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段金花 《东岳论丛》2005,26(5):121-123
萧红与张爱玲都有很强的女性意识,她们的作品都是以女性视角去观察、体验和判断。萧红关注农村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生存价值,认为女性的悲剧是女人的“第二性”性别造成的;张爱玲对女性的心理痼疾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认为妨碍女性解放的是女性在长期的男权统治下形成的不自知女奴意识。  相似文献   

2.
萧红是一位极富才华的现代女作家,她在作品中观照最多的就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农村劳动妇女,萧红以“越轨的笔致”大胆真实地描绘了这些女性在婚恋中怵目惊心的悲剧性生存状态,彻底消解了爱情的甜蜜,颠覆了情爱的愉悦,甚至否定了女性生命创造的内心喜悦及生育创造行为本身的伟大、神圣,这种极其另类的书写与萧红自身的情感经历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萧红对于乡土女性生存状态的书写是十分特别的,她写出了自然生产给乡土女性带来的种种不幸并显示出对她们的关怀,同时揭示了国民劣根性对她们的精神奴役,而在《生死场》《呼兰河传》中也体现了乡土女性自主意识的发展,这就使她的作品有了新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反讽:女性的身体叙事——萧红与萧红小说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身体叙事”是萧红文本的一个潜在的内容与姿态,在文本中,女性身体不仅成为萧红作品中的“生死场”,而且更是小说获得内涵和意义的根本来源。萧红似乎对自身的情感与女性的命运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女性独有的身体经验成为她从事文本建构的基本手段。生育、病痛与死亡是作家诠释女性“身体叙事”的独特视角,女性与男权社会乃至整个主导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与冲突成为身体的悖论。女性作家用反讽的姿态作了一次“致命的飞翔”,在语言的狂欢与回忆的空间中获得身体与性别的认同。正是用这样一种方式,萧红将自己写进了文本——就像通过自己的奋斗嵌入世界和历史一样。  相似文献   

5.
邱畅 《理论界》2013,(11):129-131
加拿大作家辛克莱·罗斯的作品多以加拿大西部大草原为背景,生动地反映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人们的生存状况和心理变化. 《中午时分的灯》以20世纪30年代加拿大的一场大干旱为背景,描写草原上的一对农民夫妇在干旱和风沙中苦苦挣扎的生活状态,以及夫妻双方由此产生的心理隔膜和心理冲突.文章将从小说的背景入手,深入分析小说所反映的人与自然抗争的主题与两性冲突的主题,并且在此基础上,探究两个主题间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6.
王安忆是一位颇有个性和思想深度的作家,其近期的一组短篇小说显示了她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思考.<舞伴><闺中><小新娘>和<云低处>均以女性为中心人物,显示了对两性融合的信念与探索.不同的是,前三者以单纯的女性立场,通过揭示她们的内心情感来表达其渴望;而后者则以开阔的两性视野,通过两性的接触对话,暗示了两性融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对当代女作家徐坤的小说<厨房>的解读中,分析当代中国女性解放面临的家庭困境和社会困境,探讨了解决女性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矛盾冲突的出路,认为女性解放最理想和最终的出路是男女两性共同建构平等和谐的两性世界.  相似文献   

8.
张岚 《江汉论坛》2003,(12):55-57
"寂寞"是阐释萧红生命状态和写作文本的于个共名话语.本文从萧红个体生命经验与小说叙述的对应阅读入手,认为极度单纯的内在诗人气质和纷繁的"他性"世界之间的深刻冲突,造成萧红短暂于生中的寂寞心境以及游移于文学史上的边缘状态.萧红从个体生命经验和人道主义开始,赋予"寂寞"一种坚实的"为人生"的质地,实现了她相对闭抑的个人经历与开放的叙述结构的统一并延伸.  相似文献   

9.
萧红作品中的女权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红作品中的女权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她赞颂女性,在<呼兰河传>和<生死场>的女性描写中,她称赞:女性的人品高尚,性格坚强、刚毅,不向封建道德观念与黑暗恶势力屈服,敢于同命运抗争;另一方面,她鄙视男性,抨击和嘲讽男性,如在<逃难>和<马伯乐>中,对她的这种思想体现得尤为突出,她觉得:男人貌似强大,了不起的样子,其实思想卑微、自私自利.男人不仅胆小、怕事,而且比女性懦弱、愚蠢等等.萧红笔下的这些男、女形象的刻画都充分反映了她作品中的女权思想.  相似文献   

10.
王秀臣 《北方论丛》2001,1(4):95-102
解读张雅文的作品每每令人感动。小说《趟过男人河的女人》以女性的独特视角,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了女性的生存处境及其生存意义。女性争得自身平等、解放的途径首先在于女性自身生存意识的觉醒,但女性问题又不是女性自身可以解决的问题,男性同样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女性主义”只有和“女性关怀”联系起来,构建起一个和谐的两性世界,才是真正理想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Using a sample of employed adults living in Canada, this article examines patterns and antecedents of work-to-family conflict (WFC) among immigrants, relative to the native-born. We test whether the origin-country— or intermediary country of residence— country-leve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ength of residence in Canada interact to affect WFC differentially for immigrants. We hypothesize that origin-country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acts the value and transferability of immigrants' capital in the host country.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two results in underemployment, stressful work experiences, and thus greater WFC for immigrants, relative to the native-born. Results indicate greater WFC among recent and established immigrants from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among established immigrants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This finding, however, is conditioned by gender and particularly strong among established immigrant men from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compared to their female counterparts.  相似文献   

