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鼎革之后,中日两国围绕着“华夷之辨”而展开“脱夷”思想的建构。一方面,清统治阶层通过构建“华夷一家”而消弭“华夷之辨”的紧张性,为其统治中国提供了学理依据;一方面,日本江户学人则视中国大陆发生了“华夷变态”,并由此塑造“日本为中华”的优越论。这两种似同实异的“脱夷”思想更间接影响了西方“民族观”在近代中日的传播与演变。换言之,近代中日两国对西方“民族”观念的不同接受历程,正是明清鼎革后中日“脱夷”思想在近代的回响。  相似文献   

2.
钱基博的《现代中国文学史》蕴含的民族主义思想,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承接晚清“经世致用”观点而来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独特的“现代中国文学”观与开放的世界民族主义思想;介于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之间的政治民族主义思想。钱基博民族主义思想所表现出的这种多歧性与复杂性,究其原因,在个人层面,是其一代人所受到的传统儒学教育的烙印与近代西学的影响二者间的剪不断理还乱的交错缠结;在社会层面,则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转型与文化转型不同步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3.
试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产生有两方面的原因:内因是中国近代社会的民族危机、传统华夷民族思想的衰落;外因是西方民族主义思想理论、进化论的传播。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有其独特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民族主义是建立在“主权”观念基础上的民族自我意识和情感归属,旨在维护本民族权益、实现本民族和民族国家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或意识形态,其在实践中往往演化为建立和发展现代民族国家的社会运动。在民族主义话语中,作为“人民”的民众从历史“后台”向历史“舞台”前置,媒介作为国民的“养成所”,被置于民族救亡与国家建设的中心地位。在人民主权的民族主义话语中,《湘报》报人提出了“报为民史”的传媒属性观、“开启民智”的媒介功能观与“志士精神”的新闻伦理观,推动了湖南新闻思想的近代转型。《湘报》所建构的新闻思想,既接受了“民权”等现代价值观念,又具有儒教的道德激情,其对近代湖湘文化转型,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华夷之辨"的思想是《春秋》大义之一。所谓华夷之辨,是要辨明诸夏(华夏)与夷狄之间的不同。华夷之辨是道德之辨和文化之辨,而不是种族之辨和民族之辨,华夷之辨无种族主义色彩,华夷之辨也无民族主义色彩。孙中山之民族主义完全是来源于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民族国家思想和理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彻底背叛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华夷之辨"的思想,孙中山之民族主义异于"华夷之辨"。凡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之论者皆失之。  相似文献   

6.
本文称中国古老而又影响深远的典籍——《诗经》、《易经》、《尚书》、《春秋》、三《礼》等为“中华文化元典”,着意探索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与元典包藏的基本精神的内在关系。一、“记忆”联系着古与今 笔者之所以讨论“元典精神与近代化的相互关系”这样一个历史跨度极大的课题,乃是因为,人类本来就是古今贯通的“记忆动物”,能够继承过往时代积淀下来的文化遗产,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不必象动物那样,一代又一代在本能轨迹内徘徊。动物从脱离母体开始,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由传统民族主义向近代民族主义的演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树立新的“国家观”,塑造近代社会理想人格“新民”形象,二是摆脱了传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束缚,主张各民族平等,共同奋发的大民族主义。梁启超倾其多半生精力研究的民族主义问题,既有其理论价值所在,也有失之偏颇之处,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复杂影响。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的《新史学》与《新民说》,在倡导近代进化观、近代民族主义精神、近代国民观念等方面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显示出《新史学》与《新民说》宗旨相通,说明梁氏企图借新史学灌输近代进取精神、近代民族主义精神与近代国家观念,培养近代新国民,以适应救亡图存的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的《新史学》与《新民说》,在倡导近代进化观、近代民族主义精神、近代国民观念等方面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显示出《新史学》与《新民说》宗旨相通,说明梁氏企图借新史学灌输近代进取精神、近代民族主义精神与近代国家观念,培养近代新国民,以适应救亡图存的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对民族主义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无论是海外还是大陆,无论是学者、政界领袖还是下层民众,对此都予以了广泛的关注。数量可观的研究民族主义的论著得以出版,如罗志田的《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李世涛的《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罗福惠主编的《中国民族主义思想论稿》、陶绪的《晚清民族主义思潮》、唐文权的《觉醒与迷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王春霞的《“排满”与民族主义》。反映民间、民众民族情绪的成果有宋强、张藏臧、乔边等著的《中国可以说“不”》、李希光的《…  相似文献   

