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焕椿同志在《清初农民军的联明抗清问题》(载《历史研究》一九七八年第五期)一文中,认为“清军进关后的阶级矛盾仍然是国内的主要矛盾”,“清初的抗清斗争,不是汉族反对满族的斗争,而是农民阶级反对封建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的革命战争”;而“农民军在斗争策略上从一开始就犯了‘联合明室’的错误,使抗清斗争造成惨重牺牲而终于失败。”我认为历史情况远比以上所说的曲折复杂。现就两个主要问题:一、清军入关后的阶级斗争形势与人民抗清斗争;二、农民军的联明是斗争策略上的错误吗?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王安石变法已经九百余年。九百年来,对这位改革家的政绩,评说各异,褒贬不一。诸如,王安石为什么要变法?为什么能够变法?变法又为什么失败?对这些问题,如果我们今天仍循传统的方式,把注意力放在个人、集团乃至整个宋代来考察,那就无法拨开历史的云烟,就仍“身在此山中”,难识“真面目”;如果我们突破传统的模式,把王安石变法放在整个封建社会结构中去考察,在思维方式上从宏观导入微观,也许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本文就在这些方面作些尝试。  相似文献   

3.
以牙还牙     
以命偿命,以目偿目,以牙偿牙,以手偿手,以足偿足,以烧偿烧,以伤偿伤,以打偿打。——《旧约全书》甲和乙两个陌生人在街上走,没什么别的特别原因,就是因为甲看乙特别不顺眼,结果一刀把乙给结果了。如果有这么一个案子让我们来判,结果会怎样呢?我想,最后把我们各自的判决结果汇集到一块儿,结果肯定会大体一致:把甲杀了。为什么要把甲杀了?这合理合法。为什么合理合法?“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为什么杀人须偿命?……如果这样刨根问底,不停地追问下去,我们的回答可能就会一时语塞或者是在原地兜圈子。因为我们以为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数…  相似文献   

4.
对于郑成功抗清的认识和评价,有过两种倾向:一种是极力颂扬郑成功的忠君报国思想及其在抗清中的表现,认为郑成功生平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抗清,象收复台湾这样一个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行动也不外是抗清的继续。这是两三百年来的传统倾向,多多少少中了一些封建思想意识的余毒。另一种倾向是强调郑成功抗清的人民性和正义性,说他如何如何得到了沿海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又如何如何争取与农民起义军团结合作等等,把郑成功大大现代化了。两者的共同特点是,对于郑成功抗清的历史事实缺乏正确了解,对于许多重要历史资料没有运用阶级观点实事求是地进行认真深入的分析,仅仅根据主观想象或一些不可靠的记载作出结论。恩格斯说:“一切历史上发生的斗争  相似文献   

5.
时态的不可或缺性但是,如果时态句子是无法说明的,它们为什么又是不可或缺的呢?如果没有时态事实,我们为什么要象有时态事实那样去说去想呢?总而  相似文献   

6.
关邑 《老友》2013,(10):9
为农民立传少年毛泽东从识字起就爱读古典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说岳传》等。有一次,毛泽东问私塾里的小伙伴们:"我们读了这么多书,知道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为什么这些书上没有一个种田的农民呢?为什么我们农民上不了书呢?为什么书上都是文官武将的事,而没有一  相似文献   

7.
姚远 《社区》2007,(22)
如果北京内城具有悠久历史的繁华的西四已没有原住民而只空留奢华时,我们有理由问:当少数决策者决定"保护"或是"改造"的时候,为什么身处其中的居民成了被遗忘的大多数?谁赋予了开发商、规划师和建筑师们在别人的不动产之上进行"实验"的权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是法家扬眉吐气,儒家威风扫地的法家思想胜利的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局面?曹操等人的法治路线和黄巾农民大起义有什么关系?在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认真研究这一问题,对于帮助我们理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正确评价法家人物的进步作用,批判林彪的反动唯心史观,在史学领域中加强无产阶级专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的光辉哲学著作《矛盾论》,是我们进行一切革命斗争的锐利思想武器。今天,重温《矛盾论》中关于<矛盾的特殊性>一节,对于我们当前研究历史上的儒法斗争,把批林批孔运动进行到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什么要研究矛盾的特殊性?毛主席指出,每一事物都有它“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质”,“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  相似文献   

10.
对历史人物作阶级分析,是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最基本的方法。建国以来,我国史学工作者,经过认真的学习和讨论,对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几乎确认无疑。但对历史人物为什么一定要作阶级分析?怎样进行阶级分析?阶级分析有什么科学和现实的意义?则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拟就该问题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 (一) 对历史人物为什么一定要作阶级分析?因为在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社会里,  相似文献   

11.
在一些发达国家,农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甚至超过城市,我们(农民)为什么要受苦受难呢?是他们的生活哲学。美国:农民工不为医疗、教育发愁在美国的农民工不是中国纯粹的农民,  相似文献   

