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其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公民在宪法上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以及这些权利能否得到切实保障。中、日、美三国宪法均规定了公民的宪法权利,但是,由于宪政发展的不同历程和立宪所处的特定时期等诸多原因,三国宪法中关于公民宪法权利的规定各有差异,对公民宪法权利的保障以及救济手段也不尽相同,这反映了不同的宪政理念。因此,比较美、日宪法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及其保障对中国有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内容理应在现实社会中得到保障.我国现行宪法不仅无法回应现实生活中新出现的权利诉求,而且对已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在受到侵害时也难以寻找救济途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宪法不具有可诉性,难以在司法实践中适用.为最大限度地保障宪法所赋予的公民基本权利,构建良好宪政秩序,应当增强宪法的可诉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国内外宪法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作些比较研究,从而探索现代世界各国宪法发展的新趋势。文章集中论述了现代宪法同早期宪法相较,具有的五个特点;最后指出我国现行宪法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并考虑到各国宪法发展的新趋势,调整了公民权利和义务在宪法结构中的地位。仅从规定公民权利和义务这一侧面来看,已经表明这部现行宪法比我国建国以来制定公布的前三部宪法更臻于完善。  相似文献   

4.
公民宪法权利实现的程度既是衡量宪政体制是否完善的标志之一,又是推动宪政制度发展的重要力量,宪政制度是公民宪法权利实现的基本制度保证。为使公民权利得到保证,应设立科学合理的宪政制度。  相似文献   

5.
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不可能产生宪政。市场经济是宪政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产生权利观念、权利意识,促进政治法治化、民主化,要求限制政府权力,保护公民权利,产生宪法观念和宪法,培育宪政生存的社会基础———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宪法意义上公民权利的“应然”、“实定(法定)”和“已然”三种不同的状态,以及“宪法悬空”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宪法学上的权利研究应当将重点放在将权利的“实定(法定)”状态变为“已然”状态,即研究已经规定在宪法中的权利怎样成为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现实,指出准确地把握物质生活条件与宪政发展的关系,找到有物质生活条件支撑又符合法治发展要求的宪政运动进程的“度”,有效地推动宪法“实定(法定)”权利的实现,是宪法学研究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宪政视角下的纳税人权利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宪法在公民权利的规定上比较宽泛,税收宪政精神和制度规定方面的欠缺十分明显,特别在财产权的保护方面、税权的分配方面,税收的监督权等方面仍有相当大的空白,需要通过适时的修宪来补足。从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实行税收立宪、建立健全税收法律体系和完善预算监督制度四个方面加大力度,能够更好地保障纳税人权利,实现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美国宪法在不断的发展和修正中形成了权力、权利和民主三个维度 ,构成了宪政的三足。权力的分立与制衡、公民权利、选举制度、自由宪政等逐渐成熟推动了美国宪政的不断发展。这同美国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变化密切相关 ,同时也是人民不断斗争的结果。宪政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制度日趋成熟 ,同时也更加暴露出其弊端  相似文献   

9.
主要对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内涵作了详细的阐述;并指出了在保障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有:公共权力严重侵害公民的权利;公民权利意识淡薄;公民权利受损缺乏可诉性;侵害公民权利的法律、法规尚存;监督机制缺位。针对我国宪法实施过程中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现状,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建立宪法诉讼制度的具体措施;建立和完善涉及公民权利的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建立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制约与制衡机制以及建立健全良好的监督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迁徒自由权是现代社会公民应当享有一项基本宪法自由权,也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项基本人权,正是因为迁徒自由权具有宪法权利属性,世界各国宪法和国际人权公约中都有关于迁徒自由权具有宪法权利属性,世界各国宪法和国际人权公约中都有关于迁徒自由权的保障与限制性规定。根据当代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在我国恢复复法迁徒自由权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应当提出确立宪法迁徒自由权的修宪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宪法:民主之法——论宪法学的研究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是宪法学的研究对象 ,宪法产生发展的历史、宪法的内容及宪法发展目标揭示了宪法学这一本质特征。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 ,宪法含义经历了从规定政权组织结构到规定公民权利 ,从规定公民权利到保障宪法中公民权利实现的变化 ;从现实世界范围内各国宪法内容考察 ,它们在形式上都承认主权属于人民 ,确认了一系列民主制度和民主原则 ;从人类发展趋势来看 ,民主是人类社会不懈的追求 ,由于需求的无限性 ,人类对民主的追求也没有止境。据此 ,宪法学研究范围具体应包括 :宪法基本理论、宪法制度、国家、公民及国家与公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最近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法制教育维护安定团结的决定》。决定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教育公民正确认识和行使宪法规定的自由与权利。任何一个国家关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都是这个国家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体现着一个政权的阶级性质。因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就成为近代国家宪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户籍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立基于对改革的宪政基础的准确认识。在准确把握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关系的前提下,户籍制度改革的宪政基础在于对公民宪法权利的保障与实现,公民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则的尊重与落实。  相似文献   

14.
监督和保障宪法的实施是世界各国宪政建设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自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问世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陆续以不同的形式建立了宪法监督制度。然而,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尚不完善,本文通过介绍目前世界一些先进国家的宪法监督制度及我国宪法理论界对我国宪法监督模式的设想,从我国国情出发,选择一种最佳的切实可行的宪法监督模式来推动我国宪政事业的发展,从而使我国公民的权利在实践中获得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信访权是有中国特色的,最传统、最贴近民生的一项公民权利。信访权具有与其它各项宪法权利不同的价值和功能,是其它宪法权利无法涵盖的。只有将信访权上升为宪法权利,在宪政视野下架构信访制度,才能使信访的价值和功能得到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6.
宪政文化的创新,首先是立法文化与宪法文化的创新.宪政是动态的运行中的宪法,是一个极具人文气息的概念,但二者还是存有根本性的区别.宪政创新的主要内涵是指依照宪法规定所产生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宪法规范与实施宪法相结合产物的创新.宪政文化以宪法文化的发育、培植、养成为前提,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心理与一国的国情,体现了权利→←权力结构与制约宪政精神之碧华.  相似文献   

17.
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法制化历史已逾百年,社会保障权成为公民宪法的权利,相继进入各国宪法的公民权利条款中.修改后的我国<宪法>第十四条第四款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入宪"成为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化的坚实基础,也促进了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化的进步和发展.但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化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权保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民国宪政道路比较坎坷,从"五五宪草"到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关于人民权利与自由之争,体现了立法价值的进步。"五五宪草"制定过程中,吴稿与张稿之争体现了不同的立法出发点,最终由于特定的时代背景选择了吴稿,体现了宪法间接保障主义的精神,但在《中华民国宪法》中却选择了自由主义倾向的宪法直接保障主义,而从限制主义到宪法保障主义也是宪法制定中最有争议议题。其转变虽然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但更重要的是立法者对宪法中人民权利认知的深入,是时代的进步,意义深远,对当下宪法公民权利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国家,宪政秩序的形成,宪法监督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因为它本身就蕴涵着秩序价值,并且通过将政府权力的行使限制在宪法规制的范围内、将公民权利的行使控制在宪法设定的框架里以及将权力与权利的相互关系维持在良性互动状态中,从而彰显秩序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我国宪法在人权本源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导致了对实体性人权表述和理解上的差异,因此,协调二者在人权本源理念上冲突是我国加入《公约》面对的首要宪法调整问题.立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社会现实,调适、建构起新的人权本源宪政理念,即人权是人自身所固有的、基于人自身的本性所产生的,因而是人应当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不是以法律、国家是否规定为转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