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宏观视角     
《四川省情》2008,(5):48-48
联化信托引进外资银行;银监会明确大型银行案件责任追究标准;禁止成品油企业擅自提价。  相似文献   

2.
2013年7月20日起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业内掀起了一股讨论热潮。基本观点有三:短期对实体经济和银行影响有限,象征性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放开贷款利率下限,银行可能为优质客户设定更低的利率,利好大型央企;放开贷款利率上限,银行可提高定价空间,小微企信贷可获得贷款概率提高。银行层面的反应相对比较冷淡,笔者近期走访的10余家银行均无实际应对措施,仅在中高层管理会议中提及关注此事。银行内部人士表示政策宣传推广被大众认知需要一定的时间,短期内对银行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3.
观点传真     
《四川统计》2009,(6):4-4
应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未来几年银行难现超常增长;现行货币政策将导致较高通胀;稳定经济必先稳定美元;GDP增速有望达9%至10%。  相似文献   

4.
观点传真     
《四川省情》2009,(6):4-4
应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未来几年银行难现超常增长;现行货币政策将导致较高通胀;稳定经济必先稳定美元;GDP增速有望达9%至10%。  相似文献   

5.
最新资讯     
《四川统计》2008,(11):3-3
争取明年底前基本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央行取消信贷约束,释放银行资金活力;国际金价油价创25年最大单月跌幅;证监会将有效增加投资者回报;全国登记的个体工商户达2823.95万户.  相似文献   

6.
2007年注定是银行业无法平静的一年,节节攀升的股市房市极大的激发了人们的投资热情,银行的理财产品空前火暴;伴随着业务量而大幅增长的还有客户对各大银行的投诉:收费过高、透明度差、知情权没有保证……银行俨然成为了消费投诉的新热点。银行投诉的上升和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日益重视密切相关,消费者对银行的要求不仅满足于较高的服务水平,还有更高的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7.
2006年,注定是中国银行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宏观上,政府监管政策开始放宽,金融创新得到进一步鼓励,知识产权保护受到重视,混业经营之路日渐清晰,银行开始开拓其他业务;行业层面,银行业按照WTO的协议如期开放,外资银行全面进入,大举布点,内外资银行虽然没有开始正面的直接;中突,但火药味已然十足;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银行流动性创造效率角度评估我国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基于我国204家银行2002—2021年的数据,使用两阶段链式网络DEA方法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整体上,银行业流动性创造效率呈下降趋势,当前总体处于低位;不同类型银行间差异较大,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业务生成与流动性转换匹配最好,流动性创造效率最高;区域性商业银行因资金空转现象严重,匹配度最差,流动性创造效率最低;外资银行虽拥有较好的匹配度,但因业务受监管限制,流动性创造效率也较低。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17家商业银行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文章采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考察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银行间竞争程度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商业银行间竞争程度加强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风险;而非利息收入与银行风险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银行资产规模低于4万亿时,非利息收入的风险分散化效应并不显著,而银行资产规模超过4万亿时,非利息收入的增加加大了商业银行风险.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债务的融资成本与银行竞争和政府隐性担保有密切联系。文章采用2008—2018年地级市银行数据,利用银行分支机构的集中度衡量银行竞争程度,研究银行竞争对城投债信用利差的影响,并引入地方政府隐性担保能力作为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研究发现:一方面,银行竞争能直接降低城投债的融资成本,但其作用程度受地方政府隐性担保能力的调节,隐性担保能力越强,银行竞争降低城投债信用利差的程度越大;另一方面,银行竞争还通过地方政府隐性担保能力的中介作用,间接降低城投债利率。对银行的异质性分析表明:股份制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数量增多能降低城投债的利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新《预算法》并没有打破城投债的隐性担保。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基于实证结果,文章认为应当继续深化金融业结构性改革,推进地方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适度加大法定债券发行规模,逐步打破市场对融资平台的隐性担保预期。  相似文献   

11.
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前提在于风险趋势的动态监测,该趋势决定于长期条件风险价值溢出传染。为有效测度中国上市银行的增量长期条件风险价值指标并评价其系统重要性和系统脆弱性,选用GARCH-MIDAS模型估算其长期波动率、短期波动率及总波动率,使用DCC-MIDAS模型测度长期相关系数和总相关系数。将所测算出的长期波动率与长期相关系数相结合,计算出增量长期条件风险价值、长期风险溢出指数和长期风险吸收指数。对比分析增量长期条件风险价值和以往研究中所使用的增量条件风险价值之间的差异和联系。考察剔除短期扰动下的风险价值溢出的长期趋势特征,并根据构建的长期风险溢出指数和长期风险吸收指数,稳健地识别出剔除短期扰动下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和系统脆弱性银行。研究表明:其一,金融资产波动可以显著分解为长期波动和短期波动,长期波动决定着银行收益率波动趋势;金融资产间的相关系数则主要由其长期相关系数决定,并受到短期因素的干扰;其二,长期风险价值确实能够有效测度银行风险价值变化趋势,且增量长期条件风险价值决定增量条件风险价值的变化趋势,是银行风险溢出传染的核心要素;其三,通过增量长期条件风险价值构造的长期风险溢出指数LS...  相似文献   