11.
近代开放观是摒除华夷观的产物 ,是社会转型时期先进的中国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认识所形成的理念 ,具有可贵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超阶级的社会动员力量,是构建近代民族国家,实现民族独立的不二法门。中国民族主义是在列强侵略不断加剧,文化制度不断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开始觉醒的;它历经洋务、早期维新、维新变法三次渐变,才逐步冲破传统民族观的网罗,开始向近代民族主义思想转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思想观念的角度,论述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影响。洋务派从变易观、华夷观、义利观、人才观四个方面,否定了封建传统观念,论述了中国应该开放变革,学习西方;应该正确认识华夏民族在世界上的位置;应该“求富求强”,发展工商业;应该废科举,开辟新的育才途径。洋务运动破坏了封建政治制度的思想保护伞和精神支柱,使新思想、新观念风起云涌,形成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大潮,对推翻封建制度起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冯天瑜先生在多年系统研究中国文化史的基础上,创制了一个具有独特内涵的概念———“文化元典”。这些文化元典,“率先系统荟萃先民智慧,其思想富于原创性,其主题具有恒久性,因而元典有着立足于现实基础上的超越性,它们的思考指向宇宙、社会、人生等普遍性问题,在回答这?..  相似文献   

15.
日本于17世纪30年代构筑起自己的华夷秩序——大君外交体制,日本型华夷秩序以与中国华夷秩序相对抗为特点.实际上,日本型华夷秩序是否真正存在,至今仍无定论.分析江户时期日本的对外意识变化和华夷秩序观,可以说明,日本的华夷意识和华夷秩序观是存在的,但不能称之为“华夷秩序”,称之为“日本型华夷秩序观”会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16.
希伯来《圣经》记载了希伯来(犹太)民族早期所经历的游牧式的文化迁徙及其对周边异质文化的采借、融合和冲突。作为一个跨文化的文化元典,《圣经》的跨文化思想资源表现在它的一神论思想和单种论学说,也表现在它的民族学思维,特别是《圣经》对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意识的交织融合,是《圣经》跨文化思想和思想方式的特质所在。《圣经》的跨文化意义表现在它在元典传承中的超神学价值、普世意义、丰富的思想方法论价值和科际整合视野,以及它所显示的突出的现代性和前沿性上。《圣经》的跨文化元典意义对于反思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冲突和文化难题,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17.
“真如熏习”概念出现于《大乘起信论》,在近代唯识学复兴运动中,围绕这一概念能否成立,支那内学院的欧阳渐、王恩洋与太虚法师之间曾发生激烈的争论。这一争论是中国佛教史上的“性宗”“相宗”之争在近代的延续,彰显了双方对于唯识学与《大乘起信论》如来藏思想的不同立场。太虚的“真如熏习”观体现了圆融开放的佛教观,对我们思考中国佛教的思想特质和佛教中国化的内在逻辑不无启发。  相似文献   

18.
字以通词,词以通道,道以承教。“道”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具有异常丰富的内涵,武汉大学李建中教授的著作《元典关键词研究的理论范式》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化元典关键词研究”的重要成果暨“中国元典关键词研究丛书”(六种)和“中华字文化大系丛书”(八种)的基础和纲领,通向元典之“道”,又以元典为“道”,开辟了中华元典关键词研究的通变范式,同时,又根植学术,耕耘讲坛,赓续传统,指向未来。  相似文献   

19.
元典精神的近代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典是距今两三千年前“轴心时代”的创作物,包藏着民族精神的基元。这种“全息性文化基元”某些部分的新生,取决于后来时代提供的条件。考察近代思潮对元典精神的承袭发扬和扬弃创新,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0.
《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一书系我校历史文化学院罗志田教授近 年来所发表论文的结集之一,系上海古籍出版社“晚清民国学术书系”之一,已由该出版社 于2001年10月出版发行,定价16元。该论文集近30万字,收集作者1992年至1999年公开发表的有关民国史的论文10篇,从不同 角度触及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一些面相,且都与民国政治相关,故有此定名。该书分为“ 自序”、“引论”和“思想与社会”、“文化与政治”、“从内政到外交”等五个部分,内 容所涉主要集中在新文化运动前后至北伐时期的内政与外交各个方面。其中“救国抑救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