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校体育教育观念由“生物体育观”向“多维体育观”(生物、社会、心理)的转变,大学生的心理健 康与心理障碍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论述了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简析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是合格大学生的重要标志。但是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在正确认识和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前提下 ,学校应采取多种措施 ,特别是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独特作用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3.
高校是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关键时期 ,我们应通过改进现有的大学体育教育模式和方法 ,激发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体育意识 ,使他们主动投入到体育中来 ,并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 ,掌握终身体育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4.
钟成娣 《阴山学刊》2006,20(3):72-74
本文主要是探讨适当的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情绪效应和不当的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并且着重地分析适当的体育活动对几种情绪的积极影响,而在探讨不当的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中从不同的锻炼人群来研究。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当今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和体育对心理健康的理念进行分析论证。研究分析表明:当代大学生面,瞄的心理健康是由多个因素造成,大学生对自身的总体看法乃至以后的发展都与心理健康有至关重要的联系。因而,体育在新世纪里的期盼,不仅旨在全民健身,同时要重视全民健心的更高作用.以此唤起人们关注体育给人类带来的最经济、最实惠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定江西省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UPI)》以及《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对江西省在校大学生的人格特征进行测查和系统分析。探讨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寻求改善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为充分发挥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功能,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价值服务。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则可以被视为"通过身体活动对人的教育",在强调重视对在校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之时,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逐渐成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媒介和手段。如何全面认识并充分发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的积极影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海南大学生休闲体育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对海南省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海南省大学生的动机是为了丰富生活情趣,体形健美,身体健康,兴趣趋向集中于娱乐性、健美性和健身性。激发和培养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动机、兴趣,是推动海南省大学生对休闲体育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心理健康是幼儿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应成为幼儿教育的主题。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即父母家庭方面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幼儿园,老师方面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活动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特殊的历史变革时期,研究证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遭遇挫折比比皆是.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有着非常突出的价值.体育具有竞争性、实践性、集群性、互动性、社会性和风险性等,在培养大学生化减挫折、提高抗挫折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研究论述了高校体育教学中挫折教育的方法,对于大学生预防和战胜挫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学校体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采用各种不同的途径,克服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能力的氛围,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体育运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强烈的自身参与,激烈的对抗竞争和频繁的人际交往,以及形式多样的群体活动,是这一文化活动的鲜明特征。体育社会化,不仅能提高大学生对身体、生命、环境和体育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而且还可以在内化竞争意识、规范道德等过程中,提高对各种竞争活动社会意义的认识,体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在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浅析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在高校中日益突出,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创建和谐的心理环境及精神氛围,可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人格完善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要求和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高校应树立心理健康的观念,切实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施途径主要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学校心理咨询服务;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深化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工作以及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促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通过终身学习过程 ,使受教育者达到可持续性的自我更新、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体育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学校体育功能来说 ,它不仅包括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增进体能 ,还包括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而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是体育的必然选择和趋势。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 3 2 5名不同年级大学生进行SCL—90测试 ,发现有 1 6.6%的大学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女生的恐怖因子均分显著地高于男生。因此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雷慧 《兰州学刊》2005,(2):304-305
通过问卷调查,对藏族大学生的体育态度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藏族大学生的体育态度比较积极,但对体育的认知程度有限,多数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次数不够,应用体育技能进行自主锻炼的能力较差,研究这些特点对于提高藏族大学生体育自主锻炼意识和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体育健康教育不仅能增进大学生身体机能健康,同时还能调节与促进其心理活动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通过对莱阳农学院部分大学生一些身心健康指标的测试与调查,分析和探讨体育健康教育与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系,并针对性地提出新时期高校体育健康教育有效开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晓艳 《阴山学刊》2009,22(2):126-128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学中应注意教学内容的本位性,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和教学效果评价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