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制度伦理与当代伦理学范式转移——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概略地考察了制度伦理的当代突显及其所导致的伦理学研究范式的转移,指出了当代制度伦理之所以能够主题化的社会制度背景和社会文化条件,以及这一主题化知识状况背后所潜在的、现代性社会生活实践与现代性道德知识增长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张方玉 《唐都学刊》2006,22(2):36-39
道德价值是道德本质的真正体现,对于元伦理、规范伦理、美德伦理具有根本性和终极性的意义。现代伦理学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对于道德价值的忽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伦理学的发展与社会道德的进步。建构起公正与幸福的道德价值,可以生成内在的激励机制,促进个体道德的提升、增强规范伦理的有效性,可以促成元伦理、规范伦理、美德伦理的统一。人类为实现幸福的公正而制定的规范才是真正的道德规范,人类为实现公正的幸福而完善的德性才是真正的美德。  相似文献   

3.
赵宏志 《学术交流》2005,(11):18-23
中国当今伦理状况最严重的问题是"双重人性问题".伦理学的发展趋势为个性伦理.个性伦理是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伦理学,在人伦关系的范围内,深入到人的心理层面探究伦理问题.伦理和道德的关系为伦理包含道德,道德只是伦理中的准则部分和道德评价部分.个性伦理的两个重要范畴为个性和群性,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特性,群性是某群体共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主张强化个性,弱化群性.传统伦理与个性伦理有原则性区别,即,传统伦理停留在人与人和人与环境的关系层面,个性伦理深入到人的心理层面;传统伦理以社会为本位,个性伦理以个性为本位;传统伦理是根据社会的需要而改变个性,个性伦理是根据个性的需要而改变社会的管理方式;传统伦理是从外到内的内化,个性伦理是从内到外的实现;传统伦理鄙视沟通技巧,个性伦理纳入沟通技巧.为实现国人自身的发展与社会和谐两大主题,提出了个性伦理四原则即,以个性为本位、以实现为本位、以自主为本位、以规则为本位.  相似文献   

4.
赵炎才 《唐都学刊》2004,20(5):65-69
早期维新派从救世角度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社会道德堕落,围绕价值取向上的塑造时代理想人格、追求天下国家之利,道德学理上融汇中西伦理道德精华以重构时代道德内涵,具体精神与规范上崇尚知耻、自强不息、忠孝节义、诚信求实以及平等、自由等。在理论体系上,对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经济伦理、政治伦理等方面作了系统理论诠释,并主张从改革教育、注重修身、楷模示范、重禄劝士、抵制西方宗教负面影响等方面实现其救世目的。  相似文献   

5.
李超 《社科纵横》2013,(8):103-106
马克思研究重点从西方资本主义转向俄国问题,除了因巴黎公社失败后,西欧社会从剧烈动荡转向了相对和平的原因外,更因当时俄国社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选择。革命的力量在蓄势待发,俄国的知识分子在不自觉与自觉之间,将"社会主义"——尽管并非是马克思所讲的"社会主义"——赋予了俄国的未来。而民粹主义思想内核之一的"人民崇拜"从本质上与马克思的人民历史观并不相通,但由于民粹主义缺乏科学的理论体系作为革命的指导,因而,在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借用并篡改了马克思的思想。而马克思1873-1882的十年间确实短暂走近民粹主义,他主动收窄了《资本论》中的理论适用范围,并放宽了俄国实现跨越发展的条件。但马克思的跨越思想与民粹主义的"直接跨越"思想相去甚远,前者是建立在客观规律上的科学假设而后者仅仅是伦理价值判断上的乌托邦思想。  相似文献   

6.
发展伦理学是关于发展善的学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伦理学以发展善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发展伦理学视野中的发展善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发展价值;二是发展道德,因而发展伦理学实际上是研究发展价值和发展道德及其相互关系问题的科学。构建发展伦理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追求社会发展人本性价值目标的实现和对人的发展行为的有效伦理约束。  相似文献   

7.
道德情感体验作为生态伦理价值确立的尝试性路径之一,力图以其对自然的感悟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价值指归,进而使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建构得以可能.这一方法通过强调直观、情感、道德体验对规约人类行为所存有的作用,为人类得以拥有对自然的伦理关怀探寻新的基点,试图为重建人对自然的伦理观念搭建桥梁.  相似文献   

8.
"伦理学研究"栏目创栏于2004年初,由本刊副主编王银娥编审主持。该栏目创设的宗旨是:关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重大伦理问题,推动我国市场社会中的伦理规则的形成和完善,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和精  相似文献   

