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王京钰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35-38
唐代诗人杜甫不仅在我国文学史上被称为最伟大的诗人 ,给后世文学以巨大影响 ,在日本的文学史上对日本文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在日本文学史上杜甫的出现比较迟 ,产生巨大影响的时期也比较晚。本文意在对日本汉文学中的杜甫受容做概括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段微微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1):85-88
以诗论诗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立足文学传播学立场,以传播学方法体系为指导,以传播学的理论模式与基本概念为依托,对杜甫开创的文学批评形式进行传播倾向的初步探索。可以见出杜甫论诗诗的文学传播倾向由文本传播倾向、传播者形态及受众接受情况三个层面构成,且彼此互相作用,对以诗论诗这一文学批评形式的传播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吴雨平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4(4):14-18
香港回归祖国以来的10年,是"一国两制"从科学构想到生动现实的10年,也是香港经济从危机走向繁荣的10年。这10年,既值得我们纪念和庆祝,也值得我们研究和总结。2007年6月5日,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举办了2007中国经济特区论坛暨纪念香港回归10周年学术研讨会,张浚生先生出席了本次学术研讨会。本期特刊登张浚生先生和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两位教授的文章,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京钰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47-48
日本汉诗文中常常可以看到"江云渭树"这个诗语.这个诗语在南北朝时期(1334~1393)的五山文学中就已经非常流行."江云渭树"出自于杜甫的<春日忆李白>诗(<九家集注杜诗>卷十八)的诗句"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原本表达的是杜甫(712~700)对李白(701~762)的思念,后来成为一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的成语.不仅在中国是这样,在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也是这样.拙文意在通过对日本南北朝时期的五山文学中的代表诗人义堂周信(1325~1388)诗文中的"江云渭树"的分析,了解日本五山文学杜甫受容的一个侧面,即杜甫重朋友之义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王辉斌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秦州诗是杜甫诗歌艺术转型的一个里程碑。这种艺术转型,不仅体现了杜甫对诗歌审美的认识在秦州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且标志着杜甫的诗歌创作在秦州已进入了一个更新的艺术创造阶段。最能体现杜甫秦州艺术转型文学特质的,是诗人创作于这一时期的五言律诗。与长安时期的同类诗相比,秦州五律获得了诸多艺术上的创新与突破,既为其成都诗特别是夔州诗的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又对后世诗人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如何理解杜甫的《病马》一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炳南 《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8(1):20-21,32
灯下读我校学报1992年第3期,感到刊物越办越好,办出特色,成绩斐然,不胜欣喜。 相似文献
7.
王明兵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66-71
兴盛于宋代的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潮,伴随着大批来华留学僧为主要形式的中日文化交流,在日本五山禅林引发了广泛而持久的三教关系论争。考察藤原惺窝和林罗山从儒、释、道三教合一论内部畸变出神儒一致理论的历程及其目的和意义,不仅能把握日本对中国思想文化汲取和吸收的冲击——反应——变异思维模式,还能洞察到其背后所隐含着的日本民族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8.
陈忻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1):112-116
杜甫在夔州的时间将近两年,这是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也是其诗歌创作特别旺盛的时期.这一时期,杜甫为国家的动荡不安而忧、为百姓酸辛沉重的生活而痛,也为自己漂流衰颓而悲,其诗的字里行间无不流溢着浓厚的悲情. 相似文献
9.
杨景春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13-118
夔州是杜甫离川东下潇湘前的最后一站,在这里的一年零九个月,诗人唱出了自己生命最后的挽歌。尽管这时期的诗歌具有浓烈的悲苦色彩,但流露的情感世界却又是丰富多彩的,有忆昔怀旧艰难苦恨即将走到人生尽头的感叹,也有物我交融满目生悲的山水与风俗之歌,更有一以贯之死之临近也难以忘却的社会关怀。 相似文献
10.
