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苏稻田养鱼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是对传统稻作农耕的合理发展,其发展经历了唐代的挫折,至迟在明代,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复合农业生产方式,放养鱼种逐渐多样化。民国时期,江苏出现了专门机构指导稻田养鱼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了4个阶段的发展,江苏稻田养鱼走向了成熟。稻田养鱼作为一种农业多种经营,是生物多样性在宏观系统层面上的有效利用,在江苏稻田养鱼系统中,水稻是主体,鱼类是绝对优势种群。结合江苏稻田养鱼的历史和生物多样性的思想,提出了江苏稻田养鱼今后进一步发展的对策:遏制水体污染,保护稻田养鱼的生物多样性;增加养殖对象,加强稻田养鱼的生物多样性;强化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稻田养鱼的技术水平;健全服务体系,规范稻田产鱼的市场管理行为;改善生产条件,完善稻田养鱼工程的硬件设施。  相似文献   

2.
2005年,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历史渊源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针对目前青田稻田养鱼有1200多年历史的既定说法提出质疑,从青田历史文化入手,根据中国史籍文献对有关稻田养鱼的记载,结合青田的地理环境、农耕文化、风俗习惯及民间信仰等,进行分析,推定青田稻田养鱼已有2400年以上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三分养,七分管”,稻田养鱼因水较浅,面积较小,生态环境受到限制,所以日常管理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及大面积调查一致表明:鲜鱼亩产20~150kg,鲜鱼产出量与稻谷增产率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y=11.375~0.1543x,r=-0.9951;结果还表明,有效穗不足是养鱼高产的稻田水稻减产的实质性原因。为此初步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贫困与两种生产紧密相关。生产分为两种:人口生产和经济生产,文化是这两种生产的外在表现。现代性变革动摇少数民族两种生产的根基,促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转型。在生产逻辑下建构生活方式,形成不同少数民族文化类型,时空推演使各民族文化充满复杂性。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依托于村寨,村寨的典型特征是其具有封闭性,与少数民族贫困的整体性相一致。时代变迁,两种生产打破传统村寨结构,消散原有生产结构的封闭性,少数民族文化必然转型。脱贫致富蕴含着传统与现实碰撞,也必然会产生诸多现代性问题。贵州少数民族摆脱贫困依赖于文化转型,但是需要关注村寨原有结构的调适能力,特别是少数民族共同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6.
城乡等值化是让农民与城市居民在收入水平、就业机会、工作条件、社会保障、居住环境等方面“不同类,但等值”。其模式主要是通过土地整理、优化产业结构、村庄革新、强化生态保护等,将农民留在土地上。而城乡公平概念则是基于城乡之间存在发展上、政策上以及财政、就业、社保等方面的不公平而提出的。实现城乡公平发展要统一城乡规划布局,统一城乡户籍管理,消除二元户籍制度的弊端,保证城乡居民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  相似文献   

7.
作为石油行业成功企业的一个分公司代表,中石化贵州分公司的成功实践证明了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深入调查该公司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与不足,客观地再现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和建设中存在的现状与问题。  相似文献   

8.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发展中的最重要的部分,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也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非常重要的环节。制定一个能带动公司走向胜利的公司战略是每一个公司的高层管理团队最优先的管理任务。公司要发展必须要有资金进行技术改造,以适应产业政策纲要中的规定淘汰老产品。  相似文献   

9.
节日是一个族群具有周期性和仪式性的集体活动,也是该族群文化精髓的集中展现。文化学者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保护方式,以期使文化遗产得到更好保护和发展,并通过一系列的田野考察,从集体记忆的理论入手,对贵州控拜文化节日进行分析,认为村落文化节日基础尚好,但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相似文献   

10.
贵州少数民族通灵巫师及其巫仪仍然活跃在民族村寨中并对民族村寨生活产生一定影响,“迷纳”及“打迷纳”活动是这种文化现象的代表.其主要特征体现在成巫、入巫的类萨满性、神鬼体系的原生性以及主要巫仪的从属性上.当代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通灵巫师的性别意识正在淡化,跨地域与跨民族的神性职能正在显现,其信仰内涵正在为世俗功能所替代.  相似文献   

11.
贵州民族地区著名古镇文化以其所具有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古朴的历史遗迹及不可再生的地方民族特色,正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保护好贵州民族地区原生态古镇文化资源是开发建设贵州民族地区古镇旅游文化的前提和条件;开发建设应该在保持古镇原有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利用贵州古镇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2.
发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信息体系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首先论述发展农村信息服务业的重要性,并阐述农村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以贵州为例提出农村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当下,学校教育的发展在某程度上出现“高原现象”,而社区教育探究成为化解此现象的路径之一.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有协同发展的基础.为修复与促进苗族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发展,本文尝试提出几点策略:促使学校资源最大限度地向社区开放、依托社区建立起苗族青少年教育的社会大课堂、加大苗族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改革力度,等等.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发展基础非常薄弱的贵州,要在2010年实现人均GDP超过800美元的历史性跨越,必须客观审视自身的竞争实力和不足所在,对自己有一个科学的定位,正确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着力发展,促进贵州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促进贵州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多彩贵州”是一种独具标识的民族文化品牌,它的传播定位是“多元、和谐、原生态”,其传播的物化要素包括品牌名称、标识、口号与包装等已形成基本的识别体系.“多彩贵州”作为我国首个省级区域性文化品牌,既带有公益性,又涵盖广泛的商业性,其传播策略主要采取广告传播、公关传播、营销传播、形象代言人传播等形式.  相似文献   

16.
在工业化、城市化提速的今天,应大力发展贵州的石文化.要采取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发展赏石文化,以带动奇石采集、加工、配座、运输和销售,带动奇石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充分利用富甲天下的石资源,广泛采用石材、石料作为装饰和建筑材料,大力发展石材产业和石雕石刻、石质工艺品,并培养石材开采、加工和石化工、石建筑方面的人才,打造具有鲜明贵州特色的石建筑文化,以助推贵州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文化软实力的视角,通过对贵州民族旅游发展战略的态势分析发现:贵州民族旅游发展既有优势,又有劣势,未来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鉴于以上发展态势,本文提出优势机会组合的理想型(SO)、劣势机会组合的转变型(WO)、优势威胁组合的规避型(ST)和劣势威胁组合的防御型(WT)四种符合贵州民族旅游发展的战略类型。  相似文献   

18.
贵州是一个历史悠久、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特殊的地质地貌使得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尤其是法律的缺失,现从多个方面介绍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区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一些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9.
喀斯特地区农村的脱贫致富是我国的一大难题。一方面,喀斯特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喀斯特又给农村带来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生活在喀斯特地区的人们就应该利用这些资源来求生存和发展。以贵州为例,分析喀斯特给旅游带来的正负影响,从而在此基础上构筑旅游区及其附近农村的双赢模式:一方面,当地农民为旅游景区提供相对廉价的劳动力、物资、工艺和租赁等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土地;另一方面,通过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区可解决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提高其经济收入、培养其技能,提高其素质,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从而使旅游区与当地农村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20.
邯郸是国家命名的"全国武术之乡""太极拳之乡",辖区内的永年县广府城是国家级的"太极拳圣地"。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品牌优势,围绕太极拳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对邯郸市、对河北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