12.
中外关系史是历史学科的一个分支,也是中国史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研究中国与外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交流、交通和交涉的历史。我国的前辈史学家对中外关系史的重要性早有认识。翦伯赞先生还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在与燕京大学学生的座谈中提到:“你们学中国史,又学世界史,为什么不把中国史和世界史联系起来学呢?为什么不把中国史放在世界史的宽广背景下来学呢?”在改革开  相似文献   

13.
清军入关后一段时期内,由于满族贵族集团推行民族高压政策,强制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民薙发、易服、当奴隶,凡不“归顺”、“迎降”者,“即行诛剿”。因此,民族矛盾激化,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了以衣民军为主体的波澜壮阔的抗清斗争。南方的抗清斗争坚持的时间更长,斗争更为激烈。广西的桂林曾一度成为南方抗清斗争的中心。在这里,有抗清将领瞿式(耒吕)坚守桂林达四年之久。他领导桂林军民多次击退清军的进攻,获得了桂林保卫战的胜利。其后,清军孔有德部攻陷桂林。但不久,农民军领袖李定国又打败孔有德,收复桂林。桂林的抗清斗争事迹,可歌可泣,影响极为深远,值得认真研究。史学界对桂林的抗清斗争尚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明天不会变为今天?时间跑到哪儿去了?没有爸爸妈妈的时候,我在哪儿?奶奶死后,到什么地方去了?为什么人有好人坏人?我们为什么吃鸡和牛,它们又不伤人?如果我变成一台机器,那会怎么样?诸如此类的问题实际上是关于时间性质、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我认同、善与恶等等的哲学形而上学问题。孩子一会说话,并开始了解自己和周围世界的时候,他们就会源源不断地向父母提出这类问题。大人尽可能地回答他们的问题,可有时厌倦了,不是说  相似文献   

15.
现在不少人都主张重读经典。我自然也赞成。这就产生三个问题:第一,我们为什么要读?第二,读什么?第三,怎样读?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古人有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也就是说,你学最好的,充其量也只能有个中等水平。如果取法乎下,那就等而下之。所以,我们读书,就应该挑最好的读。最好的书是什么呢?经典。所谓经典,就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有意义、最有价  相似文献   

16.
从八亿农民生产、生活的农村传来一道道喜讯——河南西华县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改变了人们的命运;十年就有九年荒的安徽凤阳县一年大翻梢;四川蓬溪县粮食一年超历史最高水平,社员口粮的增力Ⅱ一年超过三十年……。是什么力量神奇般地把生产力呼唤出来?为什么责任制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到责任制的发祥地——农村调查研究。每到一地都耳闻目  相似文献   

17.
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众所周知,恩格斯这一悲剧论断,是具体针对拉萨尔的悲剧作品《弗兰茨·冯·济金根》而提出的,为什么它又能界说世界艺术史上的一切悲剧而具有普遍适用性呢?处于最高级位的系统方法——唯物辩证法,给了我们一把回答问题的钥匙。因为马恩文艺学的根本性质是历史的、美学的有机统一,是具有最高级位方法论意义的文艺学,如果离开历史的、美学的有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有较多的人同意以明代为一关键时期。为什么明代经济会有这样迅速进展呢?自然,这应归功于元末农民大起义对于解放生产力所起的重大作用。封建时代的农民战争,虽打击了封建统治,可是并不可能改变封建制度,而且旧的地主虽被打垮,而新的地主却又不断产生出来。那末,在这情况下,如何巩固农民革命的成果,让当时社会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我们还得进一步的研究新王朝统治集团的某些活动,藉以考见农民战争是怎些推动历史的前进。关于明初  相似文献   

19.
生活在明末清初这个社会激烈动荡时代的钱谦益,是个很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竭力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正面的角色;却被当时和后代的人用各种颜色把他涂成了一个丑角。我们如果透过不同角度的历史折光,窥测一下钱谦益的真实心态,是否可以以此为典型,进一步探讨那个时代士大夫的状况呢?本文就想在这方面作一点试探。  相似文献   

20.
新编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材第四单元有三篇脍炙人口的文言文 :《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千百年来它们以其主人公的高超的说话艺术让人赞不绝口、啧啧称奇。上课的时候 ,笔者就想 ,为什么烛之武能够把要亡郑的秦伯说得转而跟郑人结成联盟呢 ?为什么触龙能把赵太后说得转怒为喜呢 ?为什么邹忌能把齐王说得连连称善呢 ?再看看我们做学生思想工作时 ,经常会碰到一些学生 ,任你苦口婆心 ,说得唇焦口燥也是枉然 ,他要么爱理不理 ,要么貌恭而心不服。同样是说服人 ,为什么他们能做到而我们就做不到呢 ?细细琢磨 ,笔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