陈小波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55-57
杜甫的亲情诗不仅数量多,而且颇有个性色彩,其情感的广阔性、深重性、真挚性非常鲜明。这一特色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杜甫深受儒家文化尤其是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观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其漂泊的人生经历和每况愈下的健康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1.
试论杜甫秦州诗的新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妹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3(3):116-110
杜甫秦州诗产生新变,诗歌内容由关注国家民生转向诉说个人身世遭遇,景物描写亦由高大壮美之物转向了日常的细小景物,艺术方法则由慷慨激昂转而悲婉细腻,气韵表现则开始呈现出萧瑟冷落之气,折拗怪特的特色也初露端倪,沉郁顿挫的特色表现得更为明显和成熟.本文在阐述诗歌新变过程中,还分析了产生这种新变的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舒志武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58-64
本文从音韵学的角度探讨杜甫入声韵脚诗的表情达意问题,发现他的入声韵脚诗往往表达压抑悲愤的情感,因为入声韵是一种急促短暂的语音。文章还与王维、李白的入声韵脚诗加以比较,以说明杜诗押韵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3.
杜甫流寓两湖时期创作的诗歌,有独特的内容。安史之乱以后,杜甫暮年在两湖地区的漂泊生活和情感,两湖地区的地理和风景,以及乱后朝政和此地区民生凋敝的情况,构成其两湖诗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82-90
杜甫七律技法纯熟,足为后世垂范,其结篇之法尤为后人称道,古人对此已论之颇备。但出于写作需要,各结构形式在具体实现方式上必定有所变化,从而衍生出更多的次级结构类型,对此问题的探讨却仍付之阙如,实有详加梳理之必要。在此即以整理杜甫七律诗各结构形式的次级结构类型为切入点,细致分析各类型的具体结篇方式及其特性,从而全面深入地解析杜甫七律的结构方式和技巧。不仅如此,通过对杜甫七律结构方式的梳理,还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古人所谓起承转合、前后解等结构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杜甫流寓两湖时期创作的诗歌,有独特的内容。安史之乱以后,杜甫暮年在两湖地区的漂泊生活和情感,两湖地区的地理和风景,以及乱后朝政和此地区民生凋敝的情况,构成其两湖诗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李新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94-97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其一生的诗歌创作中,有许许多多关注农耕、忧心农事的悯农之作;在这些作品中,诗人以其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将其所处"安史之乱"前后农夫所遭受的众多天灾、兵祸之苦真实记录下来,并将自己对他们的哀悯、同情与赞许等诸多情感寄寓其中,这与其所继承的重农耕的儒家思想传统密切相关。同时,这一题材的开拓,对后世悯农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18.
魏红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67-70
杜甫在关心社会政治生活的同时 ,毕生致力于诗歌艺术的探索。他晚期的拗体诗 ,特别是七律拗体诗的创作 ,一改先前的诗风 ,正是他致力于这种探索所取得的硕果。本文将试图说明杜甫晚期七律拗体诗的表现、特点、大致成因及对后人的重要影响 ,以期在杜诗的理解上达到一个较高的层面 相似文献
19.
李景焉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6,(6):66-72
杜甫入蜀后创作了一系列吟咏三国历史人物的诗作,影响深远.本文分析了杜甫三国诗的艺术成就及现实意义;对杜甫居住成都与夔州时期的三国诗作的历史背景和地域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刘备与诸葛亮君臣相济的良好模式,以及蜀地丰富的三国历史遗迹,类似三国时代的唐代动乱的社会现实,是诗人情感寄托的基础.文章还对杜甫三国诗作对后世的思想、艺术创作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马德富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2)
杜甫善用虚词,他不仅一般地使用,还超越语法常规,使虚词成为诗之眼目,从而取得非同一般的艺术效果.杜诗以虚词为眼,在数量和质量上均超过同时代诗人,这从一个侧面表现出诗人极具个性的艺术特征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