9.
"伦理学研究"栏目创栏于2004年初,由本刊副主编王银娥编审主持。该栏目创设的宗旨是:关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重大伦理问题,推动我国市场社会中的伦理规则的形成和完善,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和精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伦理学中,一些不同进路的理论不约而同地对倾向问题进行了研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道德与人的关系。一部分学者认为,人具有某种道德倾向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道德判断,对道德的或是不道德的行为有预先决定的作用。伦理一般主义者与伦理特殊主义者就道德原则合理性问题展开论争,前者认为,道德原则作为道德倾向而存在,后者则彻底否认了道德原则的合理性。一些学者通过自然因果律和道德原则的比较所得出的理论给道德倾向的研究带来了一些重要启示:第一,进行道德的本质倾向和非本质倾向的研究能够更深入地认识道德的归因;第二,道德倾向作为道德原则的本质这一新的理论观点与传统意义上的道德原则理论并不矛盾;第三,道德倾向在道德选择中展示出自主性和自由性的同时,受复杂的外部和内部条件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从心理学、伦理学等角度展现对道德人格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种条件,并从社会和个体的角度出发,结合宏观背景与微观心灵互动探索优良道德人格的培养出路。最后,反观优良道德人格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个体道德实践理性,进而强调现实的人类个体对客观社会的伦理现状进行主观能动性改造的积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个人意识的觉醒和伦理规则的进一步细化,阿格妮丝.赫勒在其道德理论中所诉求的个性道德这一词汇需要被进一步解析。厘清个性道德含义以及个性道德与道德个性、特性道德、道德相对主义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理论上可以厘清和深化道德中的各个概念,实践上对于现代人如何生存以及怎样生存提供了引导,使现代人避免走入道德相对主义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最负盛名、最具创造力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生涯关注的主题和重心是语言问题.他的元伦理学思想可明显地划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以《逻辑哲学论》为标志,关注的主要是道德语言的逻辑分析,认为伦理学是超验的,不是一门科学,无法进行“正确的逻辑分析”,无法用语言加以表达.前期思想主要影响了维也纳学派、艾耶尔、史蒂文森等人,促使他们全面反思伦理学与科学的关系,从而否定伦理学的科学地位,视伦理概念为假概念,伦理判断为既不真也不假的伪判断,并将其作为“没有意义”的东西排除出去.后期则以《哲学研究》为标志,提倡日常语言分析,主要影响了日常语言学派,特别是图尔敏、赫尔、麦凯等元伦理学家,促使他们从描述主义的指称论意义观转向非描述主义的使用论语义观,重新关注日常道德语言,从其具体的历史的实际用法出发,对道德语言的意义和功能进行逻辑分析.  相似文献   

14.
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资源的整合是改变现代社会道德资源相对稀缺状态的需要,也是超越"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部"道德资源对立思维方式的需要,更是为公民道德教育和网络道德建设提供充分的美德伦理资源的需要.科学发展观为道德资源整合与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维度:道德资源的整合与创新应凸显以人为本的主体性理念,坚持全面、协调的方针,吸纳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先进道德资源,注重创造性转换,增强道德资源的整体功能.网络道德根植于现实道德资源.通过对现实道德资源的整合与创新,将优秀美德伦理资源创造性地转换为网络道德,不仅为网络道德建设提供了充分的美德伦理资源,而且也为网络道德资源的开发、培育与整合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5.
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提出实践理性中的伦理德性、理智德性的德性分型,哈贝马斯在实践理性中区分伦理理性和道德理性,共同揭示了道德自我的个性内在与主体性价值.黑格尔以精神现象学揭示精神世界先后经历"真实的精神,伦理"、"自我异化的精神,教化"、"自我确定性,道德",相应于三个精神世界的主体分别为伦理实体自我、法权个体自我、道德主体自我,确证了道德自我的存在和超越性价值.精神哲学研究的本体思维追求形而上普遍本质和绝对本体、伦理思维注重伦理秩序和规范的建构、道德思维凸显自我理性和自主建构,哲学思维范式转换揭示了道德自我在现代道德哲学中的突显价值.实践理性中的德性分型、精神现象学关于客观精神及其自我三重形态、哲学思维范式转换,从不同角度确证道德自我的存在及其特定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6.
曹刚 《唐都学刊》2008,24(6):44-48
应用伦理学在提供实质性的道德规范之外,特别注重道德判断的程式性、权宜性和辅助性特征,可以称为二线伦理学.责任伦理学是应用伦理学的主要理论形态,自然具有二线伦理的特性.但这不排斥责任伦理是一种实质性的规范伦理学.如果对责任伦理学之"责任"的实质伦理内涵做出恰当的解读,就不会坚持责任伦理学仅仅是一种二线伦理,而是能提供实质性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综合性的道德规范理论.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把传统的规范伦理学大致划分为目的论、义务论和美德伦理学三种类型的话,那么责任伦理学则有机综合了它们不同的要素和功能.  相似文献   

17.
伍志燕 《唐都学刊》2008,24(1):62-66
道德价值观念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折光反映和思想标记.由于中西文明的差异,历史背景的不同,中西当代道德价值观念的内容及特点各异.二者的异同主要体现在:从道德基点来看,西方立足于个人主义而中国立足于整体主义;从道德类型来看,西方遵循一条"元伦理--规范伦理--德性伦理"路径,而中国走的是一条"德性伦理--制度伦理"路线;从道德价值及评价来看,西方直觉主义、情感主义、自然主义等各流派以及每一派内部存在严重分歧,而中国学者各自研究侧重点的不同,也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一些差异;从道德旨归来看,中西当代道德应服务于社会和谐,实现人类幸福之鹄的.  相似文献   

18.
任晞 《社科纵横》2013,(1):159-162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构成人类全新的生存空间——网络社会。本文结合网络社会伦理失范的实际案例,提出当前网络虚拟社会所面临的道德困境,并以西方伦理理论为分析基础,从道德认知的角度寻找网络社会统一认知的可能性,最后将归结点定位于探寻理性构建网络伦理关系的对策思路上。  相似文献   

19.
《唐都学刊》2014,(5):59-59
“伦理学研究”栏目创栏于2004年,本栏目特邀主持人:著名学者、伦理学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春晨教授。该栏目创设的宗旨是:关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重大伦理问题,推动我国市场社会中的伦理规则的形成和完善,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0.
伦理学的结构、伦理学同其他科学的相互关系、伦理学研究的方法以及实现伦理理论同实践联系的方法,讨论这些问题的时机确实是完全成熟了。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1.现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对象已经有了重大变化。而且它从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始终都受到时代的实际需要和伦理理论本身发展逻辑的影响。2.今天社会实践向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