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语法学家对法语语态的传统定义,结合法汉语言教学、语言互译的实际,通过时法汉两种语言有关句型的比较分析,对法汉语态进行了再概括,试图归纳出法汉语态的主动态、被动态和中动态。在此基础上,对每一种语态进一步分类比较。通过法汉语对释的形式,探讨法汉语态的异同规律。  相似文献   

2.
英汉互译中语态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和汉语在语态的运用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范围广泛,汉语被动语态使用很少。因此在英汉互译时,充分考虑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用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进行翻译,使译文能够通顺、流畅、自然。  相似文献   

3.
汉语和英语属于完全不同语系的两种语言,因此,汉译英时难度较大。汉译英时注意应用转换技巧,即转换词类和语态,可以使译文更符合英语语言规范和习惯,提高译文质量和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4.
以功能语法中的语态类型有关理论为理论框架,分析汉语经济新闻语篇对语态类型的选择特征,体现语篇对语态类型选择上的限制作用,并进一步对汉语经济新闻中的被动语态中的被动标记级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外语教学尤其是翻译教学中,中英文语态差异及互译中如何进行语态转换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教学者往往满足于知其然而不探讨其所以然。本文抓住这一语际差异现象,从文化角度探讨语态使用习惯不同的根源,并发现英汉语被动语态句的结构差异、英汉语动词名词不同使用频率和不同的语态使用习惯一样,在本质上是同一文化差异的共生现象。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中西文化底蕴、哲学渊源以及审美取向的差异,导致了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诸多不同。从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论文摘要的翻译来看,其最大的障碍是英语和汉语在词汇、语法、句法等方面的差异,尤其是英汉语句法在句子时态、语态、承接手段以及主语的有无等方面的差异。这里根据英汉语言句法结构的不同,就科技论文摘要翻译实例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科技论文摘要翻译必须立足于不同语言间语义、情感和美学的共性,采取异中求同的翻译策略,克服不同语言在结构上和形式上的差异,科学地实现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成功转换。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中西文化底蕴、哲学渊源以及审美取向的差异,导致了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诸多不同.从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论文摘要的翻译来看,其最大的障碍是英语和汉语在词汇、语法、句法等方面的差异,尤其是英汉语句法在句子时态、语态、承接手段以及主语的有无等方面的差异.这里根据英汉语言句法结构的不同,就科技论文摘要翻译实例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科技论文摘要翻译必须立足于不同语言间语义、情感和美学的共性,采取异中求同的翻译策略,克服不同语言在结构上和形式上的差异,科学地实现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成功转换.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主动语态(本文仅论及主动语态)和汉语语句中,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是全句的主体;它的位置一般在句首,即谓语之前,表示“谁,什么,”这是毋容置疑的。很多英语主动语态语句和汉语语句都遵循着这一规律。但是笔者注意到,有相当一些英语句以及它们对应的汉语句,并不体现这一规律,英语句主语原来的语法位置、语法功能和人称在汉语里都有一定的变化。请看:  相似文献   

9.
语法对人们表述方式的影响十分强大。语言不同,语法的范畴也有差异。西方语言中,动词大都有明确的时态和数的概念;汉语等东方语言则不然。语法结构不同,常在翻译过程中使信息内容产生变化。语法问题的研究作为词汇和篇章问题之间的过渡在翻译中有其必要性。东西方语法中性、数、人称、时态,语体以及语态等问题的差异,对翻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英语被动语态使用频繁,与汉语被动句有不少差异.译成汉语时,它可译为主动句、判断句、无主句和汉语的被动句.英语中还有一些主动语态的动词表示被动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频率较高,汉语中则不多见,所以英语被动语态在翻译成汉语时,更多情况下译成主动语态。根据英语和汉语特点,英汉被动语态互译有直译、意译等常见方法,也还有一些特例,翻译时要力求准确和灵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Vendler提出的情状语态类型为基本理论出发点,从语义的角度入手,在生成语言学的框架下着重分析现代汉语中的"把字句"的主要特征,探究了"把字句"生成的条件限制,进一步揭示了汉语"把字句"与"非把字句"相互转换的原因。我们希望通过此研究可以从生成语言学的理论角度,为汉语语言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野,为对外汉语教学从理论上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10种SCI英语医学期刊中分层抽取的50篇结构式论文摘要为语料.运用经验功能理论对摘要各部分小句及物性过程分布和语态分布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表经验意义的及物性过程和语态类型的选择与摘要的交际功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及物性过程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态类型的选择。语言形式体现语言功能;语言功能决定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14.
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写作( 学校的习作) 中会出现母语背景引起的种种语言错误, 如用词、时态、语态等等。本文试分析汉语母语背景对英语写作的障碍之一“There be”的误用的原因, 并提出克服这一障碍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语言学界有些学者认为,临高话是壮侗语族(或侗泰语族)的一种语言。然而,据笔者考察,该语言中汉语借词数量之多,远非壮侗语族诸语言可比。笔者为临高人,本文是笔者对临高县内该语言中的汉语借词考察后作出的归纳和总结。 一、借词的覆盖范围 临高话汉语借词的覆盖面很广,各种词类都有一批基本词借自汉语,尤以名词为最多,其次是动词和形容词。基本词中又以单音词为多,许多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另换名称或只作为复音词的一个构词成分而不再独立使用的古代单音词,在临高话中却妇孺皆知,且保留单音形式。为行文方便,下面叙述时依词的类别进行。  相似文献   

16.
分析英汉语语言结构的异同,从宏观层面来分析,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这就决定了两者的本质不同。从微观层面来分析,英语和汉语在句法结构、省略现象和语句衔接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了解并顺应这些差异,可以防止或减少表达错误,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态作为一种特殊的动词形式,是我们认知与描写周围世界的重要语言手段。主动态和被动态之间的选择涉及到语义、语篇、语境等诸多因素。语态变换或改变句子的语义中心,或影响到语篇的衔接,或直接涉及语体和语域的选择。在描述事物或构织语篇时,应密切注意观察视点,统揽语用中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语言对比的哲学基础出发,探讨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以及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影响下汉英科技文体的特点。研究发现:东方民族的整体思维、主体思维和形象思维决定了汉语科技文体意合、多用主动语态和动态的特点;而分析思维、客体思维和抽象思维影响下的科技英语则具有形合、大量使用被动语态以及名词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只要有语言接触,两种或多种语言之间就会有交流,最直接的产物就是外来词。语言接触越频繁,外来词的数量就越多,这是语言接触的基本规律。字母词是汉语词汇中一个比较独特的类集,其主体是汉语外来词。从字母词在汉语中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汉语字母词是语言接触的产物,汉语中字母词的使用是语言接触的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20.
"前提"(presupposition)作为一种语用推论,以实际的语言结构意义为根据,靠逻辑概念、语义、语境等推断出话语的先决条件。从语用的角度来看,前提具有两个特征,即前提的合适性和共知性。英、汉语用前提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时态、语态、指示语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