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顾客消费作为企业生命的源泉,越来越受到重视,迎合顾客消费心理是企业深化服务策略,提升顾客满意度,增加收益的立足之本。通过深入访谈探讨顾客消费服务产品时的个人价值偏好取向,指出部分消费者已经意识到服务消费中顾客个人价值存在的意义,他们在追求高品质生活时更加关注生活的轻松愉快和家庭安全,社交需要在顾客服务消费中广泛存在; 同时,顾客个人价值与顾客服务体验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对消费者行为取向具有重要影响。对顾客个人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服务企业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品牌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农资消费置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附则部分,是立法者不改变《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整体调整范围满足农民权益特殊保护的技术操作.因为农资消费的生产消费属性及农业生产资料自有规范体系,农资消费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正当性需要论证,这一问题往往被理论界和司法界所忽略.以"参照本法执行"的解释论视角看,农资消费适用惩罚性赔偿具有内在正当性;从农资消费赔偿案例研究看,农资消费适用惩罚性赔偿具有外部正当性.农资消费适用惩罚性赔偿具有农资消费的主体扩张适用和目的限缩解释的误区.必须明确农资消费主体是农民,而非合作社、企业等农业经济组织;农资消费的目的是直接用于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目的是自用或销售不影响农资消费的定性;农资消费参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执行是农民可选择的权利,而对公权机关或农资经营者而言具有义务性.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现代家庭消费的变化郑晔消费是人们利用某种物品的使用价值或某种劳务而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它作为社会再生产的基本环节之一,可分为生产性消费与生活性消费。生产性消费是“把产品当作劳动即活的个人发挥作用的劳动力的生活资料来消费”,而生活性消费是“把产品...  相似文献   

4.
消费者是指为满足个人和家庭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自然人。知假买假者亦是消费者。消费者是双倍赔偿的权利主体,经营者是双倍赔偿的义务主体。只要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消费者就可以请求双倍赔偿,即使得受害者在自己受到的损失得到全部赔偿后,再得到相当于原有损失的一倍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家庭消费结构即家庭总消费支出在各种消费资料(包括消费服务,下同)之间分配的比例关系。这里说的家庭消费支出,不仅指家庭用于消费的货币支出,同时包括家庭用于消费的实物支出和劳务支出。只注重家庭消费的货币支出而忽视家庭消费的实物支出或劳务支出,这是自然经济模式在消费观念上的反映。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来,无论是货币支出,还是实物支出或劳务支出,都可以还原为劳动的支出,劳动时间的支出。  相似文献   

