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太宗于雍熙三年(986年)大举伐辽.最近,李一氓同志在《读〈辽史〉》一文中(《文艺研究》1981年第4期),认为是“宋五路攻辽”;常征在其《杨家将史事考》中,也认为宋军兵分五路,北攻辽朝.雍熙北伐究竟兵分几路?常征说,除了山西、河北三路宋军攻辽外,还有高琼“曾率水军浮海北攻平州,并占领今滦河下游及秦皇岛地区,为北伐中宋军重要的一路.史传疏漏其事,而观于《辽史》,其军事行动曾严重危胁契丹,故肖太后曾派重兵御之也.”考《辽史·圣宗本纪》,统和四年三月十四日,“诏林牙勤德以兵守平州之海岸以备守”;又《耶律化哥  相似文献   

2.
读宋初九僧诗零拾(一)周本淳简长籍贯《全宋诗》卷一二五云“释简长,沃州(今河北赵县)人。九僧之一(《清波杂志》卷一一).”按周辉《清波杂志》,《四部丛刊续集》影宋本作“州简长”,《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本并作“州”,各种辞典均无“州”之条,而个别...  相似文献   

3.
元修宋、辽、金三史,《金史》“独为最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代学者施国祁在其“竭二十余年之力,刊伪补脱”的《金史详校》序中说:“金源一代,年纪不及契丹,与地不及蒙古,文采风流不及南宋。然考其史裁大体,文笔甚简,非《宋史》之繁芜;载述稍备,非《辽史》之阙略;叙次得实,非《元史》之伪谬。”比较《宋史》、《辽史》、《元史》的弊  相似文献   

4.
十世纪初,契丹(947年改称辽)兴起,开始西向发展。由于840年回鹘汗国灭亡后漠北没有建立起强大的政权,居住在漠北的仅是总称为“阻卜”,然而却互不统属的部落,因而,契丹得以很快使这些漠北部族归属自己,但辽代初年“阻卜”部落仅是表示臣属,并没有真正处于契丹的有效管辖之下。从景宗保宁三年(971年)任命第一任西北路招讨使起,辽朝极力加强对漠北各部的统治。直到圣宗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镇州、防州、维州三州建成后,辽“开境数千里”(《辽史·萧韩家奴传》),对漠北的统治大大巩固。 除了镇抚漠北各部的活动外,辽朝似乎也曾有更往西发展的企图。穆斯林史料中记载到:1024年,契丹和回鹘使者来到加兹尼朝廷,希望在其与喀喇汗王朝的斗争中得到加兹尼王朝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正> 小说和戏剧里的包公,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人物。他的真名叫包拯,字希仁,安徽庐州(就是现在的合肥市)人。据《宋史本传》等记载,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九百九十九年),死于仁宗嘉佑七年(公元一千零六十二年)。他二十八岁才考中进士,除(升)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知县。因为父母皆老,他推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同意他去,他便辞官归乡。没几年,双亲相继去世,他在墓旁守制终丧,前后在家十年,仍不肯离去。后经乡亲们再三劝说勉励,才又出来做官。他为官二十多年,先后担任过监察御史,河北都转运史,谏议大夫;出任过河北、广东、安徽、江苏、河南等地的州县首席长官,一度出使过契丹。晚年时,  相似文献   

6.
中华书局出版的《宋史》校点本给读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宋史》分量很大,原来问题就比较多,所以经过校勘、标点之后,还存在一些问题,今仅就我读后发现有关广西的一些问题简述如下:(一)原书(“原书”,指的是中华书局出版的《宋史》标点本,以下同。)二册卷一五,《神宗纪》三七五页有:崇宁四年八月“庚午,以王、江、古州归顺”一句,句中以“王江分断为两个地方。原书七册卷九十《地理志》及原书卷四九五《抚水州蛮传》又把“王江”  相似文献   

7.
一、据《提要》卷一一《书类一》载: 《尚书讲义》二十卷。宋史浩撰,浩字直翁,鄞县人,绍兴十四年进士。 今案:《宋史·史浩传》于浩登科年代不系年。 考《宋会要辑稿·选举》、《文献通考·选举》、《宋史·高宗纪》等书所载,并无绍兴十四年榜,此必误。 考《宋史》卷四○○《汪大猷传》称:“(大猷)登(绍兴)十五年进士……。大猷与丞相史浩同里,又同年进士,未尝附丽以于进。”又《南宋馆阁录》卷七称:“史浩字直翁,四明人,刘章榜进士出身。”案刘章为绍兴十五年状元(参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绍兴十五年四月纪事),是史浩实十五年进士。  相似文献   

