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美国的白银购买与中国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从1934年起实行白银政策,通过购银提高了国际银价。中国国民政府币制混乱已久,受美国白银政策的强烈影响,银价下跌,大量外流,于1935年11月与美国谈判后迫使实行币制改革,放弃银本位。而美国 认为中国的新币制不与美元相联不能使它获取最大利益。遂实行放弃向世界购银的政策。使中国的币制改革再一次陷入困境,又一次迫使中国答应法币与美元挂钩,并扩大白银用途换取了1936年白银协定,使得币制改革得以进行。  相似文献   

2.
试析白银在中国货币制度中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银从明朝中后期被大量使用,到民国初期成为中国的本位货币,白银在中国的货币发展史中起过重要作用。1933年,随着西方国家放弃金本位币制,以黄金为标价单位的国际白银价格开始急剧上升。受此影响,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中国的货币金融遭受沉重打击。为了摆脱国际银价对中国经济的严重影响,国民政府最终于1935年11月实施废除银本位的货币改革,从而结束了白银统治中国货币市场数百年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1935年中国经济由于国内白银大量外流遭受沉重打击,并导致国内货币信用发生严重危机。国民政府之所以发生如此严重的货币危机,不仅是受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国际银价骤升影响,更是中国银本位货币机制存在弊端,以及国民政府实施巨额的财政赤字政策所致。为拯救困境中的货币金融体系,国民政府于1935年实施废除银本位的货币改革。此次改革使中国货币摆脱了国际银价的影响,并结束了当时中国货币流通的混乱局面,在中国货币金融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但此次货币改革对硬通货白银的彻底放弃,又为中国经济后来发生恶性通货膨胀埋下了严重隐患。  相似文献   

4.
美国颁行的"购银法案"引起国际银价大幅波动上涨,中国深受其害.中国南京国民政府多方寻求摆脱危机的方式,最终走上了币制改革的艰难之路.在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中,美国从危机的制造者转变为支持币制改革的经济伙伴.出现这种巨大的变化,符合上世纪3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环境,美国对华经济政策也是它在远东地区利益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中,中国由于是唯一的银本位国家,受到的外部冲击不同于其他国家,直到1934年6月才发生金融恐慌。为了摆脱金融恐慌,政府1935年6月进行了币制改革,虽然取得了成功,但也为此放弃了外汇管制。这场特殊的历史经历表明:外部资本的大量涌入很可能会对一国经济和金融造成不稳定的影响;内部金融体系风险管理机制的缺乏和政府不适当的经济政策也会对一国的经济和金融造成严重的冲击。在今天人民币升值的形势下,仍需以史为鉴,在资本管制上采取适当措施以防范国际资本流入和金融系统监管不善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秦汉时期的币制改革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其成功与失败的历史经验教训,对后世的社会经济生活和货币制度产生过重大影响,对这个时期的币制改革一直不乏有人论及,近几年史家对此时期币制改革仍有歧异之见。因此,本文也拟对秦汉时期币制改革的演变及其利弊得失再陈浅见,错误之处,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论美国对中国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党政府1935年实施的币制改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美国对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币制改革的进程和结果.在酝酿阶段,因为白银利益集团的利益和统治集团内部意见分歧等原因,美国采取"不介入"的立场,延缓中国的币制改革;在币改方案宣布后,为操纵世界金融,美国逐渐由"不介入"转为"变相"支持态度,以购买白银等方式,向中国提供用来稳定法币汇价的外汇储蓄,逐渐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但在客观上对中国的金融复兴也起了积极的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8.
西方主要大国——美国、英国和日本在围绕1935年中国国民政府币制改革问题上由于各自的利益不同而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美国政府对于中国的币制改革政策经历了由“不介入”的消极态度到转变为“变相”支持的积极态度;英国政府对中国的币制改革表现出积极的介入和强有力的支持态度;日本对中国的币制改革则充满了抵制和破坏的行动。其实质是反映了英美等大国与日本在中国问题上矛盾的日益表面化和尖锐化,也反映了中国国民政府企图借助西方外力使中国经济向着现代化进程迈进,以稳定国民政府对全国统治的愿望。  相似文献   