6.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领域的碳排放量也在增加,城市居民消费侧的能源消耗增速已逐渐超过了工业能源消耗,如何从城市家庭和居民个人微观层面降低碳排放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低碳消费模式旨在提升家庭对低碳生活的价值认知、加快新能源体系的构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双碳”目标下城市低碳消费模式的生成逻辑,提出基于政府、企业、消费者和社会组织的“3+1”城市低碳消费模式。围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个重大命题,全社会尤其是消费者需要在观念生成、行为示范、制度保障、技术创新、政策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低碳消费的路径创新,加快建立体现资源节约观、生态文明观、环境成本收益观的治理型城市家庭与居民低碳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7.
消费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行为和过程。消费作为社会生产总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同生产、交换、分配三个环节一起构成一个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其中生产是起点,而消费则是终点。交换和分配是连结生产和消费的中间媒介。消费决定于生产,并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所以,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在要素和环节。 通常所说的消费是指个人消费。个人消费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能作出统一的消费决策的经济单位则是消费者,亦称居民户,居民户所获得的收入,目的是要达到最大的满足程度─—即效用最大化。因此,消费者经济行为是指个人或家庭如何使用自己既定的收入来达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经济行为涉及消费者的个人收入、需求行为、购买行为和实现行为。消费者经济行为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消费品市场。因此,探索消费者的经济行为和消费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金融产品具有专业性、复杂性、无形性和风险性等特点,金融产品消费者认识上的局限性,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客观原因,使得金融交易决策很大部分是受金融机构及相关经营者的推销和劝诱。赋予某些金融活动尤其是复杂金融交易活动中消费者冷静期规则,能够使消费者不蒙受因非理性的金融交易带来的巨大损失,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金融交易和维持金融市场的秩序。通过学习借鉴相关的金融法制资料,分析在消费金融、理财产品等复杂金融产品交易中引入冷静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家庭行为,笔者首先想阐明表达分析对象和方法的两个术语,即“家庭行为”与“经济社会学”的意义及其用法。家庭行为在经济学当中,生产活动主体是企业,而消费活动的主体则叫做“家计”(家庭收支),但在这种情况下,家计不一定是以由复数成员构成的家庭为前提的术语,即使改称消费者个人,这个术语也几乎不变。如果排除教育投资与主妇参加劳动等边缘问题的讨论,那就很难说家计行为理论能够操纵作为集团的家庭经济行为。而笔者时常想到的是家庭构成了社会集团或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农村消费结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必须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关注农村居民的消费问题。一个地区居民的消费水平是反映该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一面镜子,深入分析农村居民的消费问题对提高农村家庭消费水平,改善农户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因此,对辽宁省农村消费结构现状,辽宁省农村地区缺乏结构升级消费热点、消费条件、消费观念、消费信心等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农村居民收入低和增收难是制约农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提出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消费需求,促进农村消费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迄今发表的有关消费问题研究的文章中,大多沿袭了西方消费经济学“消费构成”(即Consumption Structure;我译之为消费结构)这个术语,却并未分析它在社会主义社会所表达的经济关系。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分析自主劳动者个体消费结构的决定,以及它所表达的经济关系,阐明消费结构范畴对于劳动者在现实生活中行使自主权力的作用。自主劳动者个人或家庭的消费总量,由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即它所得的劳动报酬和从集体消费金中享用的份额这两个部分所决定。①而个体消费量,仅仅是劳动者用劳动报酬所购买的消费品量,个体消费结构也就是这部分消费品的结构。在社会主义下,劳动者个人收入  相似文献   

12.
农民的生产和消费是农村经济中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重要方面。农民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经营者,农民的收入除用于消费外,还必须为生产经营进行必要的投资,这就决定了农户生产投资与生活消费的一体性。多年以来,如何帮助农民发展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各级政府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作为农民消费问题却缺乏应有的关注和重视。事实上,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投资与消费在方式和结构上出现了一些偏差或失衡。  相似文献   

13.
低消费率尤其是居民消费率过低,是目前困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居民消费偏好既依赖于家庭遗传性和内生性,也依赖于社会形成机制。消费行为受到空间建构和分布的影响,城乡消费空间的差异会导致居民消费行为也存在较大异质性:一是由城乡社会形成机制差异导致的消费群体的异质性,二是由信仰、观念、社会等级等家庭资本遗传导致的消费者个体异质性。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将导致两类扩大消费效应,即由于城乡空间重构和居民区位移动,消费者群体重新选择消费方式及消费行为的"空间转换效应",以及在深度城镇化的过程中,异质性消费个体面对城市"消费空间"的变化而改变消费方式和消费内容的"消费升级效应"。将空间维度和消费黏性引入"低消费率之谜"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拓展消费行为的微观基础研究,揭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扩大消费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4.
1.社会保障的核心是社会保险,它的基本目标应该是能实现对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给予帮助。使得社会上的每个人和家庭相信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会尽可能不因任何社会和经济上的不测事件而受很大影响。它一方面能使社会成员或家庭在面临未能避免的伤残和损失时,得到尽可能妥善的安排和帮助;另一方面,社会保障还应能防患于未然,即不仅是在不测事件发生时给社会成员或家庭予帮助,而且还应能提供最广泛的保障意愿,即对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农民工消费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与老一代农民工的比较,在"再生产"视角下从个人、性别、家庭和制度安排4个方面,评述了新生代农民工消费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空间隔离"使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呈现复杂性;他们保持节俭并尽量汇款回家以维持与家庭相关的社会关系再生产,另一方面又追求城市消费方式以融入城市,通过消费重造主体性;家庭消费转移至城市以及打破集体消费领域的制度性歧视有利于其融入城市。研究指出,应将其视为"完整的人",关注其家庭消费,同时结合生产和制度安排来考量消费。  相似文献   