8.
朱郑勇 《理论界》2013,(8):137-139
中华书局点校本《宋史》卷417《赵葵传》校勘记认为:《赵葵传》"时金人陷蕲州者至久长,数十骑出山椒"之"久长"为"天长"之误,"山椒"为"全椒"之误。然细考当时宋金战争之形势,及《宋史》、《金史》其他相关纪传,可知《宋史·赵葵传》之"久长"、"山椒"不误,"久长"即《元丰九域志》所载之久长镇,此镇至南宋犹存。久长镇方位的确认,有助于澄清《宋史·赵葵传》及《扈再兴传》关于嘉定十四年宋金战争纪事含混不明及错误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者先前曾考证了郁达夫的《小说论》的写作和出版时间(载本刊八○年二期),纠正冯雪峰同志的一九二九年说。近阅读《近代日本文学辞典》(久松潜一、吉田精一编,一九五五年版),方知日本作家德富芦花的小说《不如归》,自一八九八年问世后,至一九二七年九月该《辞典》出版时,翻印在一百九十版以上,郁达夫在《小说论》中说“已经  相似文献   

10.
说明:《宋史》卷二五三《折德扆附玄孙可适传》云:“明年(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复以[可适]为渭州,命其子彦直秘阁参军事,数月而卒,年六十一。彦质,绍兴中签书枢密院,别有传。”但《宋史》实无《折彦质传》。唯卷二一三《宰辅表》四及有关卷帙中偶书其事迹。彦质既名列《宰辅表》,堪称南宋重臣之一,理应立传,史家忽略,未免遗憾。折氏自五代以来即为党项之一大望族,世守麟、府,北御辽而西抗夏,始终为北宋藩篱。彦质则随赵构南迁,忠贞不二,功绩卓著,应予表彰。是以不揣鄙陋,辑零散资料。草此专传,补《宋史》之缺,且愿就教于识者。折彦质字仲古,别号介之。以曾筑草堂于寿安锦屏山中,名为“葆真”,因自号为葆真居  相似文献   

11.
北宋河北塘泺的国防与经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河北的塘泺(又称塘泊、塘水),是由众多的河流、沟壕、堤堰连接的湖泊群、草泽地和一些水田所构成的水系,它是北宋的北方国防线。因此,北宋一代对河北的塘泺十分重视。《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武经总要》等重要史籍,都对此有专门章节的记载。这在以前的史籍中是没有的现象,在以后的史籍中也很少见到。足见塘泺在北宋具有特殊意义。本文试对这个问题作一探讨,请专家教正。  相似文献   

12.
公元十世纪初,随着唐中央政权没落以及中原地区分裂割据局面的出现,耶律阿保机领导契丹族嵋起于我国北方。九三六年(太宗天显十一年),石敬塘割让“燕云十六州”,契丹政权扩及到华北。九四七年(太宗大同元年),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辽朝把政权分“北面”、“南面”两个系统,即“北面官”和“南面官”。  相似文献   

13.
有明一代,安南侵略者多次骚扰边境,侵我国土。与其毗邻的广西受害尤深。以广西各族人民组成的土兵(俍兵)为国为家,英勇抗敌,有力地回击了侵略者,为祖国的领土完整和社会的安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翻开史册,明代安南统治者侵扰我国西南边境的记载屡见不鲜。洪武十年,“交人以兵攻永平寨(今宁明),遂越铜柱二百余里,侵夺思明属地”,其后“交人侵迫益甚”。(《续通考》《四夷考·西南夷》)。永乐二年,犁季(?)侵思明土府属地禄州、西平州和永平寨等。永乐七年,武装进犯钦州地区。永乐九年,再犯钦州。宣德间侵钦州,占地四峒九十九村;宣德三年,攻安平、思陵州,据二峒廿一  相似文献   

14.
广西社会科学院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桂林抗战文艺辞典》(以下简称《辞典》),收入桂林抗战时期有关文学艺术方面的人物、作品、论著、报刊、社团、文艺活动的条目1900多条,全书65万字,是研究抗战文艺不可缺少的工具书。早在1980年,广西社会科学院就组织了一批研究人员收集整理桂林抗战文艺资料,先后出版了《桂林文化城纪事》、《桂林文化城概况》、《文艺期刊索引》、《西南剧展》、《欧阳予倩与桂剧改革》等研究资料专集,为编撰《辞典》打下了雄厚的基础。可见,《辞典》是在占有丰富资料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顾吉辰同志撰著的《<宋史>比事质疑》一书,于1987年在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最近,他的另一本新的学术著作《宋史考证》(计74万字),又在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近年来研究宋史取得的又一新成果。它对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的专业人员和古籍整理研究的同志,在阅读、使用《宋史》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如果说《<宋史>比事质疑》一书具有下列三方面的特点:一、全面系统地对《宋史》本纪、志、表、传进行考辨质疑,是一件开创性的工作;二、考证资料广博,尤注重第一手的原始资料,提高了本书质疑的学术价值;三、推翻了一些史学界的传统观点,提出了许多颇有新意的见解,新著《宋史考证》则又具有如下新的特点: 首先,它着力于南宋朝记事的考订质疑,为治南宋史者打下了可靠的史料基础。《宋史》为我国二十五史中,卷帙最多的一部官修正史,其本纪部份计有  相似文献   

