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人机工程学与设计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的解说,并进一步对人-机-环境系统各要素间的关系和人机工学的内容对设计学科的作用等作了阐释。提出人机工程学为设计学科开拓了新的思路;同时指出未来应把设计学科的内容提高到人性化设计的高度上来,真正使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特点,体现出设计对人的尊重和关怀。  相似文献   

2.
“十四五”时期,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高效的决策支持方案,也为组织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从人工智能作为新技术引入组织的视角,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模拟人工智能(AI)引入企业组织的动态进程,基于行动设计研究(ADR)方法,从人机信任、人机分工,人机协作、人机共生成长四个方面研究人机协同成长的演化过程与特点,提出了人机协同成长研究框架。研究表明:人机协同成长的关键前提是建立人机信任,关键内容是人与AI的分工与协作,新的AI技术发展会改变人机分工模式和催生AI优化需求,能够不断进行需求重构和多次迭代,有助于形成更高质量的人机协同关系。为了帮助企业完成“数智化”创新与转型,应尽可能通过提高AI的可见性、可解释性和透明度,建立人机信任;注重人机任务分工、人机任务效率和人机信息交互,实现人机协同;解决人机分工矛盾、人机信任危机、人机迭代优化,推动人机成长;最终实现在VUCA情境下人与AI长期协同共生成长的高效敏捷智能组织。  相似文献   

3.
生态设计观在服装橱窗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人们对自然、和谐生活态度的追求,"生态设计"理念已渗透到服装橱窗的展示设计领域。文章论述了"生态设计观"的概念、特点、形式,并创新性地将服装橱窗设计与生态设计观相结合,分别从整体系统的设计观、多元共生的设计观、倡导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地域主义的设计观和注重生态高技术的设计观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简要分析了这五个方面理念在橱窗设计中的应用形式以及应用的要素。最后,简要归纳了生态设计观在服装橱窗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牙刷的使用方法是我们研究牙刷的人机工程学的起点。本文分析了人机工程学在牙刷中的应用,希望以此作为不断完善、开发新的产品、满足人们日常需要的依据,得出了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的牙刷设计的一些基本思路,对牙刷设计与人机工程学的结合创新是对未来设计的重要期望。  相似文献   

5.
在元宇宙中,自然人、虚拟数字人、高仿人机器人构成“三人行”交互格局,其人机交互模式在主体类别上有类内交互、类间交互,在参与交互主体的数量上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交互。人机融合给人带来三种身份形态,即自然“真身”、虚拟“化身”、机器“假身”。“三身合一”能够拓展人的行为时空,提升行动效能。人机多维交互重构了人际连接方式,在人际沟通的多个意义层面上实现了生产与再创造。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工智能不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体现为人机异质同化、人机双主体互动、人机和谐共生关系。人工智能不断发展,具有了部分人的属性,在未来人机关系呈现三种可能:人机协调、人机冲突或是人机湮没。在人工智能环境下正确把握人机关系,根本在于坚守“以人为本”,以人的价值和利益为出发点规定人工智能的定位和发展趋势,引导人机发展的方向和可能,实现人机高度融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维纳认为,科技发展具有"为善"和"作恶"的两重性。要防范或避免科技发展的"作恶",就必须对人类智慧和技术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寻求科技的"人性化"来解决危险的增长;明智地利用科技,使"人与机器形成共生"。维纳还对科技发展的未来与人类的未来进行了展望,认为人类的近期未来是有前途的,但从长远来说,人类的未来并不美妙。总之,维纳在科技发展问题上的观点是积极与消极的并存、乐观与悲观的交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交互的概念和设计原则的探讨,分析了目前国内现有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中交互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人—机交互”和“人际交互”两个方面介绍了一个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中的交互设计的特点及其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康辉  毛惠志 《鲁东大学学报》2014,(4):374-377,384
本文通过对数字化人机交互与人机交互界面进行研究分析,并依据感性工学的研究原理,提出了从三方面考虑人机工程学对用户界面设计的体现作用.以期不断提升和优化人机与用户界面,使人机互动更便捷.  相似文献   

