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4 毫秒
1.
河南能源利用总量近年呈曲折攀升态势,其中工业企业占有绝对份额,消费的能源品种主要是煤炭,其次是石油和天然气。河南国民经济能耗强度近年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近年呈现增长态势,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能源生产弹性系数近年呈快速下降态势,并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是节能降耗的重点,特别是采掘、石化冶炼等行业。因此,转变能源使用观念,构建节能降耗机制是创新河南能源利用效率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对2006-2010年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产品生产中的隐含碳排放量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山东出口产品生产中的隐含碳排放量大幅减少,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碳排放总量中的比重较低,碳排放量的减少主要得益于各行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碳排放强度的下降抵消了出口规模扩大的碳排放效应,出口行业结构的变化推动了隐含碳排放量的增加。基于以上发现,提出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推进产业技术升级、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和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四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低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能源强度的角度,对浙江省1990年至2010年经济低碳化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时间序列模型,结合能源强度的年度数据,预测浙江低碳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最后运用因素分析法,对浙江省能源强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推动浙江省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因此继续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产业能源利用效率,是保证浙江经济未来低碳化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广东能源结构与能源效率变化的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广东作为单位GDP能耗全国最低的省份,能源结构向优质化方向转变在其能源效率的提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煤炭、电力等不同能源品种在能源边际效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别。由此,扩大优质能源的生产和消费,鼓励低效能源向高效能源转变,增加优质高效能源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是我国未来提升能源总体效率,降低单位产值能耗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Refined Laspeyres指数分解模型,对1985~2005年新疆能源强度进行分解,寻求新疆能源强度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工业部门内部能源强度改进是新疆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主因,而产业结构变动并未对其产生积极的影响。此外,工业部门能源强度的改进主导了新疆能源利用效率改进的强度效应。重工业行业内部能源强度的改进扭转了其比重上升对能源利用效率的不利影响,使得新疆工业部门能源利用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业燃烧能源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经济发展迅速,然而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也导致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基于LMDI方法的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人口规模变化对中国工业碳排放均具有较大的累积贡献;经济发展效应远超过了能源结构效应;工业能源消耗强度因素表现为唯一的负效应。因此,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够有效控制工业碳排放的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6,(8):54-62
基于2000—2012年相关数据,综合运用Tapio脱钩模型和LMDI模型,研究长江经济带工业经济增长及驱动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可得出结论:一是长江经济带工业碳排放量增速趋缓,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相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二是长江经济带工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经历了脱钩到挂钩再到脱钩的过程,对能源的依赖由弱到强再到弱,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由集约到粗放再到集约。三是劳动生产率主要是驱动工业碳排放增加,其次是劳动力总数因素;能源强度是抑制工业碳排放增长主要因素,劳动生产率的驱动作用大于能源强度下降的抑制作用;能源结构、碳排放系数、劳动力地域结构对工业碳排放先抑制后促进,但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3,(12):61-65
目前,我国CO2排放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工业产业结构属于典型的高碳产业结构,城市产业减排就成为低碳发展的首选途径。虽然低耗能行业的发展、清洁能源的使用,使得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优化,但后起发展城市的碳排放现状还是令人担忧。以南昌为例,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四大工业产业,同属于高碳排放总量和高碳排放强度大的产业,是碳减排的重点治理行业,应通过产业结构低碳化政策、能源结构优化政策以及低碳技术创新政策等,来推动高碳产业的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9.
随着广西工业规模迅速扩大,工业能源消费量快速增长.在工业能源密度下降过程中,技术效应贡献较大,而结构效应促使能源密度上升,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内部行业结构不合理,能源密集型行业投资过快增长.新型工业化能从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两个方面提高能源效率,因此,要做好广西节能工作,应推进新型工业化.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消费效率提高是我国目前实现碳减排的主要方式。本文对作为低碳试点的云南省能源消费结构及其产业碳排放量进行分析,并且用结构演进——能源消费和结构演进——单位能耗这两个模型对产业结构演进的能源消费效应进行实证研究。进而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和使用清洁能源;用低碳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服务业等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