16.
《金瓶梅》这部小说借用北宋末年的历史背景写明代中叶以后的现实,臧否人物,寄寓深意,加上它的作者和成书过程一直扑朔迷离,成为争论不休的疑案。因此,对小说人物的考证,也许可以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先说《金瓶梅》中的主要人物。西门庆、潘金莲、吴月娘等人是真名还是假名?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虽有些民间传闻,很难视作信史;次说小说中相当数量的昔通人物,他们的名字,有的是谐音,隐寓着作者的爱憎褒貶,有的也可能是信手拈来的,于史无考,也没有考的必要。引入注目的是,《金瓶梅》一书中,特别是第十七、十八、四十八、四十九、六十五、七十、七十七、一百回中提到的一大批上层人物,我粗粗统计一下,知县以上的中高级官员,包括皇帝在内,约有130余人,经我初步考证,发现其中半数以上的人都名载史册,而且大致可分以下几类: 第一类:《宋史》中有传的历史人物。《金瓶梅》的故事,是从《水浒》第二十三回到第二十七回内容中演绎出来的。两部小说都以北宋末年的朝政作为背景,其中涉及到宋徽宗、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张叔夜、侯蒙、陈瓘(即陈了翁)等等,都是历史上的着名人物,毋庸考证。但《金瓶梅》以蔡京父子影射明朝嘉靖时期的奸相严嵩父子,另寓深意,这是两者不同之处。同时,《金瓶梅》提到的北宋人物,包括王安石、苏东坡、米元章在内,多达数十人,这是《水浒》所不及的。如: 安妃娘娘(第七十八回),《宋史》卷243有传。朱勔(散见各回),《宋史》卷470有传。蔡攸(第十八、九十八回),《宋史》卷472有传。张邦昌(第七十回),《宋史》卷475有传。李彦(第七十回),《宋史》卷468《杨戬传》后有附传。汪伯彦(第六十五回),《宋史》卷473有传。  相似文献   

17.
《江淮论坛》一九八○年第三期李桂海同志《论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在论述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问题时,引证了《宋史》卷三○四《刘师道传》中的一段记载:川陕豪民多旁户,以小民役属者为佃客,使之如奴隶,家或数十户,凡租庸敛,悉佃客承之。其实,“州陕”应为“川峡”。中华书局校点本《宋史·刘师道传》即为“川峡豪民多旁户”北宋太宗时王小波、李顺起义发生于今天的四川,并非今天的四川和陕西两省。宋太宗淳化四年,宋朝全国划分为十六路,川峡地区称为西川路和峡西路。《宋史》卷八十九《地理志》载云:川峡四路……南至荆、峡,北控剑栈,西南接蛮夷。可见,“川峡”所指地区是明确的,绝不包括今天的陕西。  相似文献   

18.
(六) 恒河之流 《恒河之流》,原名《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史略恒河之流》(,/M,,/9 tl√娜√√、卟扣√3√bp 献),在学术文献上此书以《恒河之流》之名闻之于世。 [成书年代]清雍正三年即1725年。 [作者]漠南蒙古乌珠穆沁部人衮布扎布公。生卒年不详。他是著名的学者和翻译家,曾担任过清代北京唐古忒学校总管。主要著作有:《恒河之流》,《汉区佛教源流》(藏文),《海比忠乃辞典》(蒙藏对照)等。主要译著有:《造像量度经》(藏译汉),《金刚寿命陀罗尼经》,《金纲寿命陀罗尼修行法》,《秘密舍利陀罗尼经》,《时轮金刚顶胜经》,《道算前九能作经》等。此外还编写了几部医学名词术语辞典。  相似文献   

19.
由吉林省委党校赵书廉同志著述的《中国哲学史小辞典》(以下简称《小辞典》),自1986年发行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大家肯定这是一本很有特色的书,概括起来三个字:“少而精”。一部中国哲学史,上下几千年,内容极为丰富,要用一本小书,把它的精华包容进去,自然十分不易。《小辞典》只有26万字,可以说相当成功做到  相似文献   

20.
《辽代社会史研究》是日本学者岛田正郎撰写的研究契丹、辽代历史的重要学术著作.该书出版于昭和二十七年(公元1952年),发行量较小.昭和五十三年(公元1978年),因日本学界契丹史研究的需要,作者在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和增补以后再版了此书,受到包括日本学界的世界各国契丹、辽史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在不长的时间内,再版书亦基本售空.2007年,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何天明翻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汉译本也与读者见面.这有助于我国研究界更为全面地了解岛田正郎的学术观点,促进契丹史、辽史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