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 孟轲与庄周是战国时期儒、道两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孟轲游说梁惠王、齐宣王之事,既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又见于《孟子》书中。《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则谓“庄周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所以朱熹说,孟子与庄子同时,“庄子后得几年,然亦不争多。”但是这两位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处于百家争鸣之际,都未曾在各自的论著中道及对方;史籍所载,亦未有二人相遇互论之事。关于这一点,朱熹的悬测是:“庄子当时也无人宗之,他只在僻处自说。”“孟子平生足迹只齐、鲁、滕、宋、大梁之间,不曾过大梁之南。庄子自是楚人,想见声闻不相接。” 孟、庄二子是否曾经相遇,不可确知。先秦史籍传至今日者甚鲜。墨子读  相似文献   

2.
论尹文     
<正> 一、尹文其人尹文,战国时齐国人。《汉书·艺义志》名家列《尹文子》一篇,班固自注:“说齐宣王,先公孙龙。”唐颜师古注:“刘向云与宋钘俱游稷下。”故尹文是著名稷下先生之一。关于尹文的生卒年代,除上引《汉志》记载以外,刘向《说苑·君道》篇载齐宣王向尹文请教“人君之事”;《太平御览》述录“尹文子见齐宣王”,并为之排解“国中寡贤”之叹(转引自厉时熙注《尹文子简注·佚文》)。可见,宣王时,尹文闇练政事,善解王忧,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政治活动家。从他的政治影响和理论素养推断,这时他的年龄当不少于三、四十  相似文献   

3.
田骈述论     
<正> 一、田骈的事迹与《田子》书田骈,齐国人,因齐之田氏出于陈,故又称陈骈。其生卒年月已不可确考,大约为公元前三五五年——二八○年。他是齐宣王、齐闵王时期著名的稷下先生,也是先秦学术史上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宣王时,田骈在稷下学宫已负盛名,与邹衍、淳于髡、接子、慎到、环渊等七十六人居稷下,被宣王“赐列弟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至齐闵王  相似文献   

4.
对桑弘羊的评价,历来就有争论。我们既不能因为他在历史上曾经被严重歪曲而拼命给他的脸上贴金;也不能由于“四人帮”曾对他大肆吹捧而对他进行有意贬低,应该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事求是地还他以历史真面目。桑弘羊从公元前一二○年起即以“言利”而与当时分管盐铁的大农丞东郭咸阳、孔仅齐名,并得到汉武帝的宠幸。以后他担任过大农丞、搜粟都尉,并代管大农令事务、御史大夫等重要职务,积极参与了汉武帝时代经济政策的具体策划。许多重要的经济措  相似文献   

5.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记载:孟子“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意思是说,孟子游说并服事齐宣王,宣王没有任用他;他前往魏国,梁惠王没有听他的话。原因是国君们认为他的话迂曲而遥远,空阔而不切合实际。对孟子游说未果的原因持这种认识的颇多,其影响深远,直至今天学术界似乎尚未取得共识。笔者认为,孟子,周游列国,劝谏君王施行“仁政”、以实现王天下的主张,并非全是高谈阔论、不合时宜,其中不乏应时思想和独到见解。本文试就此作一粗浅探讨,求教方家。  相似文献   

6.
战国初年,吕氏齐国的新兴势力田(陈)和取代了吕氏政权,建立了田氏齐国,史称“田齐”。田和取齐以后,称为齐侯,号为齐太公,是田齐的开国君主。田和死后,其子田午继立为齐桓侯,也称为齐桓公或陈侯、陈植公。他曾用其他诸侯所献之金(即青铜)铸造了《陈焕午敦》,刻有“保又(有)齐邦,永世毋忘”等铭文。”’田午死后,其子田因齐继为齐侯。因齐也写作“婴齐”,在铜铭中又写作“因育”,曾铸有《陈侯因看敦》。2。,他“始以齐强天下”’‘’,开始称王,是为齐威王。死后,其子田辟强继为齐王,是为齐宣王。齐威王、齐宣王是田…  相似文献   

7.
《孟子》一书中的《齐桓晋文之事》,记录的是他向欲行“霸道”的齐宣王讲“王道”的一场精彩论辩,最终以孟子的大获全胜而告终。孟子能够获胜,显然得力于他高超的论辩技巧,得力于他严密的逻辑思维。文中孟子灵活恰当地运用假言判断、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假言推理等多种逻辑形式,使其说理精辟透彻,气势恢宏,令人信服。足见,逻辑是论辩的力量所在。  相似文献   

8.
古代有一个不懂吹乐的南郭先生,居然在乐队吹竽。此人在齐宣王时长期吃大锅饭,到了齐湣王即位,好听独奏,他眼看保不住饭碗,赶紧自我“解职”,溜之大吉。这就是后来常被人们引用的“滥竽充数”的典故。其实,南郭先生的行径,比起我们现代的“滥竽者”,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十年浩劫中,“滥竽者”吉星高照,应运丛生。交白卷的小丑成为科技、教育界  相似文献   

