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拍马小考     
张锦兴 《领导文萃》2009,(8):110-112
“拍马屁”,简称“拍马”。“拍马”一词之于国人,可谓烂熟于心,因为见得多、听得多、用得多。但是要问此词源于何处,恐怕就没人能够知道的了。洋洋大观的《辞源》无此条目,《辞海》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毕竟创造“拍马”一词不像发明电视机影像机一样荣耀要去注册专利号码.因而难以考究。  相似文献   

2.
<正>几乎人人都喜欢听好话,上至领袖人物,下至平头百姓。正是人们的这种爱听好话的心理,催生了一个特殊群体——"拍马屁"者。拍马屁是谄媚奉承的意思。官场中虽有不少爱谄媚奉承领导的"马屁精"部属,但也并非所有向领导讲好听话的下属都是刻意而为、对领导有所求"。拍马屁"与"讲好话"是有区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办公室里的MM和帅哥说得最多的是关于他们的上司——尤其是那些凶狠的上司:在平时工作中,你要仔细听他的说话,他说“也许”的意思就是“必须”;他说可能的意思就是“一定”;他说“随便”的意思就是“要按照他的意思百分之百地执行”。你不能单从他的字面意思来领会他的意图,也永远摸不透他对你笑的时候肚子里的弯弯绕……当你面对凶狠的上司时,你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4.
学会赞美     
齐治平 《决策》2011,(6):84-84
对领导的赞美,其实是对他某些行为的一种鼓励。在职场上这也是一种能力,它起到的另外一种作用就是管理上级。但前提条件是,管理者对人有很好的判断能力,能够清楚“拍马屁”者的真正动机。  相似文献   

5.
葛史密斯 《领导文萃》2009,(11):113-117
企业主管想要落实自己的想法。必须学会“向上影响”。说服上司,就像卖东西给顾客一样,“销售”这个构想是你的责任。上司没有责任“购买”你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刘勇强 《领导文萃》2009,(19):120-123
初进职场,面对领导肯定“发怵”,这也许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与领导的关系对立起来。顶头上司有严肃的、随意的、苛刻的、创新的……如果你能扮演好自己的职场角色.把上司当导演一样尊重、看待,并分清他是哪种类型的导演,按照他们的“风格”不同,去揣摩自己的“戏份”。  相似文献   

7.
金旺 《秘书之友》2010,(6):36-38
上司决定着你的晋升、加薪和去留,没有谁不想与上司和谐相处。可是,上司也是人,他有他的行事准则,他有他的毛病、缺点和偏好,这些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你与他的关系。面对有“毛病”的上司,该怎样与其搞好关系呢?  相似文献   

8.
元朝是北方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且实现了南北统一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南北的封建王朝。在蒙古人统治元朝的不足百年的时间里,对中国的社会生活,历史发展以及东西方交流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从考古学角度研究蒙古人墓葬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发展进程,也是蒙元考古的重要课题。但是由于蒙古族特殊的墓葬方式。加之蒙元时期的墓葬发掘材料庞杂族别和宗教信仰复杂,使对于蒙元时期统治阶级蒙古人墓葬缺乏系统的研究,对于蒙古人墓葬族别的确定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总结已经发现的蒙元时期的元代墓葬,从中找出关于蒙古人墓葬族别断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劝谏,是在上司决策或做事失误时,及时提醒,以使上司采纳你的正确建议的一种劝说。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上司也一样,只要他工作,就免不了会有  相似文献   

10.
杜生梅 《决策》2012,(6):88-89
“职场定律”告诉我们,跟对人很重要,因为上司将是你未来职场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因此,只要你不是要尽快找份工作糊口,不妨事先“面试”一下你的上司。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当你决定去一家新单位或新公司工作,上司作为你最重要的“拍档”,无时无刻不在观察你、考验你:他的能力如何,我们能够合作得好吗,什么样的工作方式最容易打动他……当这些问题在上司的脑袋里如霓虹灯闪烁不停时,你是被动地被他挑选与揣测,还是同样地、主动地去了解他、挑选他?  相似文献   

