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当今的中国农村正处于剧烈的阶层分化之中,村干部与村民之间常常处于对立状态。要搞清出现这些问题的历史根源,需要深刻认识中国村落的社会结合性质究竟是建立在合理打算基础之上的结社,还是受共有的社会规范制约的、作为命运共同体的村落共同体。围绕这一根本问题,日本社会学、法学等领域的学者基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的“中国农村惯行调查”资料,展开了一场被称为“戒能—平野论战”的大辩论。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村落是以完成特定功能为目的的结社,村落由于阶层分化和宗族组织而缺少凝聚力,村干部并非村民利益的代表因而缺少绝对权威。村民之间的互助行为是一种最低限度的经过合理计算的交换行为,村落仅仅是维持生活所必需的“生活共同体”。基于这种认识,今天中国农村在推进向以功能组织为主导的村落类型转变的过程中,亟需加强村落的共同体性质,强化村民对村落的认同感,修复村落的过度分化,促进村落社会的整合与稳定。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1年在福建省寿宁和厦门的问卷调查资料,本文深入分析了社会资本和其他因素对村民参与村级选举的影响。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是否党员和村干部等因素对村民在选举中的参与有重要影响;在社会资本的各因素中,只有社团因子和社区认同因子对村民的政治参与起着积极作用,而社会信任因子对村民的政治参与并无显著影响;选举制度的实施程度和选举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对村民的政治参与有重要影响。现阶段中国农村的村级选举已经成为村民在社区事务中利益表达的重要手段,村民在村级选举中的参与是一种地域性的自主参与。  相似文献   

3.
村民选举是农村的一个重大政治活动,从这项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农村秩序的社会基础、权力结构运作以及选举制度背后利益群体的互动和博弈力量的此消彼长。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迅猛发展的背后,我国农村的固有矛盾仍旧存在,同时新矛盾也随之而来。其中村民选举问题作为农村政治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有了新的改变,本文对J省村民选举问题进行浅析,为村民选举问题的新变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以往,心理学家是把边际人格(边缘人格)作为一种病态人格而提出来的。以反复无常的心理变更和行为不稳定为其主要特点。他们的不少行为犹如精神病急性发作状态(参见陈仲庚等《人格心理学》)。正是基于这一固定模式,有人把青年的边际人格理解为“处于精神病的边缘”。据此,青年的困惑、焦灼、行为失范都从病态人格中得到合理的解释。笔者认为,这样来理解青年的边际人格失之偏颇,不能揭示边际人格的真实内涵。青年的边际人格并非指个体人格而言,而是指青年的“众趋人格”。人格实际上是个人的社会化,它的内涵和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会是由多因素构成的整体。各因素间关系协调,农村社会就会发展、进步。福建省农村在进一步改革中,社会各因素有何变化?是否协调?福建省社会学研究所四位研究人员,于1989年六、七月间到6个地市,调查了12个村。在每一个村,听取村干部介绍,到村民家里访谈,考察村庄、企业、学校,填写主要因素变化数据的调查表,从而了解到这些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在城镇化、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农村社会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现代化治理视阈下,对村民自治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村民自治在农村经济社会变革中,还没有恰当找准自身定位,村民、村两委之间容易出现不和谐问题,村民自治政治作用很难有效发挥。为此,应该将村民自治融入到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之中,在新理论、新指导下,不断进行自我体征完善,实现村民自治能力提升,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既有研究在论述农村病残人家属的困境时,主要关注病残人的父母、子女,而对病残人手足(亲兄弟姐妹)面临的压力与问题讨论不足,包括他们的择偶问题.本文基于对P市T村病残人手足的择偶情况进行调查,分别从社会层面、经济层面和心理层面对该地病残人手足所面临的择偶困境及原因进行了探讨.本研究认为,"病残"给择偶带来的困境不仅针对当事人本身,他们的手足也会"连带"着遭受公众的歧视和偏见,进而在婚姻市场中处于劣势.对此,本文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从微观系统的个体调适、中观系统的群体支持、宏观系统的不断优化,探讨了改善病残人手足择偶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村民主选举的新突破──梨树县村委会选举观摩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梨树县是一个面积4200多平方公里,32个乡镇、336个村民委员会、82.5万人口中有68.3万农民的农业大县。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何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以下简称《村委会组织法》)1988年6月1日实施以来,该县敢于探索,勇于实践,一直以率先实行“竞选’、“海选”等独创性的经验开展村民自治活动。我们来到梨树县时,适逢全县进行村民委员会第三届选举,就此作了些采访。从1月6日到9日,我们连续4天奔赴各村的选举现场,出席选举大会,观摩竞选演说和投票过程,采访村民、村干部和当地党政领导,观看录像,召开座谈会,进行了…  相似文献   