9.
解放前上海世界书局排印的《聊斋全集》收有鼓词七种。《聊斋全集》的材料的提供人路大荒先生,在解放后对这七种鼓词的作者问题,又提出了新的看法。在《<聊斋全集>中的<醒世姻缘>与<鼓词集>的作者问题》一文中,他认为《问天词》、《东郭外传》和《孔夫子鼓儿词》三种,“作者的姓氏或流传有自,或见于记载和志书,班班可考,不容任意拉扯,更不应硬说是蒲氏的作品;另外《逃学传》等四种,“不见于碑阴著作表,行述行略,更没有说到有鼓词一类的著作”,把它们加于蒲松龄的名下,是值得怀疑的。关于《东郭外传》的作者问题,路先生列举了两种说法:一是清乾隆时人曾衍  相似文献   

10.
英华 《快乐青春》2014,(8):61-61
旅行者乘船旅行。一天,一阵大风刮得船明显倾斜起来,一个正在桅杆高处摄影的朋友不小心被甩下了船。他一边尖叫着呼救,一边扑打着水面,拼命求生。旅行者不会游泳,只能干着急。但他看到船上的水手走到船舷边上,平静地观察着在水里拼命挣扎的落水者。落水者终于无力挣扎了,开始往下沉。这时,一直密切注视落水者的水手立即跳下去救人。等两人都平安地回到船上后,旅行者不禁问水手:“您为什么要等那么久才跳人水中救他?”  相似文献   

11.
两只老鼠     
一户人家在搬家的时候,发现杂物堆中有两只老鼠。大家齐声喊打.但却又突然住了手——发现那两只老鼠有些异样:大敌当前,它们并没有慌不择路地逃匿,而是从容镇定地交了交颈。然后,其中一只老鼠轻轻地咬住了同伴的尾巴,它们竞像手拉手横穿马路的孩子那样.大摇大摆地进行“战略大转移”。  相似文献   

12.
正长假出游,老公开车,将近两个小时的车程,我有一搭无一搭地跟女儿聊天:"宝贝,你看窗外,柳树的叶子比在春天的时候绿得深了,是阳光和风雨让它们成熟的……秋天的天空是四季中最美的,天高云淡,看着真养眼。妈妈一下子就想到了刘禹锡的诗,‘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宝贝,你发现了吗,紫薇才是大自然最有活力  相似文献   

13.
《战国策·齐策四》记载这样一个故事: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 王曰:“有说乎?”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惠(鲁之贤士)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先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颜斶以一介之士,乃敢在齐宣王面前公然宣称:活着的君王的头颅,还不如死去的贤士的坟垄更有价值!其言之凿凿,有理有据,最后竟使宣王心折诚服。这确是只有在战国时代才能出现的独特的历史现象,颜斶所言,虽略带夸饰的成  相似文献   

14.
<正> (一) 《楚辞·远游》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其特殊的地位。我国的游仙诗可谓源远流长,《远游》乃开其先河。但《远游》的出现,不仅有其社会的原因,而且有其文学上的渊源。在战国齐威王、齐宣王时,齐燕一带出现了一批方士,他们“为方仙道,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神仙思想的勃兴,是与对殷周以来上帝崇拜和信仰的动摇相伴随的。神仙家宣称:  相似文献   

15.
高丽忠宣王素有崇佛之心,他在居留元朝期间其礼佛热情丝毫没有减退,与当时诸名僧皆有往来,其中与天目中峰禅师的交往尤能突出其好佛之性情。从最初交往时的碰壁,到最后为中峰禅师所接纳,终成一段君王拜名僧的佳话,体现了忠宣王礼贤之情。  相似文献   

16.
约哈里 《快乐青春》2011,(12):48-49
有一处美丽的芒果园,果园中的果树上挂满了成熟的果实。 一群猴子经过果园,看见芒果便摘,咬几口便不耐烦地丢下,又去摘下一个。突然,一只猴子尖叫起来,原来它被一块石块打中了。猴子们回过头,发现园丁们正向它们扔石头。它们慌忙逃进附近的森林中。等园丁们离开后,猴子们又立刻返回。  相似文献   

17.
有个男孩养了只小乌龟。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他想让这只乌龟探出头来,用尽了能够想到的所有办法,可怎么也未能如愿。他试着用手去拍打它,用棍子去敲击它……任凭怎么拍,怎么敲,乌龟就是动也不动,气得他整天嘟着小嘴,很不开心。男孩的祖父看到了,笑了一笑,便帮他把那只乌龟放到一个暖炉上面。过了一会儿,乌龟因温暖而渐渐地把头、四肢和尾巴伸出了壳外。男孩见此开心地笑了。  相似文献   

18.
两只碗     
老玉米 《快乐青春》2009,(12):42-42
一只大碗和一只小碗很久没人用来盛水了。它们舔着干裂的嘴唇,焦躁不安。 突然,它们发现面前竟然有个盛满了水的大坛子,但坛口只容得下一只小碗。大碗沮丧地说:“看来,我是没法喝到水了!”在它一筹莫展时,小碗说:“我可以帮你!”  相似文献   

19.
忠宣王是高丽第二十六代王 ,同时他也是忽必烈的外孙、元朝驸马 ,特殊的身份导致他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在中国的 35年中 ,尽尝人生荣辱 ,但对“上国”的敬爱始终如一。忠宣王为元、丽在文化、典制等方面的交流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古代的南郭处士,不会吹竽,又无其它本领,凑巧齐宣王搞“大锅饭”式的演奏,不允许演奏者合理“流动”,因而使南郭得以棍迹于三百人之中,逍遥自在了许多年。直到齐涽王继位,实行“单兵教练”,混不下去了,才三十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