9.
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经济政策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到较好的效果,增加了税收收入。南京国民政府还实行了印花税、所得税等,但是关税、盐税、统税在国民政府常年收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关税、盐税和统税三税收入合计:1936年占政府财政总收入的64%,1937年增加为773%①。它成为南京国民政府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二、关于废两改元废两改元是国民政府废除银两作为计算单位采用统一的银本位币的一次币制改革。1932年以后,世界白银价格回升。1932~1934年,美国实施“白银收购政策”,造成中国银价大涨,白银外流。市面银根紧缩,物价下跌,资本周转不灵,影响工农业生产。1934年国民政府财政赤字高达5.42亿元,是近10年的高峰。1935年1~9月,据5个城市的统计,钱庄减少38.1%②,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0%的农民生活艰难,社会经济有整个崩溃之虞。1933年3月10日,财政部长宋子文宣布新银元的官定正式兑换率。4月6日国民政府公布“废两改元令”,规定自即日起,禁止银两交易,确定银本位币以元为单位。对于出口的白银抽征2.25%的出口税(中央银行的白银可以不付关税自由出口)。这是民国经济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次废两改元扫清了过去货币混乱现象,促进了中国货币的统一。早在19  相似文献   

10.
美国对1935年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的态度经历了较为曲折的变化过程。在酝酿阶段,因为白银利益集团的利益和统治集团内部意见分歧等原因,美国屡次拒绝了中国提出的修改白银政策、援助中国进行币制改革的要求,采取了“不介入”的立场,延缓中国的币制改革。在币改方案宣布后,为了操纵世界金融,美国逐渐由“不介入”态度转变为变相支持态度,以购买白银等方式,向中国提供用来稳定法币汇价的外汇储蓄,逐渐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但在客观上对中国的金融复兴也起了积极的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11.
晚清的币制改革在天朝心态的大背景下,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吸收接纳并融合成自己的独特的币制思想,初步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纸币.改革的本身就承载中国货币史的发展过程,其历史贡献和历史意义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30年代,美国新推出的白银政策给中国的金融业带来了灾难性的危机,南京国民政府被迫进行了艰苦的挽救工作,而在各种办法均遭失败后,又被迫冒着巨大风险作出了币制改革的决定,以求力挽狂澜。一直对中国有着重大影响的美、英、日三国针对中国的危机所持的不同态度,直接影响到了中国币制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13.
中美关于白银和币改问题的交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4年下半年,美国政府实行一项给中国造成严重困难的白银政策,中国同美国就此问题进行了交涉,并被迫于1935年11月实行币制改革。币制改革牵涉到美、英、日的在华利益,围绕该问题,美国等列强制定了不同的对策。美国的态度经历了由消极观望到积极支持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币制改革是王莽改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导致改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然关于王莽改革币制的次数问题,历来的著述所载颇有抵梧。或说“王莽凡改币制五次”,或说“王莽进行了三次币制改革”,或笼统地说“王莽还屡次改变币制”。王莽究竟几次改革币制?据《汉书》载:自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始至平帝元始年间(公元1—5年),西汉政府发行的货币均为五铢钱。  相似文献   

15.
忽必烈在蒙元史上是个令人瞩目的杰出人物之一。自成吉思汗以来,经过三代人的努力,终于由忽必烈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而且在元朝开国史上,他又进行了多方面的卓有成效的改革,其礼贤下士,知人善任;鼎新革故,推行汉法;安业力农,改革币制,都为元朝的振兴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无愧为我国13世纪蒙元史上的改革家。  相似文献   

16.
崔文  李天国 《延边大学学报》2024,(1):29-36+142-143
朝鲜的币制改革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系统了解和把握其历次改革的动因与进程以及实施结果十分重要。1946年,朝鲜设立国立中央银行构建了独立发行主权货币的自主银行体系,并且相继进行了五次币制改革,即1947年、1959年、1979年、1992年、2009年的币制改革,带来了商品价格、价格标准以及社会货币流通量等的较大变化。不过,每次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点及政策效果是不同的,有时夯实了货币制度基础,提高了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的掌控能力,但有时也引起了货币体系紊乱和过大价格波动,影响了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朝鲜也正在不断总结经验,研究符合国内经济运行的新的货币制度及中央银行改革。  相似文献   

17.
1932-1936年的中国国际贸易条件,清晰地反映出期间我国的对外贸易面临着巨大困难,这既与当时的国际环境有关,也与中国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贸易结构有关.南享政府为此做出一定的努力,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如果不从根本上改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格司,即使如币制改革能一时推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很难长久奏效.  相似文献   

18.
从1929年起,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大危机,国际市场上银价急剧下跌,黄金对白银的比值达到了空前高峰.而中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银本位国家,金贵银贱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币制的设计和改革本是一个独立国家的主权问题,但在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货币主权却受到了西方列强的践踏。自20世纪初,美国就通过对中国币制的干预和破坏,将中国货币变成美国货币的附庸,从而对中国的货币金融进行侵略和掠夺,给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环境,中国税收改革势在必行.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税制改革要从调整税制结构、完善商品税制、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完善"个税"制度,强化"个税"征管、建立健全地方税制,理顺税费关系,深化税收征管制度等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