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那天坐公共汽车去办事,车上人不多,但也没有空位子,有几个人还站着,吊着拉手晃来晃去。一个年轻人,干干瘦瘦的,戴副眼镜,身旁有几个大包,一看就是刚从外地来的。他靠在售票员旁边,手里拿着一张地图在认真研究着,眼里不时露出迷茫的神情,估计是有点儿迷路了。他犹豫了半天,很不好意思地问售票员:“去动物园应该在哪儿下车啊?”售票员是个短头发的小姑娘,正剔着指甲缝呢。她抬头看了一眼外地小伙儿,说:“你坐错方向了,应该到对面往回坐。”这话本没错,但是售票员没说完,她接着说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了:“拿着地图都看不明白,还看什么劲儿啊!”外地小伙儿是个有涵养的人,他嘿嘿笑了笑,把地图收起来,准备下一站下车换乘去。  相似文献   

2.
5角和100元     
亦农 《快乐青春》2014,(9):28-28
有个男人,乘坐公交车后,发现身上只有一张100元的钞票,于是他歉意地把钱递给售票员。售票员找不出零钱,只得无奈地示意他坐下,却又小声嘀咕道:“有种人特爱占小便宜,拿一张大钞坐公交车,人家找不开零钱,他就能理直气壮地白坐一趟车。”售票员这么一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男人身上。这时,一个小女孩走到售票员面前,买了张车票,交到男人手里,说:“叔叔,我相信您,我给您买票。”男人很感动,他把小女孩揽在怀中,把那张100元大钞递给她。  相似文献   

3.
婆婆要出嫁     
婆婆恋爱了 晚上.刚躺下,听见老公吞吞吐吐地说:“妈今天跟我说。谈了个对象,有一段时间了……”已经有些困倦的我,听了他的话,立刻精神起来,“真的?”他瞪了我一眼,“你那么兴奋干吗?”我赶紧掩饰,“不是,我是替妈高兴。”  相似文献   

4.
张文:老李同志,最近在理论学习和讨论中,围绕着“异化”是不是矛盾规律的问题,我有三个问题搞不清楚,请你作些解释好吗?李武:好,我们一起讨论。你有哪三个问题搞不清楚呢?张:我搞不清楚的第一个问题是究竟什么叫“异化”?能不能先给“异化”概念下一个定义?然后大家根据同一个定义来讨论它是不是矛盾规律,免得各说各的,莫衷一是。李:让我先听听你对“异化”的定义有些什么看法好吗?张:我对什么叫“异化”还搞不大清楚。不过,看到有人在文章中这样说:“究竟什么叫异化?打个比方说,一个母亲生了个儿子,她很心疼,很爱,辛辛苦苦地把他培养大,教育大。可是这个儿子慢慢长大后,成了一个逆子,不仅不受母亲管,倒过来管他的母亲,欺侮或者虐待母亲。儿子不认他的妈.把母亲当外人甚至敌人。母亲也觉得儿子不象她的儿子,成了家庭里面的异己分子。这个过程用哲学的  相似文献   

5.
已是夜里十点半了,儿子仍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成眠,往日这个时候是他睡得喊也喊不醒的时候。 “妈妈,我还是睡不着。”儿子无可奈何地对我说。这是今晚上他第三次这样对我说。明天儿子要段考,老师让提前1小时到校,儿子8点钟上床睡觉,已经两个多小时了。  相似文献   

6.
《家庭科技》2011,(2):42-42
在纳粹德国建立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一个犹太人对他的儿子说:“现在我们唯一的财富就是智慧。当别人说1加1等于2的时候,你应该想到大于2。”纳粹在奥斯维辛毒死536,724人,这父子俩却活了下来。  相似文献   

7.
亲情账单     
李晓 《家庭科技》2011,(10):10-10
儿子上初一了,学校离家也就10多分钟路程。早晨,儿子常常是匆匆吃完早餐,便歪过头来,只说两个字:"爸,钱。"我看看时间,步行去学校还来得及,对他说:"儿子,走着去吧,或者,爸爸陪你跑步,还能锻炼身体。"儿子不屑地撇撇嘴,嘟囔了一句:"不就1元钱吗,真是个吝啬鬼。""不就1元钱吗",从儿子嘴里冒出的这句话,几乎成了他讥笑我的口头禅。渴了,他说:爸,给1元钱,买水。馋了,他说:爸,给1元钱,买口香糖。  相似文献   

8.
贵新 《家庭科技》2002,(12):31-32
和许多从“文革”中过来的人一样,曾经被耽误了学业的我,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天天都盼望他早日成才,帮我圆当年上大学的梦想。所以,当正上初中的儿子明明提出买电脑上网时,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然而,苦恼也随之而来。 明明对电脑似乎  相似文献   

9.
小幽默     
儿子泪流满面地回到家里,父亲吃惊地问道:“怎么搞的,弄成这个样子?”儿子呜咽着说:“瓦夏打我。”“你还手了吗?”父亲又问一声。“没有”。儿子小声地答道。“蠢家伙,我早就教过你,谁要是打了你,你就还手打他!”父亲气愤地打了儿子一耳光,以示对他软弱无能的一种惩罚,可没料到自己脸上也挨了儿子的一记响亮的耳光。“混帐东西,你怎么敢打老子?”父亲骂道。“你刚才不是教育我,谁打我,我就还手打谁吗?!”小幽默  相似文献   

