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费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发展加速了消费社会的到来,致使消费出现了异化,即本来是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消费变成了一种违背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利益的消费.如何消解异化了的消费,使消费回归理性,从而促进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这正是消费伦理的理论指归,也是对消费合理性进行追寻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以伦理为核心的文化现象,是一种价值取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西方消费方式的交融,尤其是受西方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影响,在我国引发了消费伦理的变革。传统的节俭型、分配型和储蓄型的消费伦理,与我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计划经济体制以及物质的相对匮乏相适应。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消费伦理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特征也随之发生变化,享受型、信贷型、绿色型和符号型消费伦理观产生。从国情出发,我国现阶段消费伦理要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相适应。构建国人自己的消费伦理观应着眼于:消费者肩负起合理的消费责任;通过消费伦理体系的正确导向,对青少年进行消费教育;构建适度消费的消费新观念。  相似文献   

3.
消费前卫的中产阶级的消费伦理,即坎贝尔所谓的"浪漫伦理"主要表现在:消费理念上的享乐主义者;社会阶层区隔实践中的地位追求者;"品位文化"的跟从者与制造者;消费场中的表演者.但在中产阶级的前卫消费镜像背后所展现的则是基于其敏感的社会阶层地位之上的现实理性.中产阶级的消费伦理中寄托着这一阶层的现实理性,但就阶层的社会存在而言,中产阶级的浪漫伦理与其所寄托的现实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矛盾,而这种矛盾正是中产阶级发展困境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4.
全球伦理是最低限度的伦理,具有最大范围的普遍适用性。国际伦理是指国家之间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等交往性事务和活动时所应遵守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是各个国家所认同的普遍性价值观和伦理观在国际事务中的具体运用。相对于道德呼吁和道德愿景式的全球伦理,国际伦理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国际伦理与全球伦理在伦理行为的主体、伦理发展的基础以及伦理调节的手段等方面有着严格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消费伦理观念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润年 《唐都学刊》2010,26(3):38-42
消费伦理是构成经济伦理的一个环节。消费伦理的原则是引导人们树立先进、科学、合理、健康的消费生活方式。对消费的伦理评价与经济评价不尽相同。人们的消费伦理观念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我国消费领域存在的问题是:消费不足和消费过度的现象并存,消费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大量存在,消费决定生产使资源环境安全失去保障,大众消费的理性不足而感性有余,不顾自身能力的盲目消费。在消费伦理建设中,首先要重视消费伦理规范体系的研究;其次要加强消费伦理文化的宣传;第三要开展社会主义消费荣辱观的教育;第四要积极开展消费伦理评价活动。  相似文献   

6.
消费活动由消费主体的需要和客观自然对象两个环节构成.消费活动包括两个基本原则:自然生命原则和精神原则.当代消费异化的实质是对消费原则的背离.由此产生了违背个体生命的消费异化、危及后代人生存的消费异化、符号消费的消费异化和作为经济增长手段的消费异化.只有遵从消费活动的两个根本原则,消费伦理或伦理的消费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慈善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正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作为消费伦理对文化向度的一种折射,慈善文化是财富伦理思想的重要心理积淀,是大众消费行为伦理化的风向标,是社会消费心理和谐的调节器,因而慈善文化建设是建构新时期消费伦理的重要支撑.慈善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必须普及以仁爱关怀为价值维度的慈善理念,完善以民族特色为底蕴的传统文化,建立以社会公正为主导的责任伦理,倡导以现代公益制度为内涵的互助精神.  相似文献   

8.
国外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72,自引:0,他引:72  
网络行为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需要一定的规范和原则。国外网络伦理问题研究涉及到网络带来的许多伦理道德问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深层次的哲学问题。注意网络发展的趋势和所产生的社会道德问题,是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关注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许银英  贺汉魂 《创新》2019,13(4):80-88
马克思从人与动物之别论述了消费伦理的必然性,从人生意义高度论述了消费的伦理意义,从人性视角论述了消费伦理的根本依据,可以认为消费伦理是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本义。生产与消费同一是马克思消费伦理思想的独特视角,马克思的消费伦理关系,消费伦理主体思想内涵其中。马克思强调消费是人类维持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消费伦理的精神实质。在马克思消费伦理思想中,批判消费异化是核心内容,马克思明确阐析了消费异化的根本实质、基本表现、主要原因与摆脱消费异化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甘泽泉 《社科纵横》2009,24(10):61-63,80
本论文对传统的持久收入假说提出质疑。对该假说所内涵的总消费是由代表性的、理性的消费者产生的假设进行驳斥。先从研究消费的两个经典模型的简介,从其模型本身带以历年数据进行验证,说明其缺陷后,提出另一备则假设——消费者当中应当有相当比例的并不如经济学家那般精明的短视者。同时,深入剖析了当期消费变化与当期收入变化和利率的关系,指出消费变化与利率关联不大而与当期收入变化关系紧密,这便引出了关于及时行乐消费者存在的设想。在这些消费者存在的情况下,总消费的研究会有哪些变化。在原先经典模型的基础之上加入了及时行乐者的元素,并结合利率与欧拉方程,对持久收入理论进行检验,并与备则假设的检验相对比。最终得出持久收入假说在实证中并不完善的结论,以及数据对该备则假设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近百年来中国家庭伦理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些许变迁一般都会通过家庭及其伦理观念的递演而得以体现,因此,对现已掌握的中国家庭伦理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做一番综述,即显得尤为重要.概括而言,近百年来有关中国家庭伦理研究的著述和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或历史时期,即五四运动后的三十年间和改革开放后的二三十年间.发掘和梳理中国家庭伦理问题的研究路径与发展线索,旨在为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提供基本的历史前提和传统依据.  相似文献   