9.
村民委员会的治理结构在法律领域被界定为村民自治性组织,它处于最基层的政权——乡镇政府和村民之间,那么相对于政府,它是代理人,负责把政府提供给农村区位的公共物品(经济措施、行政指令)高效能运营,实现委托人(乡镇政府)的预期安排。  相似文献   

10.
丁晓艳 《职业时空》2009,5(9):158-159
城市建设中对周边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征用,在此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影响了建设的正常进行。征地过程中涉及多个主体,其中地方政府和村民集体是最重要的主体。征地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对征地建设后增加的收益的分配机制不合理,各主体为了各自获得最大收益,彼此之间进行着各种博弈行为。由于村民在此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自身利益往往会受到损害。系统分析影响主体间博弈的因素,制定合理的相关制度,是有效保证村民利益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人们的婚姻状况及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婚姻规则往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对西北农村一个村庄——王墹村村民婚姻状况的实地调查与分析,从一个方面揭示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农村社会变迁的历史与现状,反映出了农村社会变迁的一些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 社会保障系统与社会管理系统、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系统、人口再生产系统紧密结合成为社会网络体系。每个社会子系统在运行中各自发挥其独立的功能。 作为社会系统子系统之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社会福利保障及公民教育保障。它的功能在于:协调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及时反馈社会信息,减少社会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基层社会的治理创新已经成为国内不同城市探索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重心所在。基层社会管理,主要是指以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为地域范围和载体的社会管理,包括乡镇街道以政府社会管理为主和城乡社区以居(村)民自治管理为主、两个层次且管理模式有所差异的社会管理。基层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基层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点,基层社会社会管理的水平和效果直接关系到社会管理的好坏。本文将着重讨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做法及经验。  相似文献   

14.
农村村干部直选研究引发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 7年 1 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试行 )》 ,标志着“村民自治”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村干部 ① 由村民直接选举也从此提上了议事日程。 1 1年之后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 1 998年 1 1月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再次肯定了村民委员会成员的直选。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倡导和职能部门 (民政部 )的大力支持和推广下 (O’Brien ,K .J.、李连江 ,2 0 0 1 1 999) ,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村民委员会成员直选终于在中国…  相似文献   

15.
本文立足我国东部大都市郊区农村的基层治理实践,从权威组织、集体资源和治理规则三个层面,揭示了以“集体”为媒介的行政整合机制及其后果。首先,基层政府通过村干部的正式化和选举程序的制度化,推动了“集体”组织的行政化,实现了基层政府与农民的组织化联结。其次,通过将村级组织的治理实践纳入规范化的行政管理体系,基层政府实现了对农村集体资源的制度化控制和规则化分配。再次,村集体资源的再分配形塑了村民较高的组织认同,重塑了基层组织的权威结构。最后,以农民“集体”为媒介的行政整合机制深刻改变了郊区农村的团结模式,形成了村庄社会的治理性团结。这种“集体”团结模式体现了国家与乡村社会在实践中的“二元合一”关系。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治理模式基本稳定在乡政村治的形式上。从村民自治几十年的运作过程来看,现行乡村治理模式还无法实现充分的村民自治,乡镇政府、党支部和村委会之间的权力争夺是其主要羁绊。针对村民自治的现状、已经取得的成绩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对提升村民自治效果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一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大样本调查数据,本文将定量研究中国村民选举参与的主、客观影响因素,特别是分析村民对农村基层乡镇党委、政府的主观政治信任对其村级选举参与行为的影响。通过定量分析村民对基层乡镇党委、政府的"政治信任"、村民"社会信任"和社会网络的影响,特别是处理了村民"政治信任"和"社会信任"的内生性问题。本文旨在揭示我国特定政治体制中"政治信任"对村民选举参与所起到的特殊作用,并探讨在一个"压力型"政治体制下推行基层民主选举所可能存在的内在矛盾及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基层自治组织中村干部角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干部的角色研究是社会学许久以来的一个重要议题。对村干部角色的研究主要有“国家一社会”视角和“村干部角色”视角,本文梳理了两种视角下的村干部角色,认为,既有的研究理论,对村治问题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在研究的视角方面,依然有进一步延拓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李安哲因村民负担过重、镇村干部违法行政事件上访,曾经引起了李鹏、胡锦涛、尉健行、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批示。上访成功使他一举成为村民心目中的“英雄”,并由此进入乡村政治舞台。可是,在乡村步入村民自治、民主管理时代,英雄又该何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将近8亿。为了提高农村地区的农产量、管理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2005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建设新农村"的构想。为了解决大学生人才资源闲置与农村基层组织对人才需求的矛盾,全国许多省市尝试推行"大学生村干部计划",一批批青年学子纷纷走向农村基层,改变灰民、农村和农业现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因此,"大学生村官"成为热门词汇。这些大学生村官是如何面对平淡的日常工作和种种考验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