10.
1998年第1期《家庭科技》载文《一张罕见的50元大钞》,文中50元币正面有一长约6厘米,宽1~2厘米不等的空白。无独有偶,某日,我偶然发现一张1990年版七成新“错版”人民币,面额100元。该币正面伟  相似文献   

11.
幽默三则     
黄里 《家庭科技》2006,(4):41-41
儿子上小学后,我发现他总是闷闷不乐,好像有许多愁事,经常没有食欲,去医院检查又没发现什么病。我便去访问他的班主任老师。老师反映说:“你的儿子有点古怪,不太合群,他经常是一个人在角落里发呆。有一次他似乎表示愿意与女孩同桌。”“你满足他的要求了吗?”“没有,因为我们根据儿童性教育原则,认为这个时期男女适当分离,对性角色的自我确认是有好处的。所以基本上是男女分桌。”这让我想起了幼儿园老师的一句话:“你儿子有点像女孩,总喜欢跟女孩子玩。”我当时不知这话是警告还是赞美。看来,现在真要琢磨琢磨儿子的心理了。  相似文献   

12.
我那年仅15岁的儿子在待人处事上已经很“成熟”,“成熟”得胜过我这个父亲。 有一次,一位同学向我儿子借《少儿百科全书》,他回说被别人借去了,而接着班主任的儿子问他借,他却毫不犹豫地借给了他。我当时问儿子这是为何?儿子毫不掩饰地说:借给一般的同学没有什么作用,而借给班主任的儿子对自己则很有帮助。妻夸儿子聪明,说就应该这样处事。我却有一种可怕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三、万水千山赴松辽1960年3月,钻机装上火车运走了。王进喜的母亲重病在身,已经六十多岁了。儿子要走了,她真有些舍不得.王进喜坐在母亲身旁,对母亲说:“妈,这次会战是石油部决定的,各个油田的先进队集中到松辽,再来一次比赛,早日拿下大油田。我是先进队的队长,我不带头,下面工人怎么办?我以前说过,一切要服从党安排,党指到哪里,我们就干到哪里。妈,有病就让王兰英(王进喜的爱人)领你到医院看一看。”老太太端详着儿子,半晌才说:“你去吧,到那里经常来信,免得我想你。到那要好好保重身体。”老太太说完,泪水已饱含…  相似文献   

14.
樱桃     
我和妈妈进樱桃家时,樱桃12岁,我10岁。她爸娶了我妈,我成了樱桃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 妈妈说:“樱桃是个苦命的孩子,她妈生下她就去世了。以后,你们要像亲姐妹一样好好相处。” 我瞪了樱桃一眼,说:“不要她做我姐姐!”  相似文献   

15.
轻松一笑     
妈妈手里拿着电报,高兴地对冯笛说:“儿子,你爸爸来电报说.他明天就要乘飞机回家啦!” 冯笛问:“妈妈,电报快还是飞机快?” “当然是电报快。”“那爸爸为什么不乘电报回来呢.?”  相似文献   

16.
春节期间,我儿子(12周岁)收到了4000多元“红包”。我动员儿子把这笔钱上交给我,但他只同意交出一半.另一半由他自己支配。我认为,2000元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小孩子自制力不强,管这么多钱会出事,于是坚持要他全部交出来用于交学费等。儿子很不服气地说:“压岁钱是给我的,你没有权利收走。”请问,孩子收到的压岁钱到底归谁.究竟如何处理才妥当?读者金海川  相似文献   

17.
郭梅 《家庭科技》2013,(12):17-18
最近,我的一个闺密简直快变成祥林嫂了,几乎天天给我打几个小时的电话,说她儿子这不听话,那没做好,她简直要崩溃了.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打断她说:“我还有稿子要赶,你能否简明扼要一点?另外,你儿子真的像你说的那样糟糕吗?他刚刚进入青春期,你能否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青春期儿子的母亲?”  相似文献   

18.
爆炸事件     
周坤 《快乐青春》2011,(7):140-141
我买了一台照相机,因为怕捣蛋的儿子弄坏,我便对他说:“这相机小孩子是不能动的,只要小孩子一碰着它,它就会发生爆炸,连人带房子都会炸塌!”  相似文献   

19.
一个半朋友     
我爷爷给我讲过一个这样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仗义的广交天下豪杰的武夫。他临终前对儿子说:“别看我自小在江湖闯荡,结交的人如过江之鲫,其实我这一生就交了一个半朋友。”儿子纳闷不已。父亲贴近他的耳朵交代一番,然后说:“按我说的去见见我的  相似文献   

20.
“我是谁?”这是一个哲学的基本命题,历代著名哲学家对此都有自己的探索,林雨堂的答案则尤其独特,他说:“我只是一团矛盾而已,但是我以自我矛盾为乐。”林雨堂说他是一团矛盾,这不但是指他喜欢看到交通安全宣传车出车祸,喜欢看太监有儿子等诸如此类的外在矛盾,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