12.
认为大学治理是集政治、科学管理和伦理于一体的复杂问题;伦理是大学治理的底色,认为大学治理需要伦理道德引领.大学治理的伦理建设首先要将"法治—德治—真理—幸福"塑造为大学的伦理价值目标体系;其次,要推进大学治理的主体伦理建设,构建大学内部治理的多元主体治理格局,确立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权责统一关系,保证多元主体有效参与大学决策;再次,要加强大学治理的制度伦理建设,将制度建立在公义基础上,促进大学成员的互信与合作;最后,要以关系理性的思维方式建构大学治理的价值规则,在多元价值之外创造通用的、公共的价值,推进大学的公共价值治理.  相似文献   

13.
我国网络消费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明升 《学术交流》2003,(1):105-110
由于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滞后 ,市场规模偏小 ,“两大瓶颈”因素同时存在 ,有序化程度偏低 ,使得网络市场的发育程度还不高 ;由于我国网络消费者的意识有差距 ,消费层次不高 ,并且存在语言障碍 ,使得网络功能难以充分发挥。我国网络消费中的不平等现象、“网沟”问题、“灰色消费”现象、消费过度问题等尚未引起足够的注意 ,使其对网络消费的未来发展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整个社会体系中,实现消费领域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一环。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加之受到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消费领域中仍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现状。它反映了我国消费主体在消费道德上的缺失和不足,同时也暴露了我国公民消费道德教育仍存在很大的缺位。在和谐视域下,不和谐的消费现状进一步凸显出消费道德教育的价值,消费道德教育不仅能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圈打造良好的认知基础,为维系和谐的人际、代际消费关系提供合理的道德规范,还能为人的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营造适度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5.
杨颖  贾劝宝 《社科纵横》2006,21(5):12-13
经济伦理问题是一种必然存在,是由经济主体本身存在伦理关系所决定的。研究经济伦理问题,对于贯彻中央关于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当前研究这一问题应关注的几个方面是:明确学科性质;界定研究对象,确定研究原则;选择研究方法,定准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弱势群体是在社会经济利益和权力的分配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影响力相对下降,成为整个社会需要同情和关爱的对象群体。在追求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中国,他们的生活现状处于道德的尴尬状态。如果无视或漠视弱势群体的利益势必给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带来道德的危害。鉴于此,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执政道德理念;选择并设计好扶助弱势群体的道德制度;营造一个扶助弱势群体的道德大环境;增强弱势群体主体适应竞争社会的技能与信心。  相似文献   

17.
陈和  卢慧飞 《探求》2023,(1):90-97+105
近年来,新兴数字技术持续赋能消费领域,开启了我国消费数字化转型发展新篇章。文章首先回顾了国内有关消费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文献,并深入探讨了我国消费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理论,通过对我国消费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与问题的梳理分析,发现我国消费数字化转型政策支持不断强化,消费数字化转型技术底座不断夯实,数字化消费规模呈持续扩张态势,但也面临着消费者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亟待建立、消费品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要素资源紧缺以及数字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参差不齐的问题。因此,为加快推进消费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我国应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消费数字化转型政策制度体系,涵育数字要素,提升消费数字化转型要素供给能力,加快数字基建布局,夯实消费数字化转型技术底座,持续优化消费数字化转型环境,为消费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肖平容  程舫 《学术交流》2012,(8):131-135
当前,我国食品消费安全保障措施缺失,除了经营者不法经营与监管者监管不力外,未充分发挥消费者对经营者的制衡也是其重要原因。我国传统消费文化所蕴涵的某些消费审美、消费心理等消极因素极易诱发不安全食品的生产和供给,公民社会的消费文化的缺失是食品安全隐患产生的重要诱因。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应加强公民社会的消费文化的培育,消费者应树立为自己的食品消费安全承担责任的意识,培养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良好的参与意识,增强防范不安全食品的忧患意识,营造公民社会的消费文化氛围,筑牢消费者自身安全防线,推动食品消费安全。  相似文献   

19.
夏莲 《探求》2007,2(5):43-45
行政伦理是特殊领域的角色伦理,是以行政系统主体或以行政管理者为主体,针对行政行为和政治活动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规范。行政伦理失范是行政权力的一种异化现象,在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期普遍存在。行政伦理涉及的问题较多,本文仅从其失范表现及如何构建等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章慧 《唐都学刊》2007,23(4):36-39
工程失败以对生命造成显在或潜在危害,投入和收效成反比,失误超过可控范围并造成人财损失以及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破坏等等为特征;个体利益与职业伦理的矛盾、团体利益与社会公益的矛盾是导致工程失败的价值根源;工程师、施工团队、企业以及政府等不同工程主体的角色伦理冲突是导致工程失败的主体根源。对此,应以富有伦理和法律意义的责任概念为核心,从预防、监督、惩戒、伦理约束等方面着手,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