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牧诗风二题陈宏硕杜牧是晚唐的一位杰出诗人,对他的诗的艺术风格,前人和近人已有过一些分析,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怎样使这种分析更准确细致一点,怎样克服研究中的某些偏颇之处,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本文拟从定观和微观结合角度,采取对照比较的方法,就杜牧诗...  相似文献   

2.
杜牧是中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对于他的作品的思想艺术特色,论者们一般都是从总体上来评述的。实际上,杜牧不同时期的作品往往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我们有必要分别加以研究,这样也有利于加深对其总的风格特色的理解。 唐武宗会昌年间(公元841年-846年),杜牧在京城担任了短期的比部  相似文献   

3.
许浑与杜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明代的高棅在《唐诗品汇》中,谈到他认为应该特别提出的四位晚唐诗人时,写道: 开成以降,则有杜牧之之豪纵,温飞卿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许用晦之对偶。(《唐诗品汇》总叙) 许用晦即许浑。许浑的对句,与杜牧、温庭筠、李商隐的诗一并被誉为代表晚唐文学的优秀作品。唐末诗人韦庄(836—910)读许浑诗,赞之如下:  相似文献   

4.
杜牧是晚唐写七绝的能手。前人论七绝,盛唐推王昌龄、李白;中唐推李益、刘禹锡;晚唐财举杜牧和李商隐。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说:“杜紫微天才横逸,有太白之风,而时出入子梦得。七言绝句一体,殆尤专长。”杜牧的七言绝句,题材多种多样,其中以咏史绝句写得最有特色.咏史诗,固名思义,是就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古迹来抒发感慨的诗。以诗咏史,  相似文献   

5.
提到杜牧 ,人们常喜冠之以“风流才子” ,其实在对其艳情诗的解读之后 ,不难发现 ,他并非一味地纵情声色之辈。其艳情类诗歌创作 ,一方面体现了他报国无门的苦闷 ,以期通过爱情得到宣泄 ;一方面表现了他身为文人对于女人的边缘性认同的深刻思想  相似文献   

6.
王辉斌 《唐都学刊》2009,25(5):14-18
杜牧登高诗中的所谓"伪作",其实大都为杜牧所作,如<登澧州楼寄京兆韦尹>、<题白云楼>、<登九华山>三诗,即为其例.从诗人所登之"高"而言,杜牧的登高诗,大致可分为登楼诗、登山诗、登遗址诗三类,不仅特点各具,而且是登高诗由盛唐而晚唐所产生变化的代表.以登高望远作表象,运用种种艺术手段,反复抒发诗人的"恋阙"之情,并于登高怀古中依然与"恋阙"关联而构成了一种强烈的恋阙情结.而这种强烈的恋阙情结,即为杜牧登高诗的艺术精神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纪永贵 《阅江学刊》2014,(1):129-138
杏花村意象是杏花意象与村意象相结合的产物,首先出现于晚唐。现存许浑、杜牧、温庭筠、薛能的四首诗不约而同地创设了杏花村文学意象,其中只有杜牧《清明》诗与酒家义项相关。明中叶之后,贵池杏花村被认定为杜牧当年吟咏《清明》诗的地方,从此,贵池杏花村与杜牧、《清明》诗的关系确定,地方风物也日渐丰富起来。康熙二十四年,贵池邑人郎遂编成《杏花村志》十二卷,后被《四库全书》存目书收录。民国四年,贵池人胡子正编成《杏花村续志》三卷。杏花村作为地方文化资源不断地被保护开发。杏花村意象包含四种文化形态,即村诗文化、村酒文化、村落文化和村游文化。  相似文献   

8.
张润静 《学术交流》2002,(6):131-133
指陈利病 ,议论纵横 ,是杜牧咏史怀古诗最突出的特色 ,也是他对唐代咏史怀古诗的重要发展。他的议论超越了传统的以讽喻为目的的道德定性与伦理评价 ,而以思辨的方式对历史事件进行态势分析 ,具有兵家战略眼光和纵横家的意气。其立论颖异 ,表达俊快 ,于晚唐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9.
傅兴林 《唐都学刊》2001,17(3):29-31
当白居易以文学家的审美眼光观照《长恨歌》时,言辞中潜溢着欣赏之情,而当他以政治家的功利眼光审视《长恨歌》时,往往又流露出轻视之意。封建文人所肩负的双重角色、所固有的矛盾人格,造成了白居易矛盾心态的出现。白居易以归类的方式重申了他对《长恨歌》主题归属的定位,从而为我们提供了一把解开这一矛盾心态的钥匙。  相似文献   