16.
集中连片地区的贫困问题在根本上是文化问题。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家庭和村庄是农民市场化的重要媒介,家庭、村庄与市场共同定义了转型时期的农民生活逻辑。贵州农村农民与家庭的关系以及农民与村庄的关系降低了当地农民进入市场的动力,从而孕育了维持型家庭的形态。具体而言,维持性家庭的形成主要源于“半工”与“半耕”双弱的家庭资源积累方式和即时性消费主导的家庭资源分配方式。农民家庭在整体上呈现出“低收入、高消费、低积累”的状态,家庭积累能力不足,家庭发展能力较弱。维持型家庭是贫困文化的结构基础。维持型家庭观与无压力的村庄社会阻隔了农民家庭劳动力的市场化,它不仅消解了农民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动力,而且稀释了市场化的压力。基于此,破解贫困的根本之道,在于重塑家庭再生产的目标,激活和释放家庭发展能力,打破贫困再生产的家庭模式。  相似文献   

17.
集中连片地区的贫困问题在根本上是文化问题。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家庭和村庄是农民市场化的重要媒介,家庭、村庄与市场共同定义了转型时期的农民生活逻辑。贵州农村农民与家庭的关系以及农民与村庄的关系降低了当地农民进入市场的动力,从而孕育了维持型家庭的形态。具体而言,维持性家庭的形成主要源于“半工”与“半耕”双弱的家庭资源积累方式和即时性消费主导的家庭资源分配方式。农民家庭在整体上呈现出“低收入、高消费、低积累”的状态,家庭积累能力不足,家庭发展能力较弱。维持型家庭是贫困文化的结构基础。维持型家庭观与无压力的村庄社会阻隔了农民家庭劳动力的市场化,它不仅消解了农民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动力,而且稀释了市场化的压力。基于此,破解贫困的根本之道,在于重塑家庭再生产的目标,激活和释放家庭发展能力,打破贫困再生产的家庭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网络游戏消费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至2010年底,国内的网络游戏消费者达到了7598.3万,其中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通过深度访谈,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因网络游戏的新奇有趣和年轻人的好奇贪玩,以及人际认同和身份认同的需要,大多在十五六岁就开始接触网络游戏。他们在时间、精力、金钱上对网络游戏的投入差异较大,消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娱乐消遣、结交朋友、获得成就感或拥有虚拟财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网络游戏消费对他们的日常消费、现实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不一,并往往与他们在网络游戏上的投入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消费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人们对消费价值的感知,可见顾客消费价值的多少是消费者评价消费质量的前提。因此探讨消费质量问题应基于顾客消费价值,可以通过引导新的消费理念来指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通过提高消费品质量来增加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产品价值和服务价值;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以增加环境价值来全方位地提升消费质量。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由一群有着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们构成的社会基本经济单位,它的成员共有财产,共同为该家庭创造财富,共同消费,同灶共食,担负着维持人口生存、繁衍、基本社会化及文化传承等任务。 一、家庭类型 家庭的形成和家庭类型的不同,常常要受制于婚姻、人口的增长与减少、收养关系以及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分家等变项。由于这些关系的不同,因此,当我们从某一时点上来看家庭组织时,一个社区的家庭往往会因人口数量、夫妇对数的多寡与完整缺失与否,以及代际关系、是否收养等的变动因素而呈现出不同。 在文化人类学中,一般把因变动造成的家庭类型分为联合家庭、主干家庭、核心家庭和单身家庭四类。联合家庭指的是兄弟夫妇的联合,即联合家庭是兄弟夫妇及其未成年的子女所构成。有时因其中一对夫妇未生有子裔而构成不完整的联合家庭,有时又会因该两对兄弟夫妇同其父母共灶同食而形成为扩大的联合家庭,或因父母中缺失一人而形成不完整的扩大联合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