11.
总统的上司     
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威尔逊,在实施某项政策时遇到困难,他的秘书建议他更换另一种方案。威尔逊叹了口气说:“我的上司不让我这样做。 ”那位秘书觉得很奇怪,美国总统还有什么上司,于是就问:“谁是你的上司? ”威尔逊答道:“我的良心。” 我本以为威尔逊会脱口而出地回答自己的上司是“人民”,未料他讲出的是“良心”。转念一想,还是答“良心”来得实在,来得真诚,来得对路。在西方世界一些哲人和智者的眼里,良心是所有人的上帝,也是最高的法律。而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评论家亨利·泰勒则从另一层面观测:“良心,对于大多数人来…  相似文献   

12.
田梦 《领导文萃》2010,(5):126-126
问题219:徐刚在一位眼高手低的上司手下工作。一次他受命策划单位组团到南方考察.尽管他对考察的路线熟悉,但根据以往的经验必须请示上司,没想到上司毫不客气地责骂他:“你有这么高的学历,怎么连这点小事都做不了主,干什么吃的?”徐刚为此很恼火。你若是徐刚,该如何面对此类上司?请谈谈。  相似文献   

13.
《决策导刊》2005,(3):i004-i005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盖楼。”这句话写在老蒋办公室的墙上。他说:“一个共产党人.就是要用行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奏出一曲曲动听的乐章,他对待自己的建筑作品,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在首都能有这样的成就他心满意足。自进京以来,他带领公司参与的项目相继获得过全国建筑最高奖“鲁班奖”,北京市结构“长城杯”奖等荣誉,企业先后被北京市建委、  相似文献   

14.
服务是换位思考广义的服务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意识,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市场经济的一个最基本的观念之一,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我在为你服务,你也在为我服务;你在为上司服务,同时上司也为每一个下属服务。  相似文献   

15.
刘波 《领导文萃》2009,(20):118-121
作为部门主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忘记和上司沟通。因为.如果你不及时沟通,高层就会采取另外的方式来代替沟通,那就是:他自己去探索和发现问题。而当你不了解上司的心思.上司也不了解你的行动时,就难免发生观念和行动上的分歧.此时如果主管还没有适当的补救措施或合理的解释,这个矛盾就会愈演愈烈。甚至可能致使高层直接插手管理。  相似文献   

16.
《当代秘书》2001,(8):44-44
上司的秘书不仅能向你通报上司的最新情况,传递涉及重要工作项目的内幕消息,还能够左右上司对你的印象。“我的老板工作很忙,他对公司里每天发生的事情并不十分了解,好多事他都来问我。”26岁的佟菲是一家医药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如果我告诉他哪个职员的建议很有价值,他就会约见这位职员,当面和她讨论她的建议。”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位把守在总经理办公室门外的小姐,否则,她不仅不会给你制造机会,而且还可能制造借口缩短你面见老总的时间,甚至干脆将人拒之门外,因为“总经理整整一周都很忙呵。”  相似文献   

17.
和新的上司相处并不容易,你的行事风格或做法可能和新上司不一样,但是如果你熟悉了他的喜好和方法以后,顺着他的意思去做,你的工作便能得心应手,你的上司便会对你另眼相看  相似文献   

18.
水田 《经理人》2002,(4):66-67
张挥曾在一家国营性质的集团公司任职。刚被破格提升为业务组长时,他大学毕业刚一年。虽然下属不过5、6个人,但他仍然感到了压力:“我是这些人里面最年轻的。就在那不久前,我还得按礼节,用‘哥’‘姐’之类的称呼他们。”当时他力图像朋友一样地对待他的新下属们,但后来,却出现了不能服众的情况:“任务执行不下去,开会讨论不出结果,有时下属甚至跟我讨价还价。上司开始怀疑我的能力,我很尴尬。”干了几个月后,他选择了离开。“现在回想,当初的做法其实挺幼稚的。”  相似文献   

19.
李愚 《领导文萃》2009,(9):134-136
泥土因为靠近玫瑰,吸收了它的芬芳,从而也能散发出芬芳的香气,给别人带来玫瑰的香味。其实,我们人也一样,和什么样的人相处,久而久之,就会和他有相同的“味道”,所谓“臭味相投”就是这么来的。  相似文献   

20.
你只要上班,你就有顶头上司,即或你地位很高,“万人之上”,还有个“一人之下”这“一人”就是你的上司。那么,你心目中的上司应该是什么形象? 且听现场采访的几位不同层次、不同工作环境的上班人的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