10.
挚虞是西晋重要文学家,一生著述宏富,惜其书宋后悉皆不传。从辑存的佚文看,在文学成就方面,他于各体文学创作均有一定成就和建树,尤以议礼议政之文最称宏辩,又最切实用,成就最为突出。在文学之学术贡献方面,他编纂了我国首部诗文总集《文章流别集》,撰写了我国首部文体研究专著《文章流别志论》,编撰了我国首部文学家传略集《文章志》,此三者均有首创之功,尤以《志论》对古代文体论及文体学贡献卓著,最受重视,影响深巨。因此,他自应在我国文学史特别是文体理论与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1.
唐人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是一个富于文学色彩的词语,因其习用于文人学士圈中,所以其词义的约定俗成性尤其明显。把"商女"释作"商客之女"或"商人妇"的说法是缺少根据的,还是应该按照传统解释为"歌女"。古代"商女"常见于诗中,因为文人多涉足风月场,且尤善"惜玉怜香",双方互有"才子佳人"之情结,所以歌女文化是旧时城镇生活的一道"风景线"。另一方面,诗人与歌女有一种特殊的互为利用关系,即乐工、歌女靠诗人新作谱曲演唱以标新调,诗人靠歌女唱其诗词以扬才名。自20世纪上半叶到现在,由于文化转型的原因,传统的国学研究、文学活动(主要指古诗文的写作)出现了一个近百年之久的文化断层,这种事实的一个直接后果是,许多清以前文人口头笔下常用的、对他们说来谈不上有理解障碍的语词,今人却不理解了,因此今人研究传统文学更应当采取审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的这首《七夕》诗,为我们描述了在浩瀚的夜空下,人们轻舞着拂暑的罗扇,在纳享着夏夜的清凉,同时,更把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文史不分家,著名的史学家,往往也就是文学家;同样,著名的文学家,往往也有史学著作。南宋的爱国诗人陆游,他的《剑南诗稿》、《渭南文集》,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璀灿的明珠,而他的《南唐书》,在史学领域里也应该算是较为优秀的作品。关于陆游的《南唐书》,目前虽然有人提出怀疑,认为陆游未作《南唐书》。但是这种怀疑毫无道理,我将在本文附论中加以商榷。本文以《南唐书》系陆游的作品为立论根据。在陆游一生甚为坎坷的仕途生活中,曾三度出任史官,参与修撰国史。第一次是在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以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参与《太上皇帝圣政》的编修。这一次时间很短暂,钱大昕《陆放翁先生年谱》说他实未至史院。第二次是在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任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为时约十个月。第三次是在宋宁宗嘉泰  相似文献   

14.
《东西南北》2012,(16):32-33
曹植,字子建,史称陈思王,192年约10月15日生,安徽亳州人,历任正地市级的平原侯、临茁侯,副省部级的中郎将,少将军衔的征虏将军,副国家级的陈王。曹植是三国时期的诗人、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才高八斗”的成语由此而来。曹植的代表作品有《白马篇》、《洛神赋》、《七步诗》等。  相似文献   

15.
赫琰 《社科纵横》2007,22(8):118-119
本文通过对《左传》、《国语》等相关材料的钩稽,研究春秋时期臧文仲其人其文。臧文仲是春秋时期鲁国最为重要和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的人格魅力、思想及辞令等文学创作,为后来的叔孙豹等鲁国君子所继承,也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来源。  相似文献   

16.
信息     
唐都学刊,1989年第1至第4期的论文受到转载、摘登、题目索引的部分情况: 1、朱虎成《杜牧研究的新收获—读〈杜牧评传〉》唐都学刊,1989年第1期。陕西人民出版社《品书粹集》,1990年11月版,P588-591.全文收入。 2、国强,洁芒《韩信为什么会发展到谋反这一步〈淮阴候列传〉辨诬说质评》唐都学刊,1989年第3期。  相似文献   

17.
嵇康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思想家.他独特的文化品格和高洁的人格对唐代诗人影响极大,在时代和社会的作用之下形成了独特的接受现象.对《全唐诗》进行检索和整理,从人际交往、生活乐趣和对《广陵散》三方面考察唐代诗人对嵇康的接受,并尝试分析其接受之原因.  相似文献   

18.
杜牧的咏史诗意象丰满,措辞优美,构思多从新、奇、特、异入手,形成俊爽峭健的艺术风格,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在立意上,未制文先制题,好作翻案语;在结构上,先铺叙,后托意,多掉尾一波;在描写上,采用"示观"与动态描绘;在人物塑造上,略神取貌;用"极近人之笔状极骇人之事";在层次上,用"画家三染"笔法;在表现手法上,多运用设问、对比等修辞手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北宋熙宁六年(1073)杜陵田概编就《樊川别集》,序云:“集贤校理裴延翰编次杜牧之文,号《樊川文集》二十卷,中有古律诗二百四十九首。且言杜牧始少得恙。尽搜文章阅千百纸,掷焚之,才属留者十二三。疑其散落于世者多矣。旧传集外诗者又九十五首,家家有之。”所言“集外诗”,即《樊川外集》。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始著录,据田氏序  相似文献   

20.
冯梦龙(1574-1646)被称为大文学家,看起来会有争论。就他本人的作品而论,没有一种可以当之无愧地居于第一流之列。他编印的短篇小说集《三言》、民歌集《挂枝儿》和《山歌》以及小曲选《太霞新奏》都是晚明通俗文学不可或缺的选集。没有他的热心收集和整理,其中至少有一部分不见得能流传到现在。他改编的《三遂平妖传》按照原本加以补足,《新列国志》则比余绍鱼本有显著提高,两者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他收集整理晚明通俗文学的卓越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冯梦龙出生于明末,比汤显祖虽只迟了二十四年,情况却已大异。在汤显祖时代,类似西方文艺复兴的社会思潮和文学倾向,带着封建士大夫的烙印,正在曲折地向前发展;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