12.
倪健惠  阮加 《统计与决策》2023,(19):158-163
影子银行体系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密切相关。文章基于2008—2022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ΔCoVaR方法测算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实证检验影子银行业务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效应及传导路径。结果表明,影子银行规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能够分散系统性金融风险冲击,当影子银行规模超过拐点时,对系统性风险具有集聚传染效应;影子银行业务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U”型影响主要通过期限错配和稳定程度两种路径传导,而通过信贷水平和非利息收入两种传导途径则呈“倒U”型关系;商业银行个体微观特征和外部货币政策调整,导致影子银行业务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13.
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委托,利用银行现有的机构、设备、人员以及技术、信息、信誉、地位等,为客户提供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由于该项业务不涉及银行传统的存、贷款项目,银行与客户之间不直接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因而,一方面能增加银行的业务收入,促进金融业务范围的延伸和业务量的增长;另一方面,还能满足用户的需要,更好地为顾客服务,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并具有风险低、效益高的特点,为此,正日益受到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视。从我国各商业银行的现状看,总体上说这项工作发展速度较慢,经营种类偏少,收益不高,有的业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改革的力度很大,银行无论在自身的经营目标、经营方式上还是在整个金融格局的地位、作用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宏观上,各家银行都在逐步向国际化银行迈进;微观上,各行的基层机构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大胆开拓业务,力争在同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各商业银行都形成了一定的经营规模。这里,笔者就如何提高商业银行基层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谈几点看法:一、以效益为中心,在各个经营环节中增收节支基层机构是商业银行的基本组成单位,它们的总体经营状况决定着某一商业银行的最终经营状况,所以在经营中,…  相似文献   

15.
应用双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岭回归模型对中国寿险需求进行实证分析。着重分析了人口因素对寿险需求的影响,在分析中引入了虚拟变量,并对多重共线性问题利用岭回归加以改善。研究表明:人口的城乡结构对中国寿险需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寿险需求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少儿负担系数及银行实际利率与寿险需求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受教育程度对寿险需求有显著的正面作用;而老年负担系数显示了对寿险需求正面的但不十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自由放任的银行体系中,储户与银行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决定了银行具有采取道德风险行为的内在冲动,银行倾向于采用高风险的经营策略,众多银行对投资项目的竞争必然产生资产泡沫,一旦泡沫破灭,泡沫资产便会形成不良资产累积在银行体系中,使得银行的流动性下降,当此消息为储户所知,便会造成储户对银行的挤兑.由于在金融市场中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储户对个别银行的挤兑会通过资产负债表进行传染,并且银行挤兑的传染会自我实现,这就导致了整个银行体系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17.
借鉴生物学中传染病模型,建立了银行风险传染的随机模型。描述了银行风险在银行系统中的传染过程,分析了受传染银行的数目变化规律以及银行风险传染率、银行间的关联度和银行风险治理率对银行风险传染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降低传染率、降低关联度或增加治理率都可以控制银行风险的传染,并且降低银行间的关联度比增加治理率对控制银行风险传染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上市银行特许权价值和银行稳健性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许权价值等于银行在未来持续从事经营活动所得到的超额利润的现值,它的自律效应能够促进银行的稳健经营。在对特许权价值和银行稳健性关系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特许权价值和银行稳健性的计量经济模型,并采用14家上市银行2000-2010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银行的特许权价值越高,对银行的稳健性的促进作用越明显;隐性保险制度削弱了特许权价值对银行稳健的影响;银行规模越大稳健性越好;次贷危机影响了银行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阐释银行贷款竞争风险效应生成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对这一效应的影响机制,并选取321家商业银行2007—202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贷款竞争与银行风险之间存在U型关系,且通过了Lind-Mehlum三步法检验;在竞争度低于临界值的良性竞争区制与高于临界值的恶性竞争区制,贷款竞争分别具有风险抑制与风险加剧效应。政策工具的边际影响方面,资本监管对贷款竞争的风险效应具有结构性治理优势,其在加强良性竞争风险抑制效应的同时减弱了恶性竞争的风险加剧效应;紧缩性货币政策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则面临权衡,二者分别从整体上削弱与放大了贷款竞争的风险效应。政策工具的协同影响方面,紧缩性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资本监管的治理效果在良性竞争区制均无显著影响,在恶性竞争区制分别具有加强与削弱作用。进一步考察结构维度宏观审慎因素的影响发现,以同业负债占比刻画的银行直接关联有助于增强良性竞争的风险抑制效应,但也会放大恶性竞争的风险加剧效应;以业务同质化水平刻画的银行间接关联会削弱良性竞争的风险抑制效应,且会放大恶性竞争的风险加剧效应。本研究对于银行业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协调运用宏观...  相似文献   

20.
向蓉美 《统计与预测》1998,(5):12-13,58
一、建立银行电子化统计势在必行现代银行要跻身于商品经济的大潮而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银行的科技进步体现为银行电子化建设的规模和水平。所谓银行电子化,是指把高新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应用于银行的业务处理、信息传送和管理决策的活动过程。这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