12.
关注大数据时代下人的现代化发展是理论发展与战略实践的双重需要。大数据时代,人的生存样态可分为三种表现形式,即技术依赖基础上的自在性生存、信息依赖基础上的自主性生存和数据保护基础上的自由性生存;人的生存关系表现为三重,即人与数据环境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这些对象性的关系系统共同构成了人的数据化存在。考究大数据时代下人的生存样态和生存关系,对于认识和把握人的生存状态、发展趋势具有本源性和奠基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春时 《学术月刊》2012,(1):102-108
审美(美)的实有与虚无问题一直是一个悖论:美可以说是一种幻象,并非实在,也可以说是本真的世界而非虚幻。这个悖论只能在哲学本体论的层面上得到解决。存在是生存的根据,具有实有和虚无两个对立同一的范畴。实有是指存在的本真性(在场的可能性),虚无是指存在的非现实性(不在场)。由此也规定了现实生存的有(实在性)与无(非本真性)两个矛盾方面。审美是自由的生存方式,是现实生存向本真存在的超越,因此审美也存在着实有化和虚无化的环节。首先,审美把生存虚无化,消解其现实性和否定其现实意义,从而进入本真的存在领域;其次,审美还把生存实有化,形成审美意象,成为本真存在的现身,存在意义得以显现(在场)。审美的实有和虚无的同一性,也解决了所谓美的主客观性的争论,即美非主观(无),也非客观(有),而是主客观的同一。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prevalence and determinants of fear as a consequence of living through armed conflict. We use survey data from Nepal during the armed conflict (1996–2006) to examine how trauma, sex and gender, age, marriage, and household size affect fear of violence. We also disaggregate types of worry, and find substantial variance on whether respondents were more concerned about livelihood consequences of conflict than physical danger. We supplement quantitative analyses with discussion of in-depth interviews from the study area on these same topics. Overall, our results highlight the enduring impact of gender roles in Nepal and that conflict might disproportionately affect those who are already vulnerable and have greate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unique comparison between fear of violence during armed conflict in a low-income country to the fear of crime literature based in high-income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5.
胡长栓 《北方论丛》2004,1(3):109-113
文化进化论与文化相对论作为人类理解自身文化的两种前提性思维,它实际上反映着人类对人类自身和人类存在的不同理解.文化相对论坚持了人是多元的存在而失却了人的发展本质,最终落入文化保守主义;文化进化论则坚持了人是发展的存在而失却了人类多元的存在事实,以致于成为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的根据.但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本质体现的人类不断超越现实的存在以及今天人类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决定了我们对正义的文化进化论的信仰.  相似文献   

16.
社会理性化的感性制约——建构和谐社会的难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代社会学试图通过推进社会生活理性化和制度化实现和谐社会的追求, 并为实现这个追求建立了许多理论学说和社会重建方案。但是, 现代社会学不够重视社会生活的感性基础, 忽视社会理性化和制度化的感性前提与根据, 以致关于建构和谐社会的一些方案流于逻辑形式。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 社会理性化与感性存在的矛盾十分复杂,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冲突广泛存在, 应当认真吸取现代社会学关于建构和谐社会的理论得失, 有效地处理社会理性化的感性制约,化解建构和谐社会的深层难题。  相似文献   

17.
宋金龙 《理论界》2014,(12):24-27
社会冲突的存在具有普遍性,运用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对中国社会现状进行分析,可以解决社会中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可以说解决社会冲突的基础是发展生产力;解决社会冲突的有效杠杆是利益的调节;解决社会冲突的路径是逐渐进行两极分化的消除。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有利于解决社会领域的冲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社会冲突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是社会主体之间的一种基本的互动方式,对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研究社会冲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社会冲突的涵义、根源及功能等三个基本问题进行探讨,为拓展和深化社会冲突的全面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托妮.莫里森对自己的定位是"黑人女性作家",她多年来也始终围绕着种族与性别这两大主题进行着女性主义书写。在她的八部小说中有七部以女性为主角,而在仅有的一部以男性为主角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中,女性人物的形象同样丰满突出。这样看来,读莫里森的小说就仿佛是在看一幕幕黑人女性成长的悲剧。其实,在莫里森的小说中有一条清晰的主线,即在性别与种族的双重压迫之下黑人女性踏上了一条自我追寻之路。莫里森的八部小说围绕着影响黑人女性一生的几大主题因素(美丽、友情、家庭、爱情、母爱、嫉妒、疗伤、女人间的争斗)展开,表现了黑人女性的苦难与救赎。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关于《荒原》的宗教思想,主要存在“骑士寻找圣杯”和“个人精神世界的崩溃与重组过程”的观点,但两种观点各有其不足。尝试剖析艾略特的《荒原》创作根源,通过对《荒原》的主线分析,找出既能驾驭全诗各片断又能解决“荒原”缺水却有水的矛盾的是基督教主线,即“罪-遭上帝离弃-地狱-救赎”,同时还阐释了在该主线下衍生的无数基督教故事。基于以上分析,推断出艾略特在《荒原》中的创作视角为基督教视角;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信仰基督教才能摆脱精神荒原,得到最终救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