10.
如果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现代性危机是由于作为主体的人对自然世界的轻视而引起的话,那么重构一种健康和谐的自然观将有助于克服现代性危机。在西方思想史上,费尔巴哈通过对自然进行"无中介"的"感性直观"而开启了通往古典自然权威的思想路径;而马克思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们则秉承了辩证法的中介精髓,力图通过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交互中介"来改变两者间的紧张对立关系。这两种自然观为筹划新的良性和谐的现代性方案提供了积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群人机特征研究述评——基于信息科技产品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信息科技产品交互使用过程中对于用户人机能力的需求, 较为系统地对人机工程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关于老年人群相关人机特征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性分析, 为面向老年人群的交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分析发现, 随着年龄增加, 老年人群的生理和认知能力主要的衰退体现在流体智力和感知能力层面, 而晶体智力则能够相对得以保留甚至增长。藉此认为相关产品设计应更全面客观地认识老年人群人机特征, 更多地利用老年人得以保留甚至还在增长的能力、减少对于有所损失的能力的需要, 从而提高信息科技产品的易用性。  相似文献   

12.
建筑是人类的创造,它的规律以及表达,不仅取决于建筑的现实性质,而且还取决于完成这些的人类本性。尤其是现代人的无根可依、无家可归的漂泊感,实质上也就是与时俱进而不断变化的"安居"理想。情感化室内设计以存在主义为哲学依据,追求让人感悟在这特定物化生活空间中的质量和品质。空间在情感介入下具体地表现出其独特的性状:形式多样性、体验的恒常性、文化的差异性、语言的开放性、评价的整体性,构成情感化室内空间的五个特质。其中,形式多样性是其本质属性。情感化设计概念的提出和空间特质分析,讨论了物质与心灵之间的交互关系,追求诗意的栖居设计理想,探索未来室内设计方向。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就是要模拟人类思维,像人一样思考,像人一样行动。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发展,使得今天的人工智能越来越像人,而技术的异化使得人越来越像机器,人机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智能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重塑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对人的主体地位提出了挑战,人的自我认同遭遇了危机。面对人工智能对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发难,就要回到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考上。人工智能究竟是对人的本质的遮蔽还是确证,人机共生是否是可预见的未来,智能时代的人该去往何处,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辩证地把握人工智能与人的本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人机发展历程及人机心理与认知学科研究状况的回顾,指出了人机科学技术未来的研究领域。对人机中的自发秩序及自动控制机制的研究、当前人机领域中的语言与信息处理研究、人机交互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浅谈产品中的人性化设计,并通过对人性化产品设计的具体案例的分析来说明了人性化设计中包含的人体工程学因素,进一步阐述了产品与人体工程学间必然的联系。指出未来的产品设计必须以创意与革新为首要条件,符合人机工程学,使人性化的设计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心。同时也是最前沿的潮流与趋势,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是人与产品完美和谐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作为人类最新文明成果,生态文明具有深刻的自然价值、人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在自然价值方面,生态文明实现了"人与自然"同"人与自然界"的辩证统一;在人学价值方面,生态文明将引领人的思维品质进入新境界;在社会价值方面,生态文明体现了生态社会视域下人与自然的融合共生。  相似文献   

17.
人类技术实践的规律性和人的网络实践活动的客观现实表明,网络人机互动有规律可循。其基本规律可以概括为网络人机异质同化律、网络人机互控平衡律与网络人机和谐共生律,这对当下人们理性地认识和把握人与网络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企业生态系统的观点对虚拟企业仿生化的概念及特征进行了论述。通过模拟生物系统的各种特征来认识企业及其环境中的各种现象,并依据生物交互关系,研究企业的生存和持续成长,将虚拟企业分为四种基本仿生化组建模式:专性互利共生模式、兼性互利共生模式、附生模式和寄生模式,并详细分析了每种模式的特点。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虚拟企业仿生化组建模式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和谐共生的概念入手,以哲学的视角解构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从而进一步提出五台山构建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最后总结出构建五台山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四点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流行推动了自然交互范式的勃兴,该范式允许用户使用自然语言与人工智能展开多轮对话以满足用户需求。人机交互范式的变革是由技术革新作为内因以及社会需求转向作为外因所驱动的。自然交互范式具有三大特征,其一是人类调度机器的粒度加细,其二是人机交互的信息通量加大,其三是自然交互更加符合人类直觉。自然交互范式将驱动人机关系的深刻变革,首先自然交互将加深技术具身关系,促进机器与人类身心的融合;其次自然交互将驱动社会信息传播生态中机器超越“分发把关”演化为“价值把关”;最后自然交互将促进机器智能的涌现,从而使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呈现出双向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