术创意。创作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现代标志,设计者应该在遵循现代标志设计技法的基础上,汲取中国传统图形的艺术精髓和创意理念,在设计中分别从传统图形的具象、意象及抽象等三个审美层面进行艺术创造,这样的创作方式同样也是标志设计开拓民族设计风格进而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7.
试论传统设计文化对现代设计艺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设计文化孕育了令世人瞩目的中国现代设计艺术。我国传统设计文化与现代设计艺术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只有通过对传统设计文化深入解读,才能为我国现代设计艺术提供无比丰富的养分和智慧。在发展现代设计艺术的同时,不但不能忽视对传统设计的承继,更要将其作为创作的文化源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随同中国现代艺术运动一道起步的中国现代陶艺,正在以一种特殊的、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传统的艺术语言参与中国当代艺术、当代文化的建构,它标志着中国当代艺术多元化格局的成熟和完善.从中国现代陶艺的创作背景、创作理念和文化传统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揭示中国现代陶艺融现代与传统,感性与理性,已由感受泥性、超越泥性大步稳健的走向了演绎泥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现代艺术如同是一座大厦,由各种不同类型的风格组合而成,建造这所大厦的原理,是科学、理性和文化。然而组成现代艺术的中流砥柱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世界的西方由于其高速的发展它所孕育的西方文化是现代文化精美的外衣,并且由于中国厚重的文化正像一支强心针打入现代艺术体内,成为它的精神支柱,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有机地整体地影响着现代艺术。  相似文献   

10.
贾平凹近三十年的创作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浮躁》之前,以商州为创作母题和审美载体,凸显商州浓厚的原生态传统文化氛围、文化景观的“商州系列小说”的创作阶段;自《废都》开始,以代表现代化进程中的文明古都“西京”为故事发生地,主要反映社会转型期的传统文人和中国文化在两种文明冲突中的生存状态,以及由此引发文化忧思的“西京系列作品”创作期和以《高老庄》和《怀念狼》等作品中生活在“西京”的商州子弟“重返商州”的“回归系列作品”的创作。通过对这三个风格迥异时期作品的解读,清晰地看到贾平凹创作思想的裂变过程:赞美、眷恋———质疑、批判———尝试重构。  相似文献   

11.
谭易的《红纸伞》以地处中原文化与楚文化杂交地带的商州为背景,融入民间的巫鬼文化,弥漫着古老神秘的文化韵味。小说跨度自清末至21世纪,涉及商氏家族五代人,描绘了附着在红纸伞上的九个女子前生后世的悲欢离合与抵死缠绵的爱情纠葛。小说中古典意象的大量出现也营造出流动的古典气韵;运用自由的章法架构与现代的表现手法,透过华美、香艳的语言,实现了古典与现代的交融,凸显出特有的艺术延展性和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12.
艺术设计的传统文化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设计界对于民族文化、时代精神与现代设计艺术风格的探求越来越关注,如何将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以尽显个性的设计品位,使中国设计屹立世界前列,成为当今设计艺术的重要课题。挖掘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理论、设计艺术风格与传统文化之间的互动性影响以及对现代设计的展望,诣在说明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观念的融合是现代设计艺术发展的主流与动力,而能否发扬民族文化也是体现国力强盛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书学论纲     
中国书法的诞生与汉字的生成一致.中国书法家成功因素有主观方面,也有客观方面.中国传统书法审美特征是线象化、整体观、致中和.至于说现代书法,应向实用与审美、科学与艺术、传统与现代结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艺术与设计内含深厚的“和”文化底蕴。文章从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书籍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服装设计、家具设计、雕塑艺术以及民间美术等各个艺术与设计领域分别阐述了“和”文化在其中的表现及作用,这对于提高现代艺术设计师的和谐文化素质,增强现代艺术设计作品的民族特色,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幽玄意识的含义以及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现代艺术及现代人文环境的关系。论文认为,幽玄意识就是世界不透明的意识,同时也是人的有限性的意识。在人的有限性的基础上进行的自由真实的审美体验和宗教体验也就是对终极价值(自身存在的意义、价值和目的)的反思。在"自由性"上,传统艺术找到了与现代艺术的对接点,实现了传统自由精神的现代化转换。  相似文献   

16.
宗白华先生的《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一文以其深厚的西学理性沉潜于传统艺术的遗产宝库中,发掘整理出其中恒久不灭的精髓,并通过与西方诗画艺术的比较为我们提示了理解我国传统诗画艺术独特气质及价值的途径。即中国古代诗画艺术的独特精神气质乃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独特产物。随着古代社会的结束和现代社会的开始,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已不可挽回地逐渐消逝,而它所遗留的遗产却是中国现代艺术及其精神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艺术思潮影响之下,中国陶瓷艺术从传统走向现代,虽然时间不是很长,只有三十年左右的时间,但是从最初的语焉不详发展到现在,在表现形式、思想观念上取得了长足发展,走上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之路,由自发的设计走向自觉自醒的设计时期,将中国传统陶瓷文脉积极与现代设计元素有机结合,并不断丰富和拓展现代陶艺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的传统艺术理论基础之上,邓以蛰充分汲取了西方美学理论尤其是黑格尔的艺术美学思想来观照中国的传统艺术,从而在艺术本质观、艺术方法论上实现了中国现代艺术理论的超越并且建构了富有本土话语特色的艺术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宗白华在现代美学与艺术学的交融地带创立了以艺境为核心的"艺术美学"体系。他立足于现代中西交汇的文化语境,寻求从一般艺术鉴赏上升到普世美学建构,精研中国文化的审美传统,致力于古典艺术理论的现代转化,再造中国艺术的青春精神,并悬艺术化的人生观为其艺术美学体系的超越之维。他积极倡导艺术、人生与美感的一体化与真善美合一的艺术价值论,以运用人文主义的直觉方法,力求在意境观照中实现中国现代人生的审美化生存方式。宗白华的"艺术美学"思想对当代中国艺术美学的理论体系以及话语范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自身所特有的精神内涵和表征文化。在当今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形势下,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变为视觉形象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中国绘画、书法、篆刻及传统图形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丰富了现代平面设计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增强了现代艺术设计的感染力,体现了现代设计的历史厚重感的同时也体现了设计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彰显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融合时代特色,对提高现